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负增长了呢?

统计大明 怕起重复 1110 字 2022-09-15

朱慈烺看到朱姬润的改革计划的时候也很意外,不是成立保险公司而已么?怎么跟皇明商号改革又扯到了一起了?

而且这生意竟然是贷款来搞,皇明商号难道连三千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了?

朱慈烺把朱姬润喊来:“朕最近对皇明商号管理的较少,这次是什么情况,怎么皇明商号连三千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了?”

朱姬润抬头看看朱慈烺:“陛下,这钱都是有数的,有来有回,加上去年大明和准噶尔战争的花销,今年以来这善后工作的花销。

在没有加印纸币的情况下皇明商号能做到收支平衡已经实属不易了!”

朱慈烺摸摸鼻子,确实要是以前打仗,皇明商号拿不出钱的时候一般都是开动印钞机先用着。

当然一开始大明也不是这么搞的,就像对叶尔羌作战,朱慈烺甚至不惜发行战争债券然后再用收益抵偿债券。

不过从长远来看,这样的生意对于皇室是非常不划算的,整个西北因为商人的介入开发虽然顺利,但是确跟大明其它地区都不一样了。

其它地区关内的开发主要是内阁负责,而关外地区的开发一般都是皇明商号主导。

西北则不是,西北地区皇室从那里收不到多少钱,因为土地牧场什么的都私有了,而内阁虽然能收到税,但是那里是关外,内阁也不愿意出钱开发。

朱慈烺挣不到钱自然不愿意大笔的投资搞开发,反正大明疆域范围内等着开发的地方多了去了,随便一个沿江沿海港口的开发不仅耗费的钱更少挣的还更多。

而商人自己又是短视的,他们只顾眼前利益,根本不愿意出钱搞什么开发。

朱慈烺只需要那里的铁路和公路能够畅通到达边疆就好,至于更精细化的规划完全没有。

而且现在大明已经占领了准格尔在内的中亚大片地方,西北地区连边疆都不算了,以前为了经营边疆的投资现在也减少了。

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西北地区把土地出售私有化的行为是错误的,当初朱慈烺是觉得以后打仗的机会多,所以培养大家购买战争债券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