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一章:勋贵们的穷亲戚

只不过,这样一来便会让中都的某些士绅读书人嚣张跋扈。

凤阳府的大部分人,都和如今朝中的那些淮西子弟沾亲带故,虽然说不上多么亲近,但也是一衣带水的关系,祖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联系。

所以,当朱元璋的命令传达到凤阳府的时候,凤阳府当中的绝大部分人无动于衷,甚至都没有想要交税的那个念头。

凤阳府的府治就是凤阳县,只不过现在凤阳县这个名字已经很少有人在叫了,基本上都叫做中都。

朱元璋在建设中都的时候,可是下够了本钱。

洪武二年,朱元璋诏以家乡临濠为中都。

召集全国百工技艺、军士、民夫、罪犯等近百万人,进行六年时间修建了中都城。

尽管中都城并没有算彻底完工,但当时的规模已经非常浩大。

中都城的建设完全按照首都的规模来办的,中都城里面五军都督府,国子监,城隍庙等等部门都有,凡是一个朝代的首都该有的它都有。

《中都志》记载:“规制之盛,实冠天下。”

由此可见,朱元璋对中都有多么重视。

中都主要街道二十四条,坊一百零四个,规模浩大。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街道便是洪武街,洪武街从洪武门至大明门。

洪武街两侧的坊间,基本上都是朱元璋为功臣们修建的豪宅美邸。

可因为中都并不具有首都的功能,所以这些豪宅大部分都是空虚的。

但凡事都有例外,有些豪宅里面却有人居住。

这是京城的那些达官显贵们,留在中都的那些亲戚。

这些亲戚和京城中的那些达官显贵关系,说不上近但也不远,如果将他们带到京城的话,与礼又不太合适。

所以,京城中的那些达官显贵们便将这些亲戚安排在了中都。

一方面是让这些亲戚们替他们看着家宅,另一方面是中都这边的土地都交由这些人来打理。

在距离洪武街不远处的一栋豪宅里,一个年过五十的中年人坐在后厅的下首位。

主位只有真正的主家才能坐,所以他只能坐在下首位。

他脸色阴沉,不停的拍着椅子扶手,不停的骂着:“之前国公爷说陈松与他关系甚密,可没有想到姓陈的竟然是这般货色,竟然是个落井下石背后捅刀子的人!这样的人以后指不定还能做出什么事情来!”

“父亲,咱们现在怎么办?这税是交还是不交?差不多明天的时候,朝廷派遣过来的收税人员就会到达,到了那个时候咱们交还是不交啊?”一个年轻人站在他的旁边,一脸凝重。

“呵呵,交什么?不交?我就不信了,他姓陈的能把咱们怎么样?

从古到今,哪里有这样的道理?论起辈分来,国公爷还要叫我一声叔!

他姓陈的也不过是个晚辈,凭什么交税?”中年人不停的冷笑着,他没有将陈松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