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民意

“宾臣兄,下面就是西北!从空中鸟瞰西北,到是别有一番滋味,相信蒋都统绝对不会后悔自己的决定的。我们主任原本是打算是亲迎您的,不过因为一些公事担搁了,还消宾臣兄多多担待。”

透过客运飞艇的艇仓边的舷窗看到远处已经出现的西北的时候,杨永泰必恭必敬的开口对作在对面的蒋雁行说到,此时的西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异样的光彩。不可否认,杨永泰很喜欢从空中鸟瞰西北的感觉,虽然这不过是第二次。

“畅卿,可以告诉我,你为什么会选择投靠西北吗?据我所知,你是西北高层唯一的一个广东人,你们广东人不是大都是投靠南边的那位荪先生吗?”

透过圆型的玻璃舷窗朝远处望去,蒋雁行看到连片的工吃及大量的楼房,从空中看过去,蒋雁行知道为什么报纸上说西北才是中国第一现代化城市,单是那些规划的整洁,也绝对不是各地的老城所能相比,对于眼前的这个司马的秘书长,蒋雁行很好奇,为什么他作为一个广东人会投靠西北,而且可以被委以重任。

“宾臣兄,在西北云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英才,在西北从来也就没有什么地域、老乡的概念,任何职位都是有才、有能者居之。这正是畅卿来西北的原因。蒋都统是否听说过一句话,心有多宽就能做多大地事。无论是北方政府还是南方那位荪先生,他们一定程度上都带有较浓的地域色彩,这种鼠目寸光之举。恐怕也难成其事,相信蒋先生永远都不会后悔您的决定。”

杨永泰开口直接回答到,虽说嘴上说地是如此,但是只有杨永泰知道自己是什么让自己来到西北,但是那些肯定不能说出来。

在大多数时候政治根本就是一场投机,政坛的沉浮不过是投资成恭败与否结果,如果投机成功的话。可以得到难以想象的回报。作为政学会的成员杨永泰来,之所以离开由张耀曾、谷钟秀等国民党右翼以研究欧事为名组建的欧事研究会,也就是所谓的政学会。

而杨永泰来到西北之后,便立即在好友地介绍下加入复兴党,其原因根本就是认定了拥有目前国内最强大地工业基础的西北,才是最大的靠山,在杨永泰看来,西北的工业实力就是西北军力的保障▲在这个时代,强大的军力则是保障一切政治利益的前提。

作为一个投机政客。杨永泰自然知道怎么样才能引起西北三区的真正地主人以及复兴党党魁司马的注意,于是便在入党后和一群知交好友弄起西北时政研究会,最后杨永泰地投机成顾,成功的进入了司马的视野,最终成为了察哈尔临管会的主任办公室的秘书长。

“畅卿老弟,后悔?你觉得我的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吗?热河的那个郭都统恐怕已经到了西北了吧!也是搭乘地这种飞艇来地西北?中央是北方的,天空是西北地!果然如此‰来郭都统当时应该也是惊骇不已吧!”

对于眼前的杨永泰的回答。蒋雁行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把话题转移到了身下的飞艇上。一年前在京城的时候。蒋雁行曾和眼前的这人有过一面之交,对其自然还是有所了解他不过是个投机政客罢了,说这么说无非是证明自己选择的正确性。

不达在看着地面的上的城市,蒋雁行心中所想更多的是震惊,搭乘着这种杨永泰口中的客运飞艇从归绥到西北只不过是半天的时间,这一切让蒋雁行感觉到更多的是惊骇,蒋雁行相信热河的那个土包子不会比自己好上多少。

“呵呵!中央是北方的,天空是西北的!宾臣兄,你觉得北方还能再坐多长时间的中央?那群祸国殃民的权贵不可能永远都坐在中央不动的。”

听到蒋雁行的话后,杨永泰开口说到,作为察哈尔临管会的秘书长,杨永泰自然知道一些事情,必竟有一些事情并不能瞒住杨永泰,更何况还没有隐瞒的意思。

“啊!”听到眼前的这个杨秘书长的话,蒋雁行有些惊骇的看着眼前这个司马的秘书长,心知道作为司马智囊之一他绝对不可能无的放矢,但是一想到西北的军廉后,蒋雁行也有些释然了,如果不是意图中央的话,西北有必要保持如此庞大的军力吗?

“主任,郭都统、蒋都统已经到了,正在会客室内等着您。”

作为复兴党政研会会长,以及察哈尔临管会主任办公室秘书长杨永泰虽然年龄比司马要大上近二十岁,但是在司马的面前,还是表面的异常的恭敬,作为一个没有一丝根基职业政客,杨永泰深知自己目前所有的一切,实际上都眼前的这个年青人所给予的,正因为如此,杨永泰才会在很多时候注意自己的言辞。

“畅卿,这段时间你辛苦了,我这人疏于政务,如果不是你居中协调,恐怕这三区政务早已经是混乱不堪了。走我们一起去见一下郭、蒋二位都统。”

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近四十的杨永泰,司马开口说到,有时候司马昭之心会感觉有那么一些造化弄人的味道,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出现,今年眼前的这个中年人就会到广东,十多年后他就会成为浙江的那个人的智囊。可此时他来到了西北,机缘巧合却成了自己的智囊。

历史从来不会让无为之辈留名,留名之人必有过人之处,在这两年之中司马所接触到地那些历史上的有名之人〖给司马留下了深刻的尤逍∷低,而眼前这个在历史上曾称为“当代卧龙”地杨永泰,在这一个月之中的表现。的确让司马佩服不已,过去让司马感觉有此烦躁的政务,在其的疏理下,一切都变的景然有序起来。

“主任,这些是畅卿份内之事,实在是谈不上什么辛苦。畅卿在年界不惑之时,能得主任赏识。实是畅卿之福。那里有什么辛苦之说。”

听到司马这么说,杨永泰连忙开口回答到,辛苦?来西北的目地不就是为了这份辛苦吗?不过相比之下,杨永泰对眼前地这个年青人,却是佩服到了极点,尤其是在用人上的不拘一格,甚至于可以用大胆至极来形容。

想当初他只不过是见过自己一面,就把察哈尔临管会主任办公室秘书长一职交于自己。这个秘书长说是秘书长,但是实际上却是主导着三区的大半政务。几乎等同于半个主任一职。在欣喜的自己能一展所能之时,更多的时候杨永泰可是打着十万分的腥逍∷低,尽可能的做好一切,以免留给他人口实。

“畅卿,你知道为什么中央让我们组建那个西北边防公署又任命我为边防公署的主任后,我们还要费这么多功夫演这出戏吗?”

在站起身朝会客室走去地时候,司马开口问道身边的杨永泰∝竟在很多人看来。可属管三区外加蒙古军政事物地西北边防公署,和西北省并没有任何区别∝竟目的无非是三区一体而已。

“民意!三区的合睬建立在民众以及国防的需求之上,西北边防公署不过仅仅只是解决一时之急,根本还是三区联合建省,实际西北、蒙古一体化,以保蒙古边防不失。最重要的是国务院让我们建这个边防公署,根本就没有按什么好心,三个需要中央任命的特别区的存在,就等于把西北分成三块,如此一来西北未来发生变数地可能就会增加。一个家不可能出现三个主人,尤其是在我们西北根基本就不稳地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