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 26 章

纳兰:“……”

他们刚才聊的话题不是《晏子使楚》吗?晏婴用自己的才能与智慧,维护了自己国家的尊严,是个圣人。

怎么聊着聊着,就跑到了吃的上面?

长这么大连紫禁城还没出过的小不点,幽幽的发出一声长叹:“江南……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啊?”

“那可是个好地方,”曹寅双手枕在脑后,遥遥的看向远处,目光不知落在了哪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切!”纳兰不屑的白他一眼,“你生在京城长在京城,我没记错的话,也就去江宁住了不到十年,哪里就有这么多感慨?”

曹寅只是淡淡的笑:“我这不是教七阿哥背诗吗?”

尽管胤祐明白了橘树和枳树就不是一个品种,并且橘树喜欢温暖湿润的南方,不耐严寒,种在北方会被冻死,但他仍然执着于要在慈宁宫种一颗橘树。

曹寅说到做到,回去查阅了大量和农作物有关的书籍,又请教了几位南方来的朋友,最后决定,能不能过冬先不管,至少先把树种出来。

胤祐在诸位师傅的指导下,学习了理论知识,然后开始实践,先大口大口吃掉一个橘子,然后攒了一些橘子核,用水泡上七天,再小心翼翼的把外面的皮撕掉。

苏麻喇姑给他找了个小花盆,帮着他把橘子核种上,每天浇水、晒太阳,没过几天真的开始发芽了。

这可把小家伙高兴坏了,捧着小花盆往正殿跑,说是要拿给乌库玛嬷看自己为她种的橘子树,尽管那颗橘子树还只是一棵只有颤颤巍巍两片叶子的嫩芽。

翻阅门槛的时候还摔了一跤,人虽然滚到了地上,但怀里的小花盆却保护得好好地,一粒土都没有洒出来。

李熹赶紧把他抱起来,小家伙顾不得自己身上的灰尘,迈着小短腿就冲到了太皇太后身旁,献宝似的将花盆推过去:“乌库玛嬷你看,我的橘子树已经探出了脑袋,明年你就有橘子吃了!”

太皇太后高兴得合不拢嘴,只要是女人都喜欢被人哄着,哪怕是七十多岁的女人。王公大臣送来再多稀世珍宝,也比不上她的小七为她亲手种下一棵橘子树。

其实老人家也没有那么爱吃橘子,只是内务府上次送来的橘子个头很大,还很甜,她就多吃了两瓣,没想到旁边这小不点就记住了。

几位太妃都说胤祐这孩子真不错,颇有皇上儿时的风范,聪明、孝顺又懂事。

自从上次曹寅跟胤祐提到江南,说了些那里的美食和美景,胤祐就记下了。

他长这么大,去过最远的地方大抵就是瀛台行宫——陪太皇太后避暑,江南在哪里,有多远,他也不太清楚。

但是他的小脑袋里已经对那个地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想去看看,吃那些曹寅说的美食。

于是,曹寅和纳兰发现,平时坚称自己绝不读书习字,一心想当巴图鲁的小家伙,最近十分痴迷背诵诗词,缠着容若教了他好些跟江南有关的名句。

康熙处理好前朝的一应事务,接下来就该忙碌太皇太后的生辰。

因为前年的七十大寿才隆重的办了一次,皇帝费了不少心思,宫里也花了不少银两。

太皇太后领了他这份孝心,今年便特意交代了,一切从简,不许大操大办,把宫里这些妃子、阿哥和公主,以及裕亲王和恭亲王一家子叫来大家吃顿饭,看看戏,热闹热闹就好了。

寿宴这天,保泰跟着他阿玛进宫来,除了给太皇太后献上寿礼,给皇太后和皇上请安,最重要的当然是缠着胤祐要他的新玩具。

康熙见福全的儿子喜欢胤祐,他这个皇兄膝下又只有这个儿子,如珠如宝的带着,也就顺口夸了一句:“保泰挺机灵的,和小七年纪相仿,日后可以送进宫来,陪小七一起读书。”

裕亲王还没说话,保泰这个小机灵鬼就膝盖一软跪在康熙跟前:“谢皇上恩典!”

“???”

胤祐不可置信的瞪圆了眼睛,心说:“这事儿经过我这个当事人同意了吗?”

小家伙总感觉如果他和保泰一块儿读书,能把阿玛请来的那些师傅气个半死。

看康熙心情不错,保泰又趁热打铁:“皇上,别等以后了,不如就现在吧,我进宫来,顺便还能替我阿玛孝敬老祖宗。”

太皇太后被这活宝逗得乐不可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就喜欢这种猴机灵的小东西。

裕亲王的脸被自家儿子气得青一阵红一阵,若不是怕冲撞了太皇太后和皇上,真想把这个混小子拎起来好好教训一顿:“还进宫孝敬太皇太后,你以为皇宫是你家,想进就进?”

胤祐在旁边急坏了,拼命给他阿玛使眼色,两只小手放在胸前来回的摆动,就差大喊出声:“不行,不可以,我不要!”

