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一章 如何中状元

官居一品 三戒大师 1531 字 2022-09-17

曾铣时任兵部尚书总督三边。位高权重比当今太尉杨博还甚长期抗击北方蒙古地过程中。发现蒙古人之所以想抢就抢走就走。根源就在于朝廷失去了河套地区这个重要地战略缓冲是。曾部堂以满腔地报国激情下了那篇誓要恢复河套地檄文‘此一劳永逸之策。万世社稷所赖也!’

应该说。这是谋万世地上策。且完全具备可行性。并不是不着边际地胡吹一气。如果朝廷照准。在三边威望很高地曾铣。还是有希望达成这一目标地。

但是后续发展呢?起初嘉靖帝也破天荒的激动了,当即表示同意,还激动的没法修炼,主动召集内阁商议,大有明天咱们就去削了俺答,夺回河套的架势!

然而,最后的结果是,曾铣斩首,妻子流放两千里;大力支持他的内阁首辅夏言更惨,弃市,妻子流放广西,从子从孙削职为民。

一件大明朝头号二号都支持的好事,居然变成这个结果,原因出在哪里呢?

其实还是在嘉靖皇帝身上——不是每个皇帝都梦想着建功立业,开疆拓土,至少在专心修炼的嘉靖帝看来,建功立业太遥远,平平淡淡才是真……

所以激动……确切说是冲动过后,嘉靖帝开始打起了小九九……收复河套固然是泽被子孙的好事,可要是不顺利呢?谁来收拾烂摊子?而且即便顺利,国家要进行战争动员、要征集粮食,要调兵遣将,要运筹帷幄,不累死也得烦死,这样的日子想想就头大,才不要过呢!

是很快自食其言,下诏曰:‘今逐套贼,师果有名乎有余,成功可必乎?一铣何足言,如生民荼毒乎?’意思是,复套这主意不错,可还有很多问题没法解决,比如说没有一个合理的名义、士兵粮草也不充足,仅凭曾铣一言,万一打败了,老百姓可就遭殃了。

当然这都是所谓的托辞,其背后隐藏的意思是——都别给我找麻烦!

~~~~~~~~~~~~~~~~~~~~~~~~~~~~~~~~~~~~~~~~~~~~~~~~

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尤其是天性执拗的嘉靖帝,已经四五十的人了,不可能一夜转性,变成励精图治,誓要中兴的英主!

现在争议的声音这么大,而且实际情况也确实是,一旦海禁大开,对东南沿海,乃至整个大明的影响和冲击,谁也无法估量,谁也无法预测……沈默敢打赌,三分钟热血之后,嘉靖帝就应该开始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