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忽悠崇祯

统计大明 怕起重复 1134 字 2022-09-15

崇祯一听眼睛都闪着光:“哦!真的!好!国之干城!当重赏,若真寻来如此良种,当真是天佑大明啊!”

不过崇祯稍微一品又发现不对的地方:“皇儿,既然你已经派人去找,为何还要让父皇寻什么坤舆万国全图?”

朱慈烺嘻嘻一笑:“这个自然有用啦!寻找良种此乃第一步,父皇,孩儿最近统计数据发现,这越是往南方,粮食亩产越高,百姓收成越多,过了长江都有一年两熟的稻子,孩儿就想那要是再往南稻子会不会一年三熟甚至四熟的?”

崇祯自然之道水田比旱田产的多,但是他还没有想过一年会有四熟的地方,不禁哈哈大笑:“皇儿说笑了,岭南有一年三熟朕听说过,但是怎么可能有一年四熟……”

“父皇,我问过西洋人了,安南那边确实能做到稻谷一年四熟!”

崇祯话说到一半卡在那里,惊奇的问道:“真的能一年四熟?”

朱慈烺点点头:“这越往南天气越热,到了安南那里一年到头都没有冬天,所以稻谷能终年连种一年四熟!”

崇祯开始不信,但是想到南方上报上来的祥瑞不是说能一年三熟么,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啊。现在他迫切的想看看那坤舆万国全图到底绘制的是什么了。

朱慈烺接着说道:“当年郑和公公下西洋时就有过描绘,南洋西洋有大片土地,人烟稀少,随便撒下一把种子,就能收获粮食,只是当地人懒惰不愿耕种。”

崇祯听到这里哪里还不明白朱慈烺的意思:“皇儿是想从他们那边获得粮食?”

朱慈烺嗯了一声:“父皇,他们那边想必不缺粮食,我们可以从那边购买运回,以后要是他们懒得种,我们还可以派大明百姓去种,粮食收上来供应受灾地区,如此多种办法并行,就不用担心粮食减产了。”

崇祯想了一下:“想法是好,但是大海风高浪急,若是开海运,百官恐怕会多有掣肘,现在户部一定不愿出钱造海船,内库银子也没有了,如之奈何!”

对于这个问题朱慈烺早就有了腹稿,见崇祯问起立刻说道:“父皇,老师曾经教导我,事在人为,若我们不迈出第一步,那我们就永远停留在原地,所以孩儿请求父皇让孩儿的皇店尝试在海外购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