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赢在细节

统计大明 怕起重复 1100 字 2022-09-15

在以前的时代,铁器代表的是兵器,代表的是生产力,代表的是兵力多少。

两军拼杀,考验的就是谁的刀更锋利,谁的盔甲更牢固,谁的铁箭更多!

所以限制了草原上铁的获得,那么草原民族实力就会大大降低。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大明军队开始火器化之后,无论对方的刀再锋利,大明不跟你拼刀了。

所以朱慈烺决定放松铁器管制,顶多是限制优质铁的出口。

大量向草原倾销铁锅、割肉刀、镰刀、马蹄铁、马掌、铁钉、车轱辘、车轴等等。

其实这也是永平钢铁产量增长不得不找新的销路的原因。

特别是下半年之后,邯郸和莱芜的铁厂开始出铁,那么朱慈烺手里的铁产量还会翻番上涨。

那可是四亿斤铁,一年六七百万两银子的生意。

这个还是生铁块的价格,如果加工成成品在出售,价格还会上涨。

之所以选择卖给草原部族,因为他们出价高啊!在大明境内每斤铁价格也就在十文左右。

但是到了草原,那至少就是二十文起,一口铁锅用铁五斤在大明紧紧卖六十文左右,到了蒙古一下子就变成了一百二十文以上。

正看呢,外面李若琏回来了:“禀告太子殿下,最新的蒙古方面统计结果。”

朱慈烺接过,从多尔衮撤退以后,锦衣卫就开始鼓动投靠建奴的蒙古部落南迁。

这既是对人口的争夺,也是对建奴战争潜力的消耗。

到了今天已经有一百多个部落南下,人数大概有五万多人,加上河套等地这两年收拢的蒙古部落。

在大明治下的蒙古人总数突破了十五万,约占所有蒙古人的三分之一。

而剩下的三分之二,有一半是科尔沁部族,另一半才是投靠建奴的其余部族。

眼看春暖花开,大明把防线北迁到归化城答鲁城一线,那么整个漠南蒙古想要再回到他们过去的草场,那么就必须仰大明的鼻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