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页

邓琳琅想拉拢的便是他们。

没错,里头没有袁劲松和成静然。

说起来哪怕邓琳琅知道剧情,还是觉得袁劲松挺矛盾的:他是男主,书里对他的描写那叫一个沉稳自持、心思缜密、处变不惊……总之所有能想出来的贴近睿智的词语,都可以套到他的身上。

可是邓琳琅跟他接触的感觉却是,尽管比起同龄人稳重一些,袁劲松仍有这个年龄人的毛燥、虚荣、自大,只不过被他掩藏的不错。

能想到掩藏自己短处,却在不经意之间流露出来。

这在邓琳琅眼里可不就是矛盾嘛。

当然在书里这些都被解释成了他年轻热血难免有冲动的时候,邓琳琅却觉得作者不愧是男主的亲妈,硬拗也要替男主立稳人设。

不过没关系,现在她来了,就看袁劲松的人设能立几天。在他的人设没崩之前,邓琳琅把他和成静然列成第三类人,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女主成静然嘛,作者倒上极力给她立了一个温婉善良、善解人意的人设,其实一直躲在袁劲松身后,一旦袁劲松倒了,成静然还真担不起作者替她安排的种种机遇。

比如,在书的中后半段,女主几乎到了人见人爱的地步,邓琳琅早有些疑惑,因为在原书后半段的女主都是顺势而为,根本达不到作者用到她身上那些美好词汇的地步。

这正是邓琳琅想拉拢许丽荣等人的原因——知青并不是时代的弃儿,他们在经历了农村艰苦生活锤炼后,心性都很沉稳,也比留在城里的同龄人能吃苦。更因为经过大返城的落差,他们的思想包袱也比同龄人少,更敢为了生活破釜沉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