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开海与海禁

在朱元璋看来,和商人打交道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就看有没有好处。

历史上朱元璋实行海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不赚钱。

倭寇和张、陈的余孽在沿海肆虐,商品卖不出去,市舶司不仅不赚钱,甚至还赔钱,最后只好实行海禁。

海禁是最省心,最便宜的办法。

能省钱,朱元璋就办;不省钱,朱元璋就废除。

明初,四处用兵,花钱如流水,朱元璋怎么可能会留一个不赚钱的市舶司?

归根结底,还是钱多钱少的问题。

“陛下,海上利益巨大,若是利用的好,完全可以支持我朝每年的军费……”

陈松趁热打铁,接着说了起来。

朱元璋皱着眉头,陈松说的这些话确实让朱元璋有些心动,可朱元璋不是傻子,仅凭陈松这些话就改变朱元璋的决定,几乎是不可能的。

“你说的这些话,可有什么证据?有或者说,你为什么如此肯定?

且不说,商船出海之后,便被倭奴或者那些贼徒抢夺;若是海外不臣以此为契机,糜乱沿海,该如何?”

朱元璋不动声色的问道,既没有表现出渴望,也没有表现出拒绝。

很早之前,在朱元璋废除市舶司的时候,也有官员说过同样的话,只是那个时候中原尚未彻底平定,朱元璋哪里有心思治理市舶司?

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人再提开海的事情了。

更何况,朱元璋手下的那些大臣,以淮西子弟居多,这些人的立身之本本来就不是出海,自然没有多少热情。

再说了,江浙之地以前属于张士诚的势力范围,朱元璋和张士诚是死敌,朱元璋防着江浙就像是防贼一样,怎么可能会轻易开海?

江浙一带的百姓,甚至当时居住在泉州一带的外国商团曾经协助过张士诚、方国珍等人和朱元璋争夺天下,使朱元璋对海上贸易有着很大的成见。

农民出身的朱元璋,自然而然的认为,百姓就应该种地,不应该胡思乱想。

不仅是朱元璋,朝中那些淮西子弟,也大都和江浙一带不对付。

人性使然,没有人愿意看到自己以前的仇人过得比自己好。

就算这些人如今权高位重,也是一样。

“陛下,江浙一带乃是张贼的老巢,万万不可开海。

张士诚虽死,可是他的部众大多逃离海外,陛下慎重!”

李善长一副忧国忧民,慷慨激昂的对着朱元璋连连大喊。

“是啊,陛下,江浙一带和我淮西子弟根本就不对付。

要是这里的人有钱了,谁知道他们会做出什么来。”

“陛下,陈松蛊惑开海,恐和张贼有关,望陛下明察秋毫,法办陈松。”

“陛下,胡惟庸私通倭寇和张、陈之贼余孽,此时应当加大海禁之策,不可开海。

陈松小儿鼓吹开海,说不定是胡惟庸的同党……”

一顶又一顶的大帽子扣在陈松的头上,这下,大部分官员都站了出来,控诉陈松。

不仅是文官,就连勋贵也有很多站了出来。

朝局一下子变了,陈松以一己之力,吸引了大部分的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