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改土归流

统计大明 怕起重复 1084 字 2022-09-15

为了表示对治理沙漠的决心,朱慈烺命令队伍中每个人都要种十棵树,包括朱慈烺和崇祯都亲自动手。

看着一颗颗小树被栽下崇祯问道:“这有意义么?听当地百姓说,这边种的树三颗也活不了一颗。”

朱慈烺坚定的挖着沙坑:“当然有意义,不要说三颗活一颗,就是十颗活一颗一百颗活一颗都有意义。

我们的祖先没有做好榜样,把这里祸害完之后留给我们,我们怎么能继续做坏的榜样,放任这里,将来再把黄沙留给子孙后代?

从唐朝往后历代为何再也无力经营河套,大明为了夺回河套为何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正是因为从长安到河套之间的这些地方土地已经失去了承载能力。

河套以前都是在我们汉人之手,后来放弃,是因为那边成了飞地,成了鸡肋。

咱们就是要把河套和长安重新再连接起来,把这里的沙漠再次变成草原。”

朱慈烺听说过后世的气候变化论,但是朱慈烺也听说后来毛乌素已经从地图上消失了。

大明虽然没有高科技,没有生物学,没有基因育种,没有科学种树,但朱慈烺觉得,这些都不是必要条件,不就是种树么,做就是了。

没有技术就创造技术,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做就有可能成功,不做就一定不会成功。

趁着现在这边的环境还没有被破坏到后世那个地步,朱慈烺觉得他有义务为子孙后代守护好这片土地。

崇祯有些佩服起自己的儿子,这些明知道很难完成的事情,儿子都一步步的做最后都完成了。

崇祯第一次见到沙漠,原来沙子真的能够多到吃人的地步。

看着不停往沙漠里延伸的树林崇祯不禁感叹:“听说你在搞什么三北防护林,几万里的地方同时在栽树?”

朱慈烺歇了歇:“几万里同时栽树有点夸张了,不过每年皇家都会拿出一笔钱,在这样的地方栽树,西北的轮台哈密北,河西走廊上,黄土高原上,京城北方的沙漠,东北地区都有人在种树。

也许几十年之后,大明能年年看到河清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