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大移民

1911再造中华 鹰隼展翅 1569 字 2022-09-11

但是湿地又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要是把湿地给排干,变成农田,对于黑龙江乃至整个东北的生态环境无疑是一记重创。大自然可是很记仇的,你做了什么它不管大小都会一笔笔的记下来,待到时机成熟就算总账。比如说中国填河造田,让各大湖泊的面积大大萎缩,极大地削弱了那些湖泊蓄洪、分洪的能力,最终,在1998年,一场千年一遇的洪水席卷了整个中国,连新疆都有洗多地区泡在水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知道是填湖造田所获取的那点收益的多少倍了!

唔……貌似中国的人口压力还没有大到必须开发三江平原的地步,算了,先留着它吧,去开发兴凯湖平原吧,那里条件更好,见效也更快!

当然,他敢先放着三江平原不去开发,是因为他手里有几内亚这么一块地盘。这可是他费了不少心思才从德国佬手里搞到的,那里除了拥有非常丰富的铁矿石、铝土等等矿产资源之外,还拥有近亿亩肥沃的可开垦耕地,而且地处热带,降雨充沛,一年两熟甚至三熟跟玩似的,放着这样一块殖民地不去开发,跑去跟冷得要命的黑龙江死磕,他才没那么缺心眼。

“新疆和外蒙的人口也太少了,得移民过去。”李思明说,“外蒙人口不足百万,新疆人口才六七十万,还没有北京的人口多,这么点人口怎么守得住那辽阔的国土!移民,必须移民!”

孙先生皱着眉头说:“这两个地区都那么贫痟,环境恶劣,只怕很少有人愿意移民过去吧?”

李思明说:“贫瘠那只是相对的啦,又不是整个蒙古和整个新疆都是不毛之地!外蒙的克鲁伦河流域、色楞格河流域,新疆的伊犁盆地,都是非常肥沃的地方,种植水稻可能有点困难,但是要种植小麦、大麦、小米、大豆、玉米、土豆之类的作物,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袁世凯点头:“这话说得没错。过去十几年就有不少人跑到内蒙去垦荒种植小麦和大麦,收成还不错。”

李思明说:“这种垦荒活动就不要再搞了,要搞也只能在那些水资源充沛的地方搞。蒙古草原看上去草木葱郁,很肥沃,其实只有薄薄的一层地皮有点养份,一旦把表面的植被破坏掉,土地很快就会沙化变成沙漠,反而得不偿失。”

这些袁世凯不大懂,不过他知道李思明说的都是事实,那些被开垦过的土地在几年之内就变成了大大小小的沙漠,难以控制了。他点了点头,表示绝对不会支持这种屯垦活动。

最终,袁世凯和孙先生都被说服了,定下了分十年向外蒙和新疆各自移民一百万的计划。外蒙那边可以大力发展畜牧业,新疆不仅可以发展畜牧业,种植棉花、小麦也是大有可为,这样的地,没理由放任它继续荒着,必须大力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