第578章 反击1

1911再造中华 鹰隼展翅 1566 字 2022-09-11

所谓的重型臼炮,就是沙俄在1877年研制成攻的229毫米口径臼炮,这玩意儿是十二倍径,可以发射近百公斤重的炮弹,对于堑壕工事而言,这简直是致命的。在罗曼诺夫看来,俄军打了一天都没能取得像样的战果,就是因为他们手头上的火炮威力太小了,压根就没能对中国军队的堑壕工事造成过实质性的破坏,白白浪费了海量的炮弹和数千名士兵的生命。

所以……还是调大管子来吧,口径就是正义!

俄着俄军停止进攻,这血腥的一天终于落下了帷幕。在这短短一天中,俄军发射了超过八万发炮弹,前前后后发动了十一次大规模冲锋,在黑衣军那密不透风的火力网前伤亡极其惨重。战斗结束后各部队纷纷上报各自的伤亡,最后得出的数字极为骇人:

短短一天时间,俄军伤亡便达到了惊人的八千之多!

黑衣军自身伤亡也多达二千余人。

只是七八个小时的厮杀,便有上万人伤亡,堑壕战的残酷,令俄军胆寒,同时也令德军顾问惊骇万分。桑德斯中校神色复杂的对蔡锷说:“将军阁下,我终于明白你为什么要选择防守了……四比一的战损比,换我我也选择防守!”

蔡锷说:“防守无法带来胜利。”

桑德斯中校说:“但是却可以让敌人把鲜血流干!胜利是属于活人的!”

好吧,这样似乎也说得通。

蔡锷无心与他争论,只是拿起电话下达指令:“台风行动,开始……两个团用巨大的伤亡代价为你们创造了最佳战机,希望你们不要辜负了战友们的牺牲,行动一定要果断、迅速。还有,那位马上就要到前线来了,我希望在他来到东北之前,这个包围圈已经成型!”

一直执着于正面强攻,以硬碰硬的方式去粉碎黑衣军的防线的俄军似乎根本就没有想过蔡锷为什么要冒着整道防线被击穿、长春失守的风险,用区区两个步兵团,还是没有重炮支援的步兵团来跟他们七万大军死磕,他们更没有想过黑衣军主力到底去了哪里。

现在,经过一天苦战,俄军已经累成狗了,士气也因为一次次戟失败而变得低落,蔡锷看在他们这么辛苦的份上,主动揭开了谜底。

当那轮惨白惨白的太阳慢慢坠入地平线之际,在被群山环绕的舒兰县城,大队大队的黑衣军沉默地开了出来。这是第2步兵师的主力,他们一直在养精蓄锐,等待着出击的命令。现在出击的命令终于下达,他们像一头苏醒的巨兽,从蜇伏的舒兰城中开出,浩浩荡荡地向北推进,准备大开杀戒了。

首当其冲的是水曲柳堡的俄军。这里驻有俄军一个营,准备进攻舒兰的,但由于西石砬子的战斗太过残酷、惨烈,俄军叫停了针对舒兰的进攻————鬼知道舒兰会不会又是一个西石砬子!这道命令给这个营带来了好运气,让他们多活了几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