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不舍

春闺记事 15端木景晨 1641 字 2022-09-16

阴寒证,乃是下元虚冷,寒湿凝结于内所致。症状是四肢冰凉,并有发热。

而民间的那位大夫所言的腹有躁矢,是热厥证。热厥证又是阳厥,是因为热邪亢盛所致,也是四肢发冷,发热。

两者病因完全不同,可症状很是相似。

顾延韬先前请的太医,姓谢,太医院伤寒论派的老人了。医术名不经传,可是资历老,往往比旁人见识多些。他从顾府看病回去,就把顾延韬的病症,说给了同僚听。

顾延韬再请另一位太医的时候,新来的太医是个没什么主见的,先入为主,就认为谢太医诊断不错,把脉之后,也的确样样符合阴寒证,就照例开了方子。

顾延韬心里仍是有些犹豫。

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喝治疗阴寒证的柴胡胜湿汤。

起初两剂,没什么效果,他就去太医院问谢太医。

谢太医正为他不信任自己,令请太医瞧病而不快,就道:“这也不是灵丹妙药。”

他一个六品太医,也不敢公然和顾延韬叫嚣,言语里有些冷。

顾延韬就又回了家。

——————

到了四月初十,顾瑾之进宫给太后娘娘问安,免得她生疑。

太后娘娘仍不知庐阳王出事,问顾瑾之,他最近在忙什么。

顾瑾之就道:“每日早起,陪着王爷在院子里逛逛,舒展经络;上午和下午就念书。王爷很聪明,过目不忘……”

太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她道:“他从小就聪明,先帝在的时候……”

后面的话,愕然而止。

先帝在的时候,最是喜欢庐阳王吧?

太后也最偏爱庐阳王。

历史上,太后偏爱幼子。鼓动幼子造反都是有的。

所以皇帝总忌惮庐阳王吧?

这些话,传到皇帝耳朵里,皇帝又会介怀的。

太后就忙打住了话。

“……都大了!”太后补救般,笑着说道,“小时候的聪明还有,哀家高兴呢。不过,他如今这样,哀家最喜欢,无忧无虑的。”

皇位只有一个,太后却有两个儿子。

她何尝不担心幼子心怀不忠。到时候他们兄弟相残,她左右为难?

如今,庐阳王痴傻。太后却找打了合心的儿媳妇,有人照顾他。庐阳王过得自在,比什么都让太后欣慰。

顾瑾之道是,心里叹了口气。

而后,常顺公公和成姑姑拿了好些花名册。给太后娘娘瞧,让太后娘娘帮着替皇帝选妃。

太后对顾瑾之道:“皇上登基四年多,宫里的人,却都是当年太子府的,没有添新人。而后,就是哀家病重。耽误到现在……”

顾瑾之含笑听着。

见太后忙,她就起身告辞。

太后也没有虚留她,只是叮嘱她用心照顾好庐阳王:“你用心服侍他。哀家就安心了。”

顾瑾之又道是。

她从宫里出来,回家换了身衣裳,径直去了白云观。

她对朱仲钧道:“你上次不是问我局势?旁的没有,继续装傻吧。”

朱仲钧微惑。

他这几日已经能坐起来,再过两三天就可以回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