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二百六十三章 序幕(9)

第二卷 南方 第二百六十三章 序幕(9)

在轰隆隆的鼓声巾,超过一千人的重甲步卒迈着大步向前疾冲。

赵全斌的西班牙方阵是五六十人为一横列,全部是铁矛手和重戟手,只有每横的第一列或前两列持方盾,用来抵御对手的弓箭和投掷武器的伤害。

在自己一方的火力输出没有办法完全压制弓箭手的前提下,适当的方阵变化是必须的。

每营方阵纵深是二十列纵深,如果要发挥出火铣手的威力,在真正做战的时候,横列可以加长,根据战场的形势,加至十几个横列也绝无问题。

平虏军最大的一次演练就是一个骑兵营,十二个步营,再加上两个炮营一起演练。

人一过万无边无际,十五个营加上辎重辅兵已经有三万多人,校场当然容纳不下,就在军营南头的大平原上进行。

当然踩坏了不少农作物,后来按价补赔了事。

老百姓刻也没有什么怨言,一则是按价补了钱,二来就是都瞧了一场大热闹。

因为是正式操练,全军上下全部着红衣军服,裁大帽穿皮靴,持兵击鼓而行,多少清江百姓出来瞧这一场大热闹,就是山阳沭阳一带的百姓隔着大几十里地,听说了都跑出来瞧这么一场热闹。

那一次最大「展翅的水印」规模的演练对朱慈娘和魏岳等将领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为将领的统驭能力是有高下的。

韩信的所谓某人能将多少兵,刘邦能将十万兵,而他自已则子多益善,光是这一些对话,内行的人就知道,韩信算是得个中真意了。

冷兵器时代的通信和后勤,一般的将领能直接指挥三五千人就算良将了,能指挥几万人的大军,还能把后勤补给和通信等一系列的问题给解决了,还得看天气变化山川河流等地理情形来调整行军布阵,接着在打仗的时候随机变儿……这套东西,光看兵书是没用的,不打几场象样的大「展翅的水印」规模的战役不在营伍里滚上多少年,事到临头,一准抓瞎。

合兵演练时,朱慈娘自己上阵,参谋司全体跟上,再加上一大群有经验的将领助阵,这才好歹把一场演练给支持下来,没有叫几十万参观的百姓看在暇里闹出笑话来。

由此也是把后退发射的步伐战法给练好了同时也是大大锻炼了不少中下层的将领和低级的武官和军士们。

西班牙方阵最为要紧的就是灵活机动的指挥有经验的十分优秀的老兵和指挥官,没有这些光是有一个形,基本无用。

如此费事,军中上下还颇有人不满。

大明自有戚少保在,现在已经算得上的足兵足食,为什么要用泰西人的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