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座去。”

第三节 课的语文老师抱着卷子进班了。

陆正阳跟语文老师打了声招呼后就离开了教室,回年级组办公室。夏小虞作为语文老师的徒弟兼实习老师,她则坐在教室后方的小办公桌旁,做笔记,听课。

校领导对实习老师的听课有着明确的要求,每天至少听上两节课,不仅限于本年级的课程,还要落实到笔记上。负责班级授课的科任老师也得听课,一周至少两节课。

这样的规定造成了教室后排时不时就出现一两个陌生脸孔的老师听课,有些科任老师并不喜欢其他老师介入自己的课堂,哪怕是旁听,但因为是学校的硬性规定而不得不接受。

这个规定对一些科任老师造成了一点小麻烦,但对于实习老师而言就是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对陆正阳这样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的老师尤甚。

虽然高三目前一团烂账,但陆正阳这样刚毕业两年多,从实习老师变成科任老师,高三的时候还兼上了班主任,可以说是立给全校实习老师的一个好榜样了。

陆正阳回办公室的时候,高三年级其他科的老师都在,他们或是忙着批卷整理知识点,或是用电脑查找资料,或是三三俩俩凑在一起说话。

一般而言,学校办公室是先根据学科大分类然后是年级组细分,但因为高三学生少,老师数目也不及其他年级,除了体育美术音乐等不参与考试的科目以外,语数英政史地物化生的高三科任老师连同学校安排给他们的实习老师全部安排在一个大办公室里。

包括陆正阳在内,这批高三科任大多是经历过学校从无到有的艰难阶段,彼此间也算是知根知底,感情不错。再加上整个办公室里,教授同学科的老师最多两个,关系还是师徒,其他办公室里的宫心计,高三年级组是没有的,个别时候还会出现跨学科帮批卷的情况。

“小陆,来来来。”见陆正阳进到办公室里,聊天的那两个老师连忙冲他挥手。

第11章 劫富济贫

“孟姐,钱姐。”

因为江陵国际高中初期挖角名师的举动,能够在学校初期便有一些名气的老师无不是带出五六届毕业生的老师,教学年龄基本十五年打底,论年纪都是陆正阳的长辈,个别老师家的孩子就比陆正阳小一两岁。

在学生面前,这些老师都端着,客客气气地叫“孟老师”、“陆老师”,私底下都是“孟姐”、“小陆”,态度都很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