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大口径重型火箭炮

统计大明 怕起重复 1103 字 2022-09-15

火箭弹发射不需要像重炮那样带着庞大的大炮,如果没有牵引工具的时候,一颗火箭弹几百斤重,完全可以抬着走,就算加上发射管或者发射导轨大部分地形也都能运上去。

这比起火炮的适应范围大多了,而且发射速度快,一次齐射虽然准头差一点,但是爆发力强,基本上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躲避就已经结束了。

牛三贤当初也是在皇家科学院工作过的,只待了一年,然后他的项目就被砍掉了,他那个时候研究的更吓人,研究是能发射一千里以上的叫做导弹的东西。

只不过后来当时还是太子的陛下觉得这个项目太超前了,所以后来砍掉了,被砍了项目的牛三贤后来又去了皇明烟花上班研究。

后来陛下又重新组建了大口径重型火箭炮研究项目,年龄已经大了的牛三贤想给自己的儿子留一个机会,所以当时就推荐了牛大春。

这几年这个项目经常找牛三贤帮忙,所以对于这个项目他还是很熟悉的,甚至研究进度都了如指掌。

其实在这种大口径重型火箭炮之前,朱慈烺吩咐研究过火箭弹,因为材料问题,项目一直停留在纸壳和小口径区域。

直到大明的钢铁种类变多,轧钢工艺也越来越厉害,即薄又硬的钢铁也有了,底火方面因为化学工业的进步,推力也增加了。

就是外形方面还有火箭弹发动机等等还没有定型,不过这个也快了。

牛三贤看到最新的设计之后发现新型的火箭弹采用了倾斜尾翼,这样火箭弹发射出去之后是旋转状态的,即增加了射程也提高了精度。

牛三贤问儿子:“现在我是可以帮你们修药柱,那要是以后大规模生产了怎么办?”

牛大春解释了一句:“大规模生产的时候自然是用专门的工具生产,再说了工业化生产之后,这种东西就能以数量取胜了,就不必过分追求精度了。

现在这些要追求精度,还不是实验数据好看一点。”

牛三贤进入工作状态,对药柱进行逐一抚摸,然后用牛大春提供的木铲子小心的修理,一直忙到中午,才完成了一半。

到了晚上全部完成之后,牛大春激动的说道:“明天就能去试验场试射了,爹,你要不要一起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