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七章内阁预算案完

统计大明 怕起重复 1120 字 2022-09-15

这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海上偷税漏税猖獗,陆地上关外千里无人烟,那些偷税漏税也不比海上好多少。

职位怎么定?升迁依照那些条例?遇到战事优先级如何?什么样的抗税行为才能使用火炮?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盘旋在朱慈烺的脑海。

内阁愿意为这个项目拨款六百万两,每条船造价加上舾装火炮等等要近四万两银子,如果一千条全部到位预计总花费要超过五千万两白银,以后每年维持费用也要过千万。

足见内阁对这支征税缉私舰队寄予厚望。

朱慈烺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准了,毕竟税收是国本,只有税收能稳定的收取,大明才能继续强大下去。

继续翻下去,邮驿部提出恢复大明驿站体系,利用皇明商号掌管的驿站系统完善大明驿传。

朱慈烺翻了翻白眼,驳回!想蹭他皇明驿站体系的好处,当初你们信誓旦旦的同意撤销三品一下使用驿站,大量裁撤驿卒的时候怎么没有想到驿站的好处?

再说了,让这些人经营驿站,指不定又给他搞成官员亲属们的福利院呢!

朱慈烺为了完善皇明驿站系统付出了多少心血,赔进去多少钱,好不容易有收支平衡的希望,这些人又想来摘果子,门也没有!

关内的驿站还好大部分线路都能挣钱,通过送信,送递包裹,或者信鸽急传,还有接待过往行商等等,依靠着关内密集的人口,驿站最次也能自负盈亏。

但是到了关外情况就比较差了,人员稀少,驿站又是五十里一个,联通各个垦殖公司和驻军,来往的信件包裹极少,而关内迁移的移民又都是穷人,基本上都是吃哪种最便宜的饭,睡大通铺。

还不是每天都有,所以整个驿站系统是用关内挣的钱补贴关外。

这些人估计是看到关内寄递业务的繁荣,以为有利可图,所以想分一杯羹,又不愿意自己出钱建立驿站,所以想蹭皇明驿站。

再往下翻,外交部和理藩院都有一些增建计划,因为是大明的脸面,所以每一个大使馆和理藩院建的时候规格都比较高,动辄十几万几十万两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