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内阁的抱怨

统计大明 怕起重复 1091 字 2022-09-15

当大明开始二级战备动员之后,最不舒服的就是内阁了,陛下毫无征兆的宣布二级动员状态,让内阁一瞬间就回到了当初还是军部附庸的时候。

朱慈烺还是太子的时候,手里是没有内阁的。

皇上第一步是掌握财权,然后是军权,最后才是在皇明商号中抽调人手成立了太子二十四司。

然后太上皇禅让,皇上登基,这二十四司直接摇身一变成为大明二十四部。

而来便于管理,陛下在二十四部的基础上统合出了十相,其中九个是管理两到三个部的实权丞相,而首相确是手里没有一点实权的那一个。

这就是内阁的基本架构。

不管内阁怎么架构,其都逃脱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大明的内阁实际上是依托于军人的成功政变才得以成立的。

皇上对比起内阁,也更对军部亲近。

所以大明的新法律的底层逻辑之中有几条就是凌驾于内阁之上的。

例如这个国防动员体系,只要启动,内阁只能无条件的服从配个,你要是不愿意,那就滚蛋,换一个愿意的来。

再有就是陛下有随时解散内阁的权利,只要陛下宣布解散内阁,那么不止是首相会被换掉,十相和二十四部部长也都会根据新首相的需求进行调换。

内阁确没有解散军部的权利,大明也没有规定要是军部有什么问题该怎么调换。

因为皇上不仅仅是名义上的最高军事统帅,实际上也是。

别看总参谋长是军方最大,周遇吉经常活跃在皇上身边,实际上他不要说代替其他几个军部部门管理了,就是总参谋部内,他都没有军队调动权和人事任命权。

他最多只能给陛下提供建议,只要陛下不正式任命他为统帅,他连一个连的士卒都调动不了。

关内的兵力调动必须要有陛下亲自签批,尤其是禁卫军,每一个连的士卒都要有手令才能调动,而这个手令都是朱慈烺亲自签发的。

听着好像很繁琐,实际上禁卫军各师军事调动计划都会提前上报,然后整理成表格上报,朱慈烺只是大致浏览一下,这些士卒大致的去向,只要不是突然进京或者包围皇宫这种情况朱慈烺都不会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