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海上贸易新危机(2)

“这么大的船,怎么不去跑远洋贸易哪?”明睿郁闷的说道。 如果没有这些庞然大物和他们的“太空堡垒”商船竞争,他们大概也不用到破产的地步。 这些庞然大物太恐怖了,满满一艘船的货物,肯定会对当地的商品价格造成极大的波动,连云港的啤酒价格就是被它们持续不断的打压下来的。

孙复武也转头看了看,咬着嘴唇去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商船。 在连云港的码头上,这样的商船起码有两百艘,在全国的这么多港口中,连云港码头的吞吐量其实是很小的了,和南方的金陵港码头相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南方的金陵港码头,已经将船只的泊位扩展到了一百五十多个,似乎还是不能完全满足需要,还经常出现要排队进港的现象。

这么多的码头泊位,这么多的船只,每天究竟要运输多少的物资,每年又究竟要运输多少的物资,他们两个想想就头晕。 他们本来就属于那种勇于冲锋陷阵的人,对于数学,对于计算,对于情报分析,的确不怎么在行,站在海运贸易的角度来讲,他们的确属于稍微有点笨的那类商人。

和这些超大型的商船相比,明睿和孙服务的那艘商船,看起来简直就像是舢板,它被周围的超大型商船夹杂在中间,显得是那样的孤弱无助,楚楚可怜。 似乎只要一个大浪打过来,左右两个庞然大物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它压扁压碎,现在太阳稍稍偏西,就连阳光都映照不到它的身上了。

这些超大型的船只,每趟运输的啤酒量是他们的六倍甚至更多,如果超载的话,说不定这个数字会超过十倍。 事实上。 这些商船基本都是严重超载的,这些商船都是很有背景地。 所以根本不会害怕超载,蓝羽帝国的水上警察在他们离开港口地时候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根本不会上船去检查它们是否超载,倒是没有什么背景关系的明睿和孙复武,被水上警察检查了好几次,似乎在那么多的船只里面,就这艘小不点会超载。

似乎看起来。 这些超大型的商船不去跑远洋贸易,的确太亏了,这些大型商船的设计初衷,就是用来跑远洋运输的,它有非常坚强地钢铁龙骨,有非常结实的船身,有钢铁作的桅杆,在部分要害的位置还悄悄地镶嵌了钢板。 这样的结构,足够它们对抗最恶劣的风浪,最凶悍的大白鲨,即使遇上最恶劣的天气,只要操作得当,也不会出现船毁人亡地现象。

事实上。 目前蓝羽帝国那些用来跑长途海上运输的,全部都是清一色的超大型帆船,无论是之前的东海堂贸易商团的海运船队,还是现在的苏克罗海运船队,都拥有超过两百艘地超大型贸易商船。 这种船的长途运输适应性好,顺风时候的速度非常快,逆风的时候速度也不慢,单位时间的维修费用低,一次性拉货能达到最大限度,可以说是集中了绝大多数船只的优点。

当然。 它的缺点也是显然的。 那就是造价高,初次投入费用大。 水手和海员的工资高,维修技术要求高,这些,注定了它只能归属大型贸易商团所有,像明睿和孙复武这样的小商人,是绝对无法拥有地,就算送他们一艘,他们也未必能够养得起,对于他们来说,三万金币也许连支付水手们地工资和维修费用都不够。

按理说,这样的超大型贸易商船,应该都是用来跑长途运输地啊,怎么会和他们这些小商人抢生意呢?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短途运输赚钱更快更多。 如果仔细统计就会发现,远洋航线看起来获利的确丰厚,每船货物似乎卖出去以后至少也有几十万金币的收入,可是,如果算上时间,算上水手们的成本,算上船只的维修费用,其实剩下来的利润并不多。

如果进一步仔细计算的话,就会发现,在单位时间里,远洋航线创造的价值还不如短途航线,主要原因是它耗费的时间太长了,而且容易受到不可抗力原因的影响。 除了运输香料这些价值非常高的货物之外,很少有商船队会用它们来跑长途运输,除非是蓝羽帝国有关部门专门指定的船队,例如东海堂贸易船队和苏克罗贸易船队。

