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想跨界的锦衣卫

统计大明 怕起重复 1083 字 2022-09-15

《皇明祖训》上面说的:“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戎,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这句话更像是解释这些国家不能征伐的原因,第一是路途遥远荒僻,限山隔海,偏在一隅。

这一条很好破除啊,如果山海之隔不再是天堑,而是变成了通途,偏在一隅之地变成了机具战略价值的兵甲必争之地,成为了大明战略稳定的基石。那这一条是不是就破去了?

第二是得其地不足以供戎,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这个就是说人家土地贫瘠,打赢了还不够军费钱,民风彪悍不好管理呗。

那要是地下有矿呢?要是土地肥沃呢?要是能移民变成汉人土地,百姓变得好管理了呢!那岂不是也能说的过去了。

再看第二句:“若其不自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

看看,这句话朱慈烺理解为,主动打不行,但是可以自卫反击嘛!只要稍微挑逗,找一个开战借口,然后自卫反击打到对方首都,没啥问题吧?一不小心打灭国了也没有什么吧?

第三句:“彼既不为中患,而我兴兵轻犯,亦不祥也。”

可以说是第二句的注解,人家主动打你是人家的错,人家要是不惹你,你主动打人家就是你自己的错。

第四句是对子孙的告诫:“吾恐后世子孙倚大明富强,贪一时自功,无故兴兵,杀伤人命,切记不可。”

简单来说,就是不可无故兴兵,不无故兴兵的意思不就是找好理由再打呗!

所以嘛,那些大臣张口祖宗,闭口祖训,一个个都是没有领会祖训的深刻含义,太祖可是打了一辈子仗的人。

他怎么可能让后世子孙束手束脚的当一个好好先生,在祖训中不是留下了很多的前置条件,只要达标,那干就是了。!

所以崇祯的话对朱慈烺根本没有一点威慑力,朱慈烺有的是办法找到足够的理由,就像上次福建水师强占了济州岛,高丽棒子也没敢哔哔,朝臣也都当做看不见。

朱慈烺回到东宫,正殿门口李若琏正在那站着,寒冬腊月裹着厚厚的皮草,哈着气,不时的跺跺脚,显然站了不短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