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八章粮食问题

统计大明 怕起重复 1129 字 2022-09-15

之后朱慈烺又问了几个问题,同时有问了他们村最富的那些人的情况和最穷的那些人的情况。

崇祯一直在旁边默默的听着,大明变化真的很大,崇祯觉得犹如生活在梦中,因为曾经让百姓吃饱穿暖就是他的梦想。

朱慈烺好奇的问道:“既然收入不错,那为何不见你们吃饱穿暖,建新房?”

老乡呵呵笑笑:“这不是吃饱了么?这棉衣可暖和了,下地干活能有件棉衣穿顶好了,几年前的时候俺都是穿三四件单衣下地。

你说房子啊,这一片没有砖窑,盖泥巴房子不敞亮,前湖庄那边正在建砖厂,俺们都等着盖大瓦房唻。你再往前走一段,那边房子就好了,他们那边砖窑修的早。”

朱慈烺没想到是这个原因,大明免农税已经六年,地租也逐年降低,而粮价确一直维持在六钱每石的高位。

这边又没有遭灾,所以百姓手里应该是有些存款的,有存款修新房这在后世是常见的事情。

大明确不是这样的,这边没有砖窑,或者只有那种小砖窑,生产青砖根本不够百姓所需。

对于只有马车的百姓来说,如果砖窑距离超过五十里以上,那么盖房子就不可能了,因为五十里代表着一天一个来回。光运费就不是刚刚有点小钱的百姓能承受的。

再次启程之后,朱慈烺对于这里的情况就有了大致的了解,外面贵喜突然凑过来:“陛下,太上皇想登上您的车跟您聊聊。”

朱慈烺连忙起身下车,崇祯点点头上车,朱慈烺才跟上去,不管怎么说礼不可废,朱慈烺总不能坐在车上像召见臣子一样招呼崇祯上来吧。

崇祯上车之后直接开口问道:“大明全国可都是如此地这般百姓吃饱穿暖?”

显然崇祯是被刺激到了,朱慈烺想了想:“目前大明大部分百姓还达不到这个水平,保定作为环京之地所以百姓挣钱的门路多一点。

现在京城附近有很多大工程,无论是公路铁路,还是建房建厂,招工的告示到处都是。所以这边的百姓富裕一点。”

崇祯奇怪:“可是你问的第一户百姓家里也没有人在外打工,家里有老母要奉养,还有四个孩子,一家人依旧能吃饱穿暖,这和京城没有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