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冷静的高顺

第三百零九章冷静的高顺

高顺原为吕布手下的骁勇战将,随吕布奔波征战,劳苦奋命而又忠心耿耿。可是吕布为人重小利,而无远见,虽有万夫不当之勇,却因为匹夫之勇而自取灭亡。

高顺常对吕布说:“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吕布连军师陈宫的话都可以不听,当然听不进高顺的忠言。在吕布军中,几乎没有政治可言,他就是一个无大志,反覆无常的人,哪会需要什么政治。似乎他手下只要做到会打战,够猛就行了。除了一个陈宫,没第二个谋士。

即便是这样,高顺对吕布的忠心都没有更改过。

可是有一次,吕布醉酒,得遇敌袭,敌人冲入了吕布军中。吕布连靴子都来不及穿,哪里还来得及取兵刃,在死神的胁迫下,吕布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高顺。他赤着脚丫,穿着裤衩逃到了高顺的营中。

高顺的七百“陷阵营”也不负众望,顺利的打退了敌袭。原本,这是大功一件,应当重赏。

可是,吕布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他是无敌的吕布,以一人之力,在虎牢关下,杀得十八路关东诸侯联盟军闻风丧胆的飞将——吕布。一直是作为无敌的他,居然被敌人杀的穿着裤衩逃跑。

还要依靠手下的军士相助,这是多么大的讽刺。

于是,吕布不但不感激高顺的救命之恩,反而却因为高顺看了他的丑态而斤斤计较,暗自记挂于心。为此,他还收了高顺的兵权,只有在用的到他的时候。才将军权交还给高顺。

也因为,这一件事,高顺不在是吕布地臂膀,成了军中的一个闲人。

可现在的高顺不一样,他有了自己的抱负,自己的理想,不在是原先那位只知道愚忠的高顺。他遇得了明主,一个视他如己出的明主。在刘备军中所过的日子是他最快乐地时光。经过了长时间的耳目共染。在高顺的心中也将百姓放在了第一位,他早已立誓,今生今世要跟随刘备,拯救万民,虽万死而所愿也。

“启禀将军,前面就是育水了。”此刻高顺的“陷阵军团”已经过了武关、宛郡,直逼安乐县而来。

这日,他们经过他们已经来到了南阳平原。在过两里就可到达灌溉着南阳平原的两大河流之一的育水河。

行不多时,就来到了育水之畔。

这时,对岸一名斥候踏水而来,育水不深,六尺高马只是漫过了四尺。那斥候来到高顺面前道:“将军。前头有一支军队,正向安乐县驶去。”

高顺看着来人战马上的水印,若有所思,沉吟道:“大约多少人马。打着何人旗号?”

“人数大约三万,打的是‘夏侯’‘ 博昌亭侯’地旗号!”斥候随口答到,这些问题都是斥候必须要探清楚的,因此回答的非常的快!

“博昌亭侯”是夏侯渊血战乌丸的时候,曹操念其功高,封他地。

高顺一听“博昌亭侯”就知道了对方的领兵大将是有着“急速将军”这美名的夏侯渊。他想了会儿,问道:“对方是什么兵种?”

“骑兵和步卒各占一半!”斥候再次回答道。

“各占一半!”高顺一愣,望着育水河出神。良久,才道:“全军调头,向北方沿河急行!”

傅彤得到了高顺的将令,快马赶上,诧异地问道:“将军,为何不在此地造桥?须知,饶过育水需要多花上很多的时间。”

高顺沉着的说道:“若是我们此刻造桥,不过半日。我先锋大军就将死伤过半。随时有覆灭的危险。”

傅彤见高顺面色冷静,不象是在说谎的样子。忙问道:“这是为何?”

高顺笑道:“初春刚过,正是春雨多的季节,育水河是南阳平原最大的河流。它虽不及黄河的澎湃,长江地浩瀚,但却也是养育着南阳百姓的河流。绝对不可能只有如此水量!唯一的解释就是对方在上游将河流截住了水势,他们打算利用我们造桥的时候,将我军冲个干净!”

傅彤点头,道:“那前面的夏侯部队是假的啊?”

“没错!”高顺严肃的说道:“若顺所料不差,前方并没有三万士兵,顶多就是一些虚张声势的杂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