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 27 章(结尾有修改!!!)

总的来说,还是傻的。

傻也没关系,就他们家这条件,也没必要每个儿子都那么精明,个个都太精明了反倒不是什么好事。

康熙屈起食指刮了刮胤祐的鼻子:“管他还有几年,老祖宗巴不得你慢一点长大,好一直把你留在身边。”

胤祐点点头:“我也想一直陪着乌库玛嬷。”

康熙摸了摸儿子的肚子,问他:“饿不饿?”

胤祐用力的点头,并且大声回答:“好饿!”

康熙把他抱起来:“走,和阿玛一起用晚膳。”

几个太监过来给皇上更衣,他身上还穿着出宫的行服,要换成常服再过去用膳。

皇贵妃带着儿子去洗手,趁皇上进屋换衣服,还特意摸了摸儿子的小屁股,看看打坏了没有。

给他擦手的时候又顺嘴问了一句:“今天谁又惹你了,熊成这样?”

胤祐小手叉腰:“哼,那个乌龟舅舅。”

“乌龟舅舅?”皇贵妃一脸不解,这谁呀。

这时候,换好衣服的康熙从里屋出来,一听就破案了:你弟弟,隆科多。

皇贵妃一听就不高兴了,这是什么讨人嫌的舅舅,不干好事,她告诉胤祐:“以后离他远点。”

康熙却拿出帝王的威严教育儿子:“你是皇子,他是臣子,称他一声舅舅是对他的抬举,你若不高兴,便不叫。”

皇贵妃站在一旁不吭声,心说原来家里有皇位要继承的都是这么教育儿子。

康熙无意间看了她一眼,看她低眉顺目的站在一旁,以为她误会自己刚才的话是另有所指——这个家庭关系太复杂了,掰扯不清楚,话题便就这样揭过去了:“皇贵妃一起留下用膳吧。”

自从康熙承诺等他到上书房进学之后,就将那把七星剑赐给他,还要为他找个教习剑法的师傅,胤祐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纠结。

皱着眉头,嘟着小脸,望着大床上访的帷幔唉声叹气:“怎么办啊,究竟该怎么办呢?”

李熹看他这副样子,颇为不解,一个三岁多点的奶娃娃,成天哪里来的这么多心事。

她把人从被窝里捞出来,为他更衣:“哥儿这是怎么了?每日一早睁眼就开始叹气。”

“唉……”胤祐乖乖地让她为自己穿上中衣和外袍,“阿玛说,等我去上书房上学就找师傅教我练剑。”

“那不是正好遂了你的心意,”李熹觉得奇怪,“你还发什么愁?”

胤祐摸了摸自己睡一晚就乱糟糟的辫子:“可我只想练剑,不想上学。”

李熹为他扣好扣子,又点了点他的额头:“你想得到美。”

这日,胤祐南怀仁会过来给阿玛讲课,他最喜欢听这位洋大人讲故事,于是早早的来到了乾清宫。

南怀仁今天讲的欧洲一些国家的造船技术,早在几十年前,荷兰就已经拥有了制造排水量高达1500吨战舰能力,上面有三层夹板,装有100门大炮,名叫“海上君主”号。

这个胤祐听不太懂,荷兰是什么、什么叫排水量、战舰和大炮又是什么?

他默默地记在心里,准备回去之后问问额娘。

他觉得自己额娘可厉害了,什么都知道,会做很多好吃的小点心,还有别的哥哥姐姐都没有的小玩具。

可是额娘说过,这些都不能告诉别人,他一直记在心里,从来没有跟别人提过。

别说胤祐,康熙也没有听懂“吨”这个计量单位。南怀仁细心的解释:“在法语中年tuns,是酒桶的意思,他们用装载酒桶的多少来表示船舶的大小。”

帝王沉思片刻,问道:“是何用途?”

南怀仁答道:“护卫商船,抵御海盗。”

因为黑龙江那边准备跟沙俄开战,大清也正在加紧造船,康熙便与南怀仁讨论起了欧洲各国的造船技术。

正在这时,曹寅没有通报,直接从外面走了进来。

胤祐抬起头来看他,发现他神色肃穆,眼睛亮亮的,里面似乎含着一点水光。

曹寅走到康熙的龙案之前,一撩衣袍单膝跪地:“启禀皇上,于成龙大人因病离世。”

康熙震惊的从龙椅上站起来:“什么时候的事?”

