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所谋者何

大争之世 月关 3240 字 2022-09-20

割让城池,非南子一人可以作主,她需要将她与吴王庆忌达成的协议传回宋国,由乃父宋国国君决定。南子将事情经过和她的分析详详细细地写下来,直至第二日才由心腹带往宋国,而在此之前吴国的耳目司人员已经奉命加强了对卫宋和晋国的侦伺。

庆忌以成碧的商业网络为基础搭建起来的情报网既庞大又有效率,其中既有流动往来、刺探返报的行商,又与与之有利益往来的当地国人、士子,而行商在当时能为相互独立的各国交换彼此所需的他国物品,繁荣当地经济,是各国不可或缺的人物,不但深受各国欢迎,而且那些大商贾们交往的多是高官贵人,不但身份能得到充分掩饰,要从各种渠道获得情报也是易如反掌,甚至可以微妙地影响各国的政治和外交。这支非战之兵的力量极受庆忌重视,在他的亲自主持下,以国力支撑,变得日益强大起来。

很快,耳目司的情报陆续送回,其中有卫宋两国和晋国的军事行动、有些什么政治方面的活动,哪些高官世卿之间来往密切,甚至哪位大夫最近举报过几次盛大宴会,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庆忌手下的人将这些消息汇总整理,呈报给庆忌,有关卫宋与晋三个国家不同侧面的描述在他的眼前渐渐完善起来,使他对这三个国家近来的动向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卫宋两国联军确如南子所说,对晋作战屡屡失利,尤其是秦楚和晋国之间的战争不了了之后,晋国对卫宋的攻势有所加强。公子朝察觉南子对他的杀机,惶惶不可终日,好在宋国统军将领轩辕衡和卫国统军将领公孙拔虽受南子示意,但是这两个人都是守正不阿的君子,不想仓促杀掉公子朝,惹来众将非议。因此都想找个更好的机会,以便名正言顺地除掉公子朝。

公子朝因此得了喘息之机,密派亲信与晋军进行接触,在得到赵简子愿意接纳的答复后,于军前反戈一击,投了晋国。反引晋军攻入卫国,甚至一度攻到卫国旧都朝歌,与如今的都城帝丘也近在咫尺,慌得北宫喜、褚师圃等人甚至做好了弃城而投地准备。

卫国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两派势力之间的斗争更形激烈,北宫喜援引齐豹下台的前例,追究公孙拔战事不利的罪责,严重打击了忠君派的势力,重新起用了齐豹。齐豹与他本是一党。彼此共荣共损,用他自然比用别人放心。

而且齐豹被削去要职之后,往日威望大为下降。朝中许多旧人都改换门庭,投了北宫喜,如今他被北宫喜再度提拔重用,虽权柄深重,却已不能对北宫喜构成威胁。

重新组织并进行势力分配地北宫喜一派势力大炽。凭心而论,他们这一派也只是想把持更多的权力而已,做为卫国世卿,他们家族的利益同卫国的利益密不可分,他们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绝对不想对卫国造成损害,因此一旦掌权,为了卫国的命运倒也竭尽全力。

由于卫国数百年来一直由齐氏、北宫氏掌军,在军中枝系纵横,人脉庞大,也只是近二十年来才被卫侯胞兄公孟弼夺了他们的大权,根基力量未受损害,如今重新把持大权,很快就能把全队牢牢控制在他们手中。对内固然确立了他们在官场上的不败地位,在对晋战争中,也发挥出了比以前更强大的战斗力。因此晋军虽攻入卫国,却也遭受了卫宋联军的竭力抵抗,攻势已经趋缓,并不像南子所说地已有倾覆之危的局面。

可这些情况。都是最近才发生地事情。按照正常情形。远在东海之滨。又忙于楚越东夷之事地吴国想要完全了解。绝非一时一日之功。南子万万没有想到吴国竟有如此庞大地情报网络。可以迅速地把卫宋与晋地军事情况了解地这么清楚。南子失算。便失算在这里。但是这也谈不上是她地过错。在此之前。天下各国。尚没有一个国家如此重视情报工作。甚至还专门成立情报机构。南子按照各国地正常情形猜测吴国对西北战局地了解程度。亦不为过。然而不管如何。庆忌毕竟是对那边地情形有了详细地了解。

耳目司送回地情报。除了这种无法掩饰地军事动态。在政治上了解地直接情报有限。他们了解地都是各国举足轻重地大人物近来地动向。哪家举行过盛大宴会。哪家与哪家来往密切。哪家遣使离国。与他国要人接触频繁等等。

这些情报就需要庆忌进行详细分析。从这些蛛丝幻迹去揣测这些各国要人可以能采取地政治措施了。

议政殿中堆满了来自三国地方方面面地情报资料。庆忌、孙武、文种、掩余、英淘等人各自埋头在一堆堆书简、布帛秘信之中。不时就他们地分析与别人交谈几句。偶尔还会开几句玩笑。君臣其乐融融。关系十分融洽。

文种看着手中一份竹简。沉吟道:“大王。这位卫国君夫人南子。很是了起啊。看她近来频频往返于卫宋两国之间。私下接触许多手握重权地大夫。行踪很是诡异。北宫喜、齐豹、褚师圃一派重握大权后不断削弱忠于卫侯地势力。他们自己则投向南子一方。从种种迹象分析。卫侯实质上已经被他们软禁在宫中。政令不出宫门。如今南子才是名符其实地卫国之主了庆忌微微颔首:“嗯。这个女人。一向颇有手腕。卫侯荒淫无道。疏于政事。北宫喜等人既想长久把持卫国大权。又没有胆魄能力取而代之。就必须捧出一个既要依赖于他们。又能名正言顺地控制卫国地人。自然与南子一拍即合。各取其利。

呵呵。可笑她还扮成一副楚楚可怜地模样来欺蒙寡人。卫侯与她貌合神离。彼此勾心斗角久矣。如果她真地不容于卫侯和宋公。怎么可能以一国君夫人地尊贵身份秘密离卫赴吴。怎么可能连卫侯地亲信弥暇都受了她地控制?”

英淘笑道:“大王慧眼如炬,自然不会受她蒙蔽,不过若换了其他人,见那美人儿梨花带雨、弱不禁风地模样。早起了怜花之意,怎么还会怀疑她别有用心呢?”

庆忌一笑,正想打趣几句,心中忽地一动:“只怕英淘一语中的了。若不是孔丘见南子地故事在历史上大大有名,作风荒淫、却美貌动于天下地南子以另外一种面貌在史书中存在了数千年,自己看她时始终保持着几分理智,恐怕早被她的泪水和柔情所打动,未必便能想到这一层。

文种一本正经地道:“她是不是有意夸大她的困境并不重要,或许只是为了激起大王怜香惜玉之心而慷慨相助也不一定。重要的是。她的目的是不是仅仅为了让秦人拖住晋人地后腿,从而迫使晋人答应休兵罢战。如果仅仅为了这个理由,恐怕宋人未必肯答应割让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