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出事了!

到了古代去种田 懒语 3408 字 2022-09-20

? “我想将他们的地买了,毕竟是熟地,种起庄稼更高产而且和我们的地隔的不远,便于管理。”晚渝这时开口,家里的长辈都望着她。

“那就买呗,反正谁买不是买呀?”陈氏快言快语。

“未必,估计要是知道是我们买的,他家还未必想卖。即使卖了,卖的价格也会高上太多。倒不是在乎这点银子,关键是家里无论是谁过去肯定会受气。两边都不落好,大伯是要当官的人,被有心人传出去可不是什么好事。”晚渝将自己的担忧说出来,苏老爹等人一听,老大家不就是那样的人嘛,“这还不是主要的,估计他家对村里所有人都记恨上了,那田根本就不想卖给本村的人。要是有外人进了村,如果是底实的人倒好说,就怕是居心不良的人进来,那才叫引狼入室了。”

她的话让大家沉思下来,千溪村按照这样发展下去肯定是大放异彩的。到时难免会有人眼红,真的是那居心叵测的人进来,还真是一个大麻烦。尤其是京城的那柳家那就是一只虎视眈眈的饿狼,总不能天天提心吊胆地担忧着吧。

“那怎么办?”苏老爹问晚渝。

“请外面相识的人,但又要是大伯家不认识的人过来买,到时候多给点银子就是。还不能给的太多,否则她家又要多疑了。”晚渝胸有成竹地说。

这个办法好,找什么人好了?下河村的人也不行,现在他们村很多人也在晚渝家做工,顾氏肯定也将他们恨上了。

“有了,叫张伯跑一趟,让下河村族长家靠得住的亲戚过来帮忙。”苏老爹一拍桌子喝道。

也只有这样了,屋里的人都摇了摇头,这大郎一家还真不好说他们什么。

晚渝心想,大伯这一家人即使上任了,如果不改变个性的话,那也只能当个小县令了,说不定还会得罪一大波的人。毕竟在这个社会没有后台,就是地方上的豪生也能将他玩死了,但愿他们能学的聪明一些。

张伯下午就到了下河村找了杨族长帮忙,听说是晚渝的事。杨族长二话没说,找了自己的妻弟过去找大郎家商量买地的事。

果然不出晚渝所料,顾氏详细地问了买地的陆银铺是什么地方的人。

因为事先得到了交代,陆银铺本身也是个机灵的人,就把事先编好的一套说辞解释了一通,“家里做了小买卖赚了一些银子,想买些地和房子做家产。”

这个时代有银子买地那是很正常的事,可是顾氏不是省油的灯,“怎么想起到这边买的呢?”

“听人传了,就是你们村的人家里亲戚,到我铺子里买东西闲聊时让我知道的,他还抱怨你们不愿意卖给本村人了。”半真半假的话最容易使人相信了。

“每亩地稻田七两银子,沙土地四两。”顾氏打消了顾虑,给出了价格。

“这,你家的田可比别的人家要贵。人家良田一亩才六两银子了。”陆银铺故意装出为难的样子。

“谁不知道我们千溪村出了个能人,在这个村可以得到实惠。地贵了一些也值,亏不了你。”顾氏提到能人二字完全是咬着牙说的。“而且就是你买了也要等我收了这一茬才行。”

“我也做不了主,得回去找内人商量一下,明天给你答复。”陆银铺犹豫的样子扮得十足得像,使顾氏打消了不少的疑惑。

“那明天等着你的消息,太迟可不行,很多人在等着了。”顾氏拉长声音说,心里却也是着急的。家里的地委实不想卖给村里人,这千溪村就没有一个好人。大郎马上就要上任了,家里人都跟着去,在这村里住得憋屈,才想着将地卖了,重新在青州边上买些地,平时交给哥哥管顾一下也方便。

千溪村的人全是变态,自家的大郎中举,现在是官了,对于一个村一个家族来讲,那是多大的荣耀,现在倒好,没有一个人将他家当一回事,而且、而且还看不起他们。看着吧,有他们后悔的一天。顾氏越想越生气,最后索性不想,和两个儿子将家里零碎的东西打包好了,放在一旁好等走的时候带上。

陆银铺这边将在顾氏家发生的经过讲了一遍,晚渝笑着说,“明天买下吧,就说是冲着我家才买的,直接就将手续办了。”这反应完全在她的意料之中,看来,这个大伯一家还真把她恨之入骨了。

第二天上午,陆银铺带着银两到了顾氏家,顾氏见他过来,心里暗喜,这生意看来是成了。果然陆银铺开口同意了,“还真是冲着你们村的福利才来的,环境也好。”他故意感叹着。

“好?”顾氏冷笑着,也没有说什么。谈好了价格,过了银子,到衙门交了税,地契就到了陆银铺手里。

“你先走,我还有事要忙。”顾氏不疑有他就先离开了。而陆银铺一闪身就又进了衙门,晚渝和县令在后院喝茶正等着他了。于是,双方又当着县令的面重新过户,一转手这地契就到了晚渝手上。

事情虽然费了周折,不过终于算是办妥了,晚渝松了一口气,谢过县令后带着跟班就回家去了。

到了家中,夏荷将事情经过讲给苏老爹他们听,大伙又是一阵感叹,然后对晚渝的料事如神真心地佩服。

苏老爹和苏杨氏对大房的顾氏心里也有了不满,有这样当长辈的吗?大郎要是当了官,这样的性子也不知道能不能行?转眼间老人又对儿子有了担心。

秋风吹,吹黄了大地。随着落叶增多,天气转凉,各家已经开始磨刀准备秋收了。看着田里那金黄黄,沉甸甸的稻子,不少村民睡梦中都笑醒了,看着这架势,就是这一季就赶上往年两三季的收成了。

晚渝进了山,山中的长工和那边的少年少女已经开始收割了,由于山风的缘故,这边中的庄稼总是比外面的要早熟一段时间。

村里换下班的人也不偷懒,下了班总是急急忙忙得过去帮手。地里收割、运输、打粮都有分工。就是那些练武的少年姑娘就足有三百多个,新来的农人和石头他们都是种田的老手,大家配合起来很协调。十来天的功夫,这边稻田就结束了,留下一部分人安排翻地种小麦和搭棚子种蔬菜,剩下的人就全辗转过来,到家里忙抢秋收。

各家放工两天开始全村进入大忙的状态。玉流景、洛乔等人都被晚渝赶到了地里干活,这两个娇滴滴的大帅哥哪是干活的料,都挣扎着反抗晚渝的暴力,一致采用了非暴力不合作态度。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没有田间劳动过,你们怎么知道农家的苦楚。咱们家那就是一个小地主,还是给我老实的干活吧。不会?没有人天生就会,抱稻个子会了吧?”跟晚渝掰歪理那还不是自讨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