市场的自动调节,往往会出现偏差,在海上的时间拖的越久,风险就越大,这也是普通的商船主不愿意跑长途的重要原因。 也许在你离开出发地的时候,目的地的目标商品销售价格还是很高的,似乎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可是等你一个月甚至两个月以后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也许目标商品的销售价格已经跌落到谷底了,如果还有利润说明你是有福气的,如果没有利润那你就只好自己哭了。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当初的莺歌海海港,大量出产海盐,刚好雅歌联盟地区需要大量的海盐,那里的土著民族似乎是现在才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盐这么美味的食品,甚至愿意用黄金来购买。 商人们当时都兴奋的不行了,交易赚到的可不是普通的金币那么简单,而是沉甸甸的金条啊,谁不眼红?一时间,上千艘大型商船聚集在莺歌海盐场,几乎将每一包海盐都买光了,然后就怀着大发横财的美梦,兴匆匆地赶往雅歌联盟。

一窝蜂而上的结果,就是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雅歌联盟那里的土著民族怎么消费得了这么多的海盐?不到一百艘商船的海盐,就足够令那里的市场饱和了,价格也在不断地下跌,从最初的一百金币一直跌到不足三十金币。 可是随后地满载海盐的超大型商船,还是源源不断地到达雅歌联盟海岸。 结果商人们痛苦的发现,海盐根本没有人要了,传说中的黄金梦纷纷破碎了。 最后,痛苦不堪的商人们,只好将大量的海盐倾泻在海水里,部分承受不住打击的商船主。 当场就跳海自杀了,他们根本无法接受这么惨酷地现实。

最后。 经过海运局的统计,这次海盐事故造成了超过两千万金币地损失,市场自由调节的机制,第一次开始出现了严重的灾难性后果。 又经过仔细的调查,海运局发现,原来雅歌联盟地区缺盐的信息,根本就是一个巨大的圈套。 也不知道是哪个别有用心的商船主发送出来地,目的就是要让别人的船只都驶往伊云大陆的南部,从而给自己更多的生存空间。

在这次海盐事故中,某些商船主表现的要比战场上的神将还狡猾多了,很多上当受骗蒙受巨大损失的商船主,其实本身也是经验非常丰富地,对谣言有很强的分辨能力,可是在巨额利润的刺激下。 始终还是没有看破这个骗局,由此可见,对于利润的追求,已经让部分的海运商人失去了应有的冷静和机智。

然而,又有哪个商人追求地不是利润呢?明睿和孙复武他们两个,其实还不算真正的商人。 可是他们对于利润的重视程度,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谁能保证,如果再有海盐事故那样的暴利谣言,他们俩会不上当受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们怎么不去运输稻谷那些物资呢?真是太浪费了。 ”孙复武忽然感慨地说道,转移了那个令人难受的话题。 在商言商,没有利润的商人是最被人鄙视的,连他们自己都鄙视自己。

“就是!帝国最好规定,它们应该定期的去拉生铁、砖头和木材。 ”明睿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言辞激烈地说道。 自己地商船太小了。 看到别人的商船那么大。 他越想越就越生气,明知道这是不健康地仇富心理。 可是明睿依然忍不住要说出来。

这些超大型商船的运输能力的确很强很强,三层船舱的设计可以让它装载最多两千三百吨的货物,面对这么大的容量,无论是什么样的货物,都足可以装下了。 蓝羽帝国目前需要比较多的就是稻谷,还有其他的原材料,例如木材、砖头等等,其实这些货物的基本利润还是有保证的,可是大家都不愿意去做,主要是觉得太不划算了

从普通商人的角度出发,也觉得做这些货物基本上没有什么前途,虽然它们的市场是有保证的。 蓝羽帝国现在每个月都要从伊云大陆进口几百万吨的粮食,还需要进口大量的木材。 然而,令人觉得奇怪的是,除非是蓝羽帝国自己组织的船队,否则私人的船队是很少贩卖这些东西的。

这里主要涉及到单位利润的问题。

如果按照桶来计算的话,每桶单位的布匹价值三千金币以上,占据的船舱空间却不大。 可是一箱稻谷,价值也不过一千二百金币,却占据了十桶的空间,占据了船舱非常多的位置。 货船的空间是固定的,运输价值越高的商品,总价格才能越高,获得利润才能越高。

稻谷、生铁、木材等大宗的原材料或者大宗的消费品,基本上没有哪个商人愿意大规模的进行贩卖,通常都是在没有得选择的情况下,为了避免空船回来,才会勉强的装载一点点,例如那些将现代工具贩卖到雅歌联盟的船只,在返回的时候,如果买不到足够的香料,才会装载上木材,稍微弥补一下航运费用。

蓝羽帝国其实目前很需要这些基本的原材料,可惜民间的运输力量却不太愿意干,尽管海运局发出了几次号召和倡议书,但是买账的商人们并不多。 不论帮政府再多的事情,也不及实实在在的利润重要,如果是没有利润的生意,哪怕是他杨夙枫亲自出来动员号召,大概也没有什么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