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捡到鬼了

1911再造中华 鹰隼展翅 1630 字 2022-09-11

李思明面无表情:“不,你不是这样认为的。”将以山水为主题的货币放到桌面上,“就这套吧,再改良一下印刷技术,然后就可以发行了。”

老宋无奈:“好吧。”

李思明问:“银元呢?弄好了没有?”

老宋拿出样品:“弄好了,你看看。”

李思明接过来,嘿,数量还真不少,面额有一角、两角、五角、一元。没有分这个面额,实在太小了,拿宝贵的金属来铸这么小的面额的货币,划不来,所以还是用纸印吧。一角、两角、五角的小硬币都是新设计的,而一元银币则是晚清银元的翻版,只是把“大清银币”和“宣统三年”这些字眼改了,改成“中国银元”和“共和元年”,图案啥的一点都没改,真够省事的。

最大的变化在内部。大清发行的银元那是真真正正的用白银铸的,而李思明手里拿着的则是钢芯镀镍整出来的,说白了就是个钢镚!

这是堂而皇之的偷工减料了。

李思明拧着眉头说:“镀镍?这是不是太奢侈了点?”

老宋呆了呆,说:“贤婿啊,我们已经够省的了!都把白银换成了钢了,还要怎么省?”

李思明说:“镍产量稀少,价格昂贵,用它来镀硬币实在划不来……我觉得完全可以用铝代替镍。”

老宋瞠目结舌:“用……用铝代替镍!?”

李思明问:“不行吗?”

老宋艰难地咽下一口口水,说:“黑,真够黑的!”

镍早在1775年就被制取出来,至今已经用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一种稀有金属,工业用途相当广泛,其中一项就是用于铸造硬币。现在用贵金属铸造货币的憨憨是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用廉价的钢来铸造。不过在铸好了之后一定要镀镍,把它弄得雪白锃亮的,这样老百姓才会买账,不然整一大棒灰不溜丢的、三天不到就生了锈了的铁钱出来,谁认啊?

铝的出现则要晚很多,直到1854年,法国的化学家才从铝土中制造出第一块铝锭,1855年它还参加了在巴黎举办的世博会,与法国皇帝王冠上的宝石一起展出,标签上注明“来自黏土中的白银”。由于产量稀少,当时的铝价格极为昂贵,铝制品跻身于国礼之列。不过到了十九世纪末,铝的身价一落千丈,因为美国人已经摸索出电解铝技术,可以成吨成吨地将它从铝土中提取出来了。

任何矿产资源,一旦到了一年可以成千上万吨地提取出来的地步,身价都高不到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