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九章 牛耕马战

獒唐 苍山月 3425 字 2022-09-16

这就有点牛叉了。

本来,在吴老九的认知之中,解决钱荒之弊,如果不动用纸币,而用贵重金属货币替代铜币,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不但要说服包括武老太太在内的大周权贵们接受这个想法,而在之后的找寻金银矿产的过程中,也必然会让一部分厌战且和平主义者所反对。

毕竟这东西历来都是华夏所缺,佐敦岛也好,南美也罢,包括南昭国,这都不是大周的地方,哪那么容易说拿就拿过来?

用兵,是必需的!

但是

但是,怎么连武承嗣这个草包说的都这么轻松呢?

不得不感叹,汉唐之盛果然不是吹出来的,这是一股子精气神。

说白了,就是从普通百姓到天子帝王,从武承嗣这种草包到狄仁杰这种能臣,都没把战争、别人的东西、可能会打输

这些因素当回事儿。

征服是理所当然,反而是拿不下来倒有点不正常了。

从上到下,老子天下第一。

这不是骄纵,更不是自大,而是印在骨子里的霸气。

吴宁现在有点明白了:

为什么林羽堂敢带着八百老卒守阳关;

为什么李瓘敢违抗圣命,也要驰援;

为什么秦汉、隋唐那么多猛将能士,出入蛮夷、剑扫八荒之时,如闲庭漫步一般轻松惬意了。

除了能力,可能更重要的就是这股子精气神了。

这股子必胜的信念!

没见连武承嗣都能扬着下巴,说出:“那个破东瀛连个蛮夷之地都算不上,要他一个小岛,是看得起他们!!”

“他还敢不给!?”

“”

好吧,吴老九还是有点服气的。

生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省了他多少脑细胞啊!

“子究先生?子究先生!”

吴宁出神半晌,武承嗣在一旁看着,也不知道他发的是什么愣,实在按耐不住,只能出声唤醒。

“嗯嗯?”

吴宁回过神来,“殿下刚刚说到哪儿了?”

“”武大太子听闻,登时翻了白眼。

我这跟你说事儿呢,你怎么还不上心呢?

“说到那三处矿藏,咱们已经派人去运作了。”

“哦哦!”

吴宁连连点头,“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回头又补了一句,“还是陛下与诸位果决明断啊!”

武承嗣一听,下意识的面北作揖,“陛下当然是圣谋果断,不输男儿喽。”

“不过”

话锋一转,“不过,也不是什么事儿都能明断啊!”

“嗯?”吴老九一挑眉,“殿下的意思是”

好吧,吴宁已经彻底从震惊之中清醒了过来。

武承嗣这么一说,他就知道,这货要说正事儿了。

本来嘛,如果只是通报他那三处矿藏已经开始下手了,武承嗣只需派个人来说明一二便是,哪还用得着他这个太子亲自跑一趟?

肯定是还有别的话,需当着吴宁的面表达的。

“殿下不妨直言便是。”

“这”武承嗣略有迟疑。

事到临头,还是琢磨了一会儿下面的话应不应该说。

“好吧,子究先生也不是外人,那承嗣就直说了。”

武承嗣最后还是决定多这么几句嘴,“先生是知道的”

“咱们陛下,圣主明君无疑,单凭女子之身把大周朝治理的不输前朝,已经是不容易了。”

“不过”

武大太子露出一张苦瓜脸,“不过,也不是一点毛病都没有。”

“”

吴宁一翻白眼,心说,武承嗣这都是往漂亮了夸了。要说毛病,当然有,而且还不少。

结合当前的时局,吴宁登时了然。

武承嗣点出老太太的毛病,那肯定不是要这个时候还批评她养男宠吧?十有八九

似笑非笑,“太子殿下不会是说,陛下又想造奇观了吧?”

“奇”

武承嗣一愣,随之反应过来,心说,这个比喻挺好哈,可就是“奇观”吗?

向着吴老九一拱手,“先生果然才智过人,一点就透啊!”

“唉!”长叹一声,撇嘴吐槽,“也是奇怪了,是不是这千古帝王,圣方明君什么的,都喜欢这个调调?”

吴宁摇头苦笑,打趣道:“有可能。”

也无怪乎武大太子吐槽,千古一帝、万世君王什么都好,怎么就是不明白奇观误国的道理呢?

你看秦始皇,绝对是基建狂魔的鼻祖。

汉朝那几个倒是好一些,但是,打起仗来,也是生猛。

到了隋炀帝,这货既爱建也爱打,不然也不会把大隋朝折腾垮。

李世民也好不到哪去,然后就是武则天。

这个老太太

吴宁揣测,老太太应该是挺郁闷的。

首先,她是个女人,且得国不正。这使得老太太极端的不自信,疯狂地想用千古功绩、万世伟业来证明自己。

可是,悲催的是,大工程都让人抢先了。

像是大运河已经署上了杨广的名字。

而万里长城现在是内城墙,再去建,那就不是功绩,而是臭棋。

再然后,就是抢地盘。可也让李世民给抢的差不多了。

如今的大周朝,北边已经到了后世俄罗斯境内,快顶到西伯利亚了。

东边是大海,南边也是大海,西边

好吧,西边还是大海!

大唐的都护府已经建到了波斯湾附近,留给武老太太升级长经验条的空间着实没有。

那怎么办呢?

也只能从都城下工夫了。

于是,先修寺院吧!

什么白马寺之流,一个接一个地建。

然后是修皇宫。先是明堂,后是天堂,怎么华丽怎么来。

再然后,就是大柱子。

没办法,老太太就有这个癖好,对奇观什么的,既没有抵抗力,也有着近乎狂热的偏执。

为什么武承嗣一张嘴,吴宁就知道是这么回事儿?

因为今天在两仪殿,他先拆了老太太的大柱子,又提出再建个二柱子、三柱子,多半是武老太太当真了。

“太子殿下!”吴宁有些哭笑不得,“不会是陛下真要在长安重建天枢大柱吧?”

只见武承嗣无奈地点了点头,竟有几分责备,“还不是先生出的好主意?”

“呃!”

吴老九一窘,他就是打个比方。

比方,懂不懂?

“我的意思是说,让朝廷兴建大工程来向民间输送钱财,可不是真让陛下建天枢大柱哈!”

“但是!”武承嗣严肃了起来,“陛下认真了。就在刚刚,陛下已经有了在长安重建天枢之意。”

“当然,这回不是用铜来铸造,而是用铁石。”

“可是”武承嗣也像吴宁那般哭笑不得,“可是,我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儿。”

好吧,在奇观这个问题上,武承嗣也不能认可老太太。甚至觉得有点土鳖。

“确实不是那么回事儿啊!”吴宁点头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