曹寅答:“三日之前。”

片刻之后,震惊从帝王面上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发自内心的悲痛与惋惜。

曹寅仍是跪在地上,言语更是沉痛:“于大人去世时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别无余物,”

胤祐看看阿玛,又看看曹寅,安静的站在一旁,没有说话。

于成龙大器晚成,四十五岁才出来做官,从小小的知县,一直到封疆大吏,二十多年的宦海生涯,始终清廉自守,以卓著的功绩深受百姓爱戴和朝廷重用。

康熙追赠为太子太保,赐谥“清端”,称他是“天下第一廉吏”,还破例亲自撰碑文并题写“高行清粹”匾额给予褒扬。【百度百科】

胤祐听完曹寅给他讲于成龙大人的事迹,也是肃然起敬,为朝廷失去这样的好官扼腕叹息。

南怀仁讲的那些欧洲的造船技术,一直在胤祐脑袋里挥之不去,他连紫禁城都没出过,更没见过真正的船长什么样,只见过太皇太后宫中的一个摆件,也是西洋人进贡的,用木头做的帆船。

胤祐对着那艘船看了半天,抱着就往外跑。

苏麻喇姑赶紧将他拦了下来:“七阿哥,这是做什么?”

那艘船虽然是模型,个头却不小,胤祐抱起来有点费劲儿,左右两个太监赶紧上来帮忙。

胤祐说:“我拿去池塘里试试,看看它能不能带我去对岸。”

太皇太后哈哈哈哈的笑了好一阵:“那可不行,这船是假的,只能放着看看,不能载人。”

苏麻喇姑让两个太监赶紧把船放回去:“再说了,咱们院子里的池塘太小了,船也放不下呀。”

此时皇贵妃正从外面进来,听到儿子又在淘气,看来弄不清楚船这个事情,他是不会死心了,看来也只有自己这个老母亲出马,给他科普。

她先是用纸叠了一艘船,又命人找来个大木盆,里面放一个盛满水的小盆。

然后将纸船放进小盆里,水就从边沿溢出来留到外面的大木盆里。

皇贵妃指着溢出来的水告诉儿子:“这就叫排水量。”

胤祐低下头看了一眼,溢出来的水也就勉强能打湿大木盆底部的一小片区域,他皱着眉问:“这里有1500个酒桶那么多吗?”

他不仅对船舶大小没有概念,对数字和计量单位也没有概念。

这个解释起来就有点麻烦了,皇贵妃只能告诉他:“这个问题,等以后小七长大之后做过大船就明白了。”

又是长大之后,胤祐现在对这个问题十分苦恼。

这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风和日丽,气温回暖,阳光又正好,娘娘小主都岛上各自的皇子和公主来到御花园玩耍。

孩子们脱下了冬天厚厚的棉袄,穿上了相对轻薄一些的衣物,更方便奔跑和玩耍。

孩子们一人蒙上眼睛,去抓其他人,抓到了就换这个被抓的蒙上眼睛。

胤祐不但年纪小,身高也是最矮的,跑不过他们,一直被抓,干脆不玩了,一个人跑到旁边做着发呆,思考他从出生到现在,遇到的最大难题——如何快些长大。

皇贵妃就坐在不远处的亭子里,欣赏儿子在阳光下的完美侧颜,大眼睛,高鼻梁,脸蛋嘟嘟,唇红齿白,怎么看都觉得是画卷中走下来的仙童,连轻蹙眉头的样子也那么可爱。

这时候,远处走来一对太监,每个人都拎着桶拿着木勺。看到这边有主子在游完,便转了方向,去了御花园的另一头。

胤祐好奇,站起来就跑过去看热闹。皇贵妃见他跑了,自己也赶紧跟上去。

走进了胤祐才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他像小狗一样使劲儿嗅了嗅,发现那股臭臭的味道是从木桶里发出来的,太监们正在用木桶里的东西浇灌御花园里的花木。

有太监发现了他,赶紧跪下来说道:“七阿哥,您还是上别处玩吧,奴才们正在奉命给花园里的植物施肥。”

“施肥?”胤祐又学到了一个新名词,本着不懂就问的原则,小家伙立刻问道,“什么叫施肥?”

“就是……”小太监没想到这位小主子会对这个感兴趣,支支吾吾的解释,“就是把肥料浇灌在土壤或植物上。”

胤祐接着问道:“为什么要施肥?”

“这样植物会长得更快更好。”

胤祐眼睛忽然亮了起来:“会长得更快?”

小太监跪在地上点头:“是,会长得更快。”

皇贵妃站在不远处看着,也不知道儿子哪里来的这么多旺盛的好奇心,对什么都感兴趣。

胤祐去拉那个小太监:“你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