康熙接收到了儿子的“求救信号”,只是看了保泰一眼,笑起来也颇有帝王威严:“别急,你阿玛还想多留你两年。”

保泰果真被他那个唬住了,不敢再吱声。

下来之后,才委屈巴巴的拉着胤祐的胳膊晃啊晃:“七哥,你是不是不喜欢我呀?”

胤祐被他晃得头晕,干巴巴的笑两声:“没……”

“那就是喜欢我咯!”保泰真是只猴子,深谙顺杆爬这个道理,一下子就扑到了胤祐身上,给了他个熊抱,“我也喜欢七哥!”

两三岁的小孩子,多少都有些幕强心理,喜欢和自己大的孩子玩,不太喜欢被自己小的粘着。

胤祐也不是不喜欢,就是觉得保泰有时候太热情了,搞得他有些不知所措。

这时候,不远处的胤禩看到七哥被人抱住,忽然就冲了过来,二话不说,一把将保泰推开:“他是我的七哥。”

保泰不服气:“他也是我的七哥。”

胤禩平时是个很懂得察言观色,并且对谁都很友善,也很会讨好人,从没跟谁红过脸。

可他平时最喜欢的就是他七哥,其他哥哥姐姐对胤祐又搂又抱,他没有办法,但这个裕亲王府的小世子凭什么也要来跟他抢七哥!

他抱着胤祐左边胳膊,冲保泰喊:“我的!”

保泰就抱着胤祐右边胳膊,同样冲他喊:“我的!”

“我的我的我的!”

“也是我的!”

胤祐感觉自己的耳朵快被他俩震聋了,脑子里嗡嗡嗡的。

小家伙也只有三岁,比他俩大不了几个月,个头甚至是三个孩子中最矮小的。

此时吓坏了,小嘴一瘪,仿佛下一秒就要哭出来。

这时候,忽然有一双手温柔的将他从两个弟弟手中解救出来,小家伙被他抱进怀里,才觉得安心不少。搂过他的脖子,靠在他的肩头,软软的叫了声“太子哥哥”。

胤礽毕竟是太子,一国储君,仅次于皇上。胤禩和保泰看到他还是有些害怕的,恭恭敬敬的躬身行礼。

这俩毕竟也是弟弟,还那么小,胤礽有心想要批评他们两句,都开不了这个口。只能端着一脸严肃的神情,挥了挥手:“戏就要开始了,回去坐着吧。”

说完,太子就抱着胤祐回到了太皇太后身旁,坐下准备看戏。

留下胤禩和保泰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那可是太子,抢不过抢不过,还是回到各自额娘身旁去吧。

这次太皇太后的寿宴,其实大家都很期待晚上的看戏环节。倒不是今天的曲目有多么吸引人,而是隐隐期待着七阿哥又会蹦出什么惊人之语。

因为是太皇太后的寿辰,第一出戏就是《八仙献寿》,传说中李铁拐、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和曹国舅八位神仙会聚松柏台,仰望云间,口诵贺词。

戏台布景雅致逼真,周围点缀的松柏、寿石、仙鹤、蟠桃以及祥云瑞霭都跟真的一样。

其实各位娘娘前几天就在期待这场堂会,倒不是曲目有多精彩,主要是想看看七阿哥还有什么惊世之语。

可是胤祐让他们失望了,连着看完几场戏之后,他便问了旁边的皇贵妃一个问题:“蟠桃是什么桃,怎么今天每一出戏里都有。”

皇贵妃耐心的给儿子解释:“蟠桃就是仙桃,传说吃了它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在戏里面象征着长寿和吉祥。”

这桃子胤祐没吃过,但听起来很不错,他又发出了一连串提问:“耐寒吗?冬天会不会冻死,咱们北方可以种蟠桃吗?”

皇贵妃:“……”

也不知道小家伙最近是怎么了,刚种完橘子,又想着种桃子,老母亲有点后悔,上辈子没有报考农业大学,没办法给儿子答疑解惑。

胤祐又说:“我要在慈宁宫给乌库玛嬷种一棵,让她每年都有蟠桃吃。”

听到他这话,老祖宗比真的吃到蟠桃还要高兴,搂着他笑得满脸慈爱:“自从小七搬来跟我一起住,慈宁宫没有一天不是欢声笑语。”

贺寿的曲目都是千篇一律,大家也就看个热闹,到了后来,胤祐也没多大兴趣,干脆跑到御花园去和兄弟姐妹们一起玩耍。

曹寅和纳兰陪着康熙出了宫,因为京城西郊正在修建一座园林,那是康熙在前朝“清华园”的基础上为自己改建的一座行宫,喜欢得不得了,从选址、园林规划、设计到施工,都恨不得亲力亲为,隔三差五就要过去看看。

因此,朝中诸位亲近的大臣也经常陪着他出宫巡视畅春园的建设情况。

阿玛、子清和容若都不在,胤祐在乾清宫便少了许多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