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蛮不讲理

香港从1949开始 古龙岗 2719 字 2022-09-18

“行啊”张力咧嘴一笑,“准备好东西,咱们一起去正想散散心呢……上帝他的,你说也是,回到香港也没个消挺时候儿。我这到底是怎么啦?”

“还不是你自找的……”胡家义小声嘀咕道。

张力并没有直接就回到香港岛,虽然叶剑英并没有答应跟他一起合作开办电视台,还让他免费送上了三家电视台的设备,并打算向中央请示,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各设一家电视台,做为未来中国电视网的基础,但是,光是信息共享之类的合作也算不错了。毕竟,现在的中国还没有打开外交方面的坚冰,跟国外没有太多的交流,可是,国外想要了解国内也同样很难,只能通过国内的新闻报纸来推断一些东西,这自然无法满足大家真正的需要。所以,新闻公司如果能够跟国内进行合作,必然能够得到第一手的资料,虽然这些资料必然要受到国内相关部门的审查,但总有一些其他国外传媒难以弄到的东西,宣传出来,也肯定能够赚到不少眼球,进一步增强新闻公司现在传媒界的地位。而且,谁说新闻公司的人就不能进国内进行采访了?以张力跟国内现在的关系,就算偶尔报道点儿比较尖锐的事情,又算个什么大事儿?

不过,剩下的事情就是交给胡家义和罗亮恒了。老板嘛,就是只负责大势,小事情就要交给手下,要不然非得累死不可。不过,虽说他也觉得自己很忙,一直难得消挺,可事情真的不少,忙完了电视台,还得跑一趟大学。

没错,就是他们正在筹备中的中文大学。

这所大学依然还处于建设之中。原九龙城寨所在的位置已经被三座高达三十层,正在装修的大厦所占据,每座大厦都占地大约六万平米,剩下还有几万平米的地方为绿化带……这是张力为了防止日后港英政府插手这所大学的事务而故意安排的。没错,二十几万平米的地盘儿如果换成是由某个人,或者某一家来住,确实是够大了,大到没边儿,可是,他们这是要弄的一所大学。大学是什么?后世哪一所大学不是占地广大,甚至干脆就自成城镇?二十几万平米,还不够人家几个操场加起来的呢。国外的先不说,据他所知,国内,北京大学就占地四千多亩,相当于两百多万平米;清华大学是六千多亩;浙江大学则直接有四个平方公里之多……

香港在这方面先天不足,虽然他也很想扩建学校的面积,可是,出了九龙城寨的这个范围,港英政府就有权插手学校的事务了,至少能够给学校找麻烦。虽然他也不怕,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他虽然已经买下了学校周围大量的土地,却只是打算建成一些宿舍、图书馆、研究所之类,教学工作则全部都归属那即将完工的三座大厦之内。

“张先生”

“钱校长。”

听说张力要来,校长钱穆早就已经提前等在了学校门口……当然,因为张力着重地打造了九龙城寨旧区的警局,通过各种环境加强了本地的治安管理情况,大学直接就建成了开放式的,根本就没有围墙,只有位于九龙城寨边缘的一座大门儿。门上刻着中文大学的名称,是名誉校长胡适题的字……本来蒋经国打算让自己老爹帮忙题的,张力没敢要。

“张先生可是百忙,难得一见,今日怎么有空来学校遛达一圈儿?”跟张力握了握手,钱穆又微笑着问道。

“呵呵,钱校长这话似乎是有些怨气啊。怎么,有谁惹您生气了?”张力笑问道。当初请钱穆来当校长,一方面是知道这位钱先生是在国学方面造诣极深,堪称大师,在文化界声望很高;另一方面,就是因为钱穆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依旧不忘办学,即便是得了极为严重的胃溃疡,病发了,疼痛难忍,也依旧坚持上课,这种精神很让他钦佩,也笃信这位大师会全心全意的教书育人;第三,钱穆的观点较为持中,并没有公开的反对过哪一方,这对这所新大学是十分重要的,至少,比正在国内受到批判的胡适要强的多。虽然张力其实也很认可胡适的“少谈些主义,多研究点儿问题”,也知道其实国内有很多人并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主义,也不懂得所谓的主义其实也需要一个一个的问题去解决,可这个年代并不需要太多的理性和怀疑,尤其还是触及到了意识形态,就更没得说了。而这个事实也就是说,胡适的人格使其坚持了自己的思想,可是,人家敬重他的人格,却不需要他的思想。

“还能有谁惹我生气?张先生是这所大学的创建人,但却一直很少露面,仿佛隐者……”钱穆拄着拐棍儿慢悠悠地说道。

“哈哈哈,我要是隐者,这世界上恐怕就没几个红尘中人了。”张力大笑。

“那也不能连面也不露儿吧?我记得,张先生你恐怕一共才来了学校不超过五次吧?”钱穆又道。

“有这么少吗?”张力问道。

“要不要我找证人?”钱穆不悦地问道。

“呵呵,不用,不用,您说不到就不到那个……”张力朝钱穆陪了几下笑脸,又小心问道:“您百忙无暇,今天突然拦着我,一定是有事儿吧?”

“当然是有事。”钱穆也不隐瞒,“虽说学校还没有正式开学,可我们有许多课程已经开始了……”

“这个我知道。”张力连连点头。这所中文大学是新闻公司跟钱穆的新亚书院,还有一些其他中文书院合作创办的,虽然还没有完全建成,可因为其他书院已经有学生在读,而且环境不太好,所以张力就让人先在外围建造了一些简易的筒子楼,半年前,学生们已经进入就读。

“可我们还缺少很多东西。”钱穆又道。

“还缺?”张力一怔,“您教的是国学,这……需要很多吗?”

“当然。”钱穆正色说道:“国学虽然主要是文料之间的研究,可是,这首先就要有文史资料。这些东西,香港很少。如果想要教给学生正确的东西,就必须有足够的东西让他们去考证,去研究,而不是只跟随我们这些老朽学得人云亦云。”

“那您打算怎么办?我又上哪儿给您找这些资料去?”张力苦笑问道。

“国内,台湾,都有”钱穆说道。

“这……”

“这个老朽就拜托张先生了。我呆会儿还有课,不打扰您的正事儿了。告辞”

“你……就这么走啦?”

看着钱穆微微朝自己点了几下头就转身扬长而去的潇洒背影,张力只能又是一阵苦笑。这老头儿,怎么就这么一副吃定了他的模样?自己就会这么听他的吩咐?可是……摇摇头,张力又不得不承认,这钱老头儿还真就是吃准了自己了。在香港办中文大学,确实不能亏了国学这一脉,要不然还不如干脆就办英文大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