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终于商定

统计大明 怕起重复 2131 字 2022-09-15

当然这个有点夸张了,但是就拿目前交战的三国来说,奥斯曼帝国和沙俄采用的都是义务兵,都是从百姓中按照比例抽取,每多少家出一个男丁。

征兵的要求最小放到十五最大四十五岁都行,反正只要有枪高能拿得动枪就行。

就这奥斯曼不过堪堪征募了百万士卒,而沙俄更差劲一点,五六十万就已经很吃力了。

大明要是按照他们那个搞法弄个千万士卒也不是不可能的,前提是要是那个玩法那就真的是全民动员了。

而大明现在根本没有坐好全面动员的准备。

一开始朱慈烺自信慢慢,以为经过这么多年的准备建设,如果全面动员大明至少有千万士卒可以立刻投入战斗。

但是现在真正打起来才发现,自己有点想当然了,不要说千万士卒了,就现在支撑不到百万人的战争就已经把后勤累的叫苦连天了。

为啥要紧急征募二十万的后勤人员,还不是因为后勤人员不够用了。

要是千万人投入到欧罗巴战场,那大明是真的啥都不用干了,天天大家一起往前线运物资吧。

当然好消息是,从奥斯曼帝国的士卒素质可以看出,大明打欧罗巴可能根本用不了千万士卒。

军部最新估计,有两百万到三百万的兵力就足够横推。

这个也是根据明年后年大后年大明的劳动力增长情况制定的计划,因为按照估计,未来三年大明新增的募兵数量就是两百万到三百万之间。

只要战争持续老兵不退伍,新兵再补充上,这不就够用了么。

军部是自信慢慢感觉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但是内阁是不信的,不说其他的,前半个月军部打的是漂亮。

李信拿下苏伊士运河振奋了大明的民心士气,但是后面一个月,军部的表现就是要多拉胯就有多拉胯了。

波斯湾战区,花两天冲到巴格达,然后花了一个月拿下巴格达,还打算在巴格达再呆两个月。

苏伊士运河战区,花十五天拿下苏伊士运河,结果花了一个月还没有完成身后地区的清剿,还要等着新兵或者靖安军到位才能发动新的进攻。

中亚战区那边更是不用提,杨嗣昌在那边跟吃田螺似的在那一个个敲堡垒,兵力不足根本无力向深处发动进攻。

三个方向要么就是兵力不足,要么就是后勤跟不上,问题一大堆,看的让人着急。

这个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关外有好多地方乱了。

当初以为天下太平的地方,随着大明驻军的撤走,这些人又不知道从哪个老鼠洞里钻出来搞事情了。

有各种乱匪,更多的确是被灭各国的贵族在拼命搞事情,这个形势简直就跟秦末似的。

秦末看似陈胜吴广起义开始了倒秦的大幕,但是最后中坚力量还是各国的贵族,虽然最后刘邦一个亭长得了天下,但是刘邦也是从项羽这个楚国贵族手里夺的。

这个情况就很可怕了,有了前车之鉴,大家怎么能不小心。

别最后奥斯曼那边没有打下来自己这边已经控制的地方在丢掉一大截。

这不仅仅是兵力不足的事情,军部那边为了战场上能迅速取得优势,那可是从各地抽调走老兵填补的新兵。

本来兵力就空虚,结果还充斥着大量新兵,这样的军队能不出问题?

所以内阁那边是怕了,感觉这仗不能在打了,现在凑合凑合收拾个奥斯曼还有可能。

要是趁机直接发动对欧罗巴的最后战争,那肯定要鸡飞蛋打,毕竟各地乱军不会自己消失,让他们乱个几年,大明全盘都完蛋了。

那样的话就算拿下欧罗巴又有何意义?还不是要回头继续打仗?有了欧罗巴的牵绊,军部能抽调的镇压各地叛乱的军队也是捉襟见肘。

到时候还不是要继续增兵,就这么打下去,那谁也撑不住啊,国虽大好战必亡,这个可是历史总结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