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差异

1911再造中华 鹰隼展翅 1614 字 2022-09-11

但现在,中国列强的地位没有人敢质疑了。

因为他们在短短两个月之内干翻了近30万俄军!

这些年中国跟德国法国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所以他在这两个国家的民间的形象也非常正面,老百姓时常能够在报纸上看到关于他的报道,对他颇为了解。对他了解的越多就越是敬佩:这可是腓特烈、拿破仑一样的人物啊!有这样一号领导人,中国算是有福了。对于欧洲各国高层而言,李思明的出现可能不是什么好事,但对于普通平民百姓来说却只是多了一个可以崇拜的偶像。至于那些年轻女孩子就更别说了,纯粹就是迷妹。

王小曼也很乐意跟大家分享这些,因为她一直都以李思明的事业为荣:“他所建立的制度……怎么说呢?他建立了专门培养搞经济、搞外交、搞民生的人才的学校,每年都要从全国招收几万人来学习这些,但是学成之后那些学生就会被他分派到全国各个县去,从底层一步步的做起,先是镇一级官员,接着是县一级,然后是市一级,再然后是省一级……做得最好的那一批才有资格被调入中央。也就是说,哪怕是再怎么厉害的天才,从在学校毕业到调入中央,最起码也要花个二三十年。”

一位侍从女官说:“这……如果真的是天才把他们派到基层去从事那些再普通的工作,岂不是白白浪费他们的时间?”

王小曼说:“他告诉我:这个国家不需要天才,只需要踏踏实实做事的人。”

一帮女孩子面面相觑,只觉得自己的三观被刷新了。

自古以来,中国的人才体系跟西方的都不一样。中国的人才体制是金字塔结构,而西方的则是倒金字塔结构。经济塔结构的人才体系就意味着绝大多数人都是普普通通的,然后那千千万万再普通不过的人里面有一部分是稍稍聪明一点的,这一部分人会站得比普通人高一点点。然后那一批稍稍聪明一点的人上面站着的是比较聪明的,这一部分人数更少,但智商更高。就这么一级级的往上推,越往上的越聪明,能力就越强悍……看明白了吧,中国所谓的天才都是在千千万万普通人里面拼杀出来的,最聪明的那一批人数很少,但是站得最高,他们将用自己的智慧带领整个国家和民族前进,也用自己的智慧去哺育底下那千千万万远远没有自己聪明的人,由此形成一个循环。

西方的人才体系这刚好就反了过来。他们是先出现一两个足以名垂青史的天才,然后这些数量少的可怜,但是其智慧足以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永远的痕迹的天才周围会聚集一小批虽然没这么厉害,但是也不会太差的聪明人,这一小批聪明人从那些天才身上汲取到了智慧,花上几代人的时间去将这些天才的思想或者他们的发明慢慢推广开,直至普及到整个国家。

是不是很难理解?

举个例子,就说文学创作吧。

中国那些古代名著大家都知道了,那是永恒的经典,但是这些经典大家都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先是有一大堆平庸的、但是贴近史实的作品,然后有人博取众家之长,在这上面加工弄出了一些比较出色的作品,再然后就有人从这些比较出色的作品中间汲取精华,最终创作出了一两部震烁古今的名著。西方的文学创作走的是另外一条路子。他们首先是出了几个思想深邃得让人难以理解的大文豪,留下了一大堆不朽的、但是在当时没人看得懂的名著,然后慢慢的有人从这些名著里面汲取精华进行第二次创作、第三次创作……到最后变成了一步步通俗易懂的也十分精彩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