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 29 章

可是,现在他发现,自己和弟弟甚至不是一个额娘所生,所以刚才才会说出“我可能不是你哥哥”这样的话。

没想到小家伙听了伤心成这样,他后悔了,这话本来就有歧义,就算自己不是皇贵妃所出,和小七也是兄弟。

只是和其他兄弟比起来,自己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就是了。

康熙和皇贵妃刚走到偏殿的屋子门口,就听到胤祐在里面喊出那句“我的阿玛就是你的阿玛,我的额娘就是你的额娘,你就是我的哥哥”。

两人对望一眼,康熙叫旁边的顾太监上前敲门,随后又听到胤禛的声音:“可是……他们说,我听到他们说,额娘不是我的生母,德妃才是。”

德妃?

胤祐甚至反应了一会儿,才想起来,德妃就是那个长得很好看的娘娘。

他本来还有点生气,现在却仿佛松了口气一般:“才不是呢,德妃娘娘是六阿哥的额娘,是他们搞错了。”

“……”

弟弟的态度让胤禛有点哭笑不得:“德妃虽然是六阿哥的额娘,但也有可能是我的额娘啊。”

胤祐歪头:“为什么呢?”

“因为……因为……”胤禛自己也不不过才五岁多,并不十分清楚娘娘们生孩子是个什么原理,明明他刚才的心情还很糟糕,现在却陷入了德妃是胤祚的额娘,还有没有可能是自己的额娘这个问题中。

忽然,他灵机一动找到了答案:“就好像……皇贵妃是我的额娘,也是你的额娘一样……”

胤祐展颜一笑,很是赞同他的说法:“对呀,既然皇贵妃是你的额娘,那德妃娘娘就肯定不是你的额娘。一个人怎么会有两个额娘呢,只有一个阿玛有好多个儿子。”

“!!!”

门外的康熙摸摸鼻子,越听越觉得小东西这话不是在跟开导胤禛,是在内涵他这个阿玛。

胤禛都被他绕晕了,他们刚才不是在讨论有人说德妃才是他的生母这个事情吗?为什么话题突然歪到阿玛有很多个儿子上面去了。

“哎呀哎呀……”胤祐连连叹气,小小年纪竟然叹出了老气横秋的调调,“反正我们生下来就是给别人当儿子的,给谁当都一样。”

胤禛:“!!!”

这能一样吗?

康熙:“???”

这熊孩子,小屁股好久没挨揍,皮又痒了是不是?

皇贵妃:“……”

孩子行为与额娘无关!

胤禛:“可是……可是……”

胤祐抱着哥哥,脸上还有未干的泪痕,却还能笑得像糖果一样甜:“当儿子呢就是要开开心心,小七开心了,乌库玛嬷就开心,乌库玛嬷开心了,阿玛就开心,阿玛开心了,那所有人都会开心起来。”

“说得好!”皇贵妃在心里为儿子打call,“我儿子不愧为紫禁城大小活动的气氛担当,这觉悟就是高!”

康熙真是搞不懂,明明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一经查出来是谁在背后捣鬼,一定严惩不贷。

怎么只要胤祐这小东西一掺和,事情就变得画风不对了呢?

顾问行在康熙的指示下,敲了敲房门,轻声说道:“四阿哥,七阿哥,皇上来了,您把门开了吧。”

皇贵妃进屋,准备和胤禛单独聊一聊,胤祐则被顾问行带了出来,站在他阿玛跟前。

母子俩坐在桌旁,进行了一场开诚布公的谈话。皇贵妃本以为像胤禛这样内向又固执的性格,让他接受这件事情会有一定难度。

没想到经过胤祐这么一闹,胤禛忽然就变得豁然开朗。既然德妃也没把他当儿子,他也不认为德妃是他的生母,这样正好,大家相安无事,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过。

皇贵妃说:“不要管别人怎么说,反正我就是你额娘,以后要靠你养老送终的,你看你弟弟靠得住吗,啊,靠不住。”

“……”

胤禛:“您反省一下我弟弟为什么靠不住。”

言下之意,多找找自己的原因。

皇贵妃替他整了整衣领,笑道:“是不是突然发现德妃也不错。”

“没有。”胤禛扑过去抱住她,“我搬出去你把弟弟从慈宁宫接回来吧。”

皇贵妃轻轻拍他的后背:“我可做不了主。”

康熙把胤祐带去正殿,自己坐在炕上,让孩子站在他的跟前。

父子俩大眼瞪小眼,相对无言良久。

最后还是胤祐忍不住开了口:“阿玛……你不开心吗?”

“嗯,”康熙好整以暇的看着他,“你阿玛不开心,全天下人就会不开心,你说,怎么办?”

胤祐肩负起要让全天下人都开心起来的重责,压力好大。他一下子扑过去:“那小七哄你开心呀。”

“诶诶诶!”康熙推他,“站好站好……”

胤祐顺势抱着他的手臂,像块狗皮膏药一样,黏上就甩不掉了:“阿玛,我给你唱首歌吧。”

“哦?你还会唱歌,”康熙倒是来了兴趣,“那就给朕唱一个吧。”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他唱到最后一句的时候,果然蹦蹦跳跳的就扑进了阿玛怀里。

康熙拿着个小粘人精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将他抱起来放在膝盖上:“小七,阿玛问你,喜欢给阿玛当儿子吗?”

“喜欢呀。”胤祐低头玩他胸前的纽扣。

“为什么喜欢?”

“没有为什么,儿子喜欢阿玛还需要理由吗?”

康熙搂着他舍不得放手:“你这张嘴,怪不得太皇太后说什么也要把你留在慈宁宫。”

很快,梁九功就查到,那两个太监其中一人来自永寿宫。

永寿宫位于西六宫,是个距离乾清宫非常偏远的宫殿,康熙一时都没能想起来那里住了谁。

经过梁九功的提醒才知道,那里住的是平妃,先皇后赫舍里氏庶出的妹妹。

皇贵妃也思考了半天,才把这姑娘记起来。平妃进宫的时候才只有十岁,现在也不过十二三岁的年纪,康熙一次也没有翻过她的牌子。

她记得康熙曾经还提过一嘴,说赫舍里家也太心急了,女儿这么小就迫不及待往宫里送。

后来有一次,这位平妃竟然找到了太子,提起自己和先皇后是同父异母的姐妹,太子受了惊吓,康熙知道后大发雷霆,罚他半年不许踏出永寿宫半步,胆敢有下次,绝不饶恕。

皇贵妃想不通,这往日无怨进入无仇的,大家私底下都没什么来往,也没什么利益关系,平妃为什么要这么做?

那日跟随胤祐去毓庆宫的小太监忽然提到,那日永寿宫也让人送了枇杷膏过去,被太子以皇贵妃也送了枇杷膏,吃不了那么多为由,打发走了。

兴许平妃就是因为这个,所以才记恨上了皇贵妃。

这个理由听起来就听莫名其妙,平妃好歹也是赫舍里氏送来的女儿,虽是庶出,但也是堂堂正正的名门贵女,心眼就这么小?

皇贵妃不信,这姑娘他虽然接触少,但也见过,少言寡语,安安静静,平日里有什么家宴,她往角落里一座,都没什么存在感。

康熙也不信,因为当初太子的事情,他派人监视过平妃,发现这姑娘读书识字,禁足的半年就老老实实的呆在永寿宫,看书习字度日。

她接近太子,无非也是因为宫里就这么一个血亲,在得不到一点圣眷的情况下,寻求一点亲情的寄托罢了。

事情还得从那个太监入手,最后是苏培盛提醒皇贵妃:“那个太监曾经在承乾宫当过差,那时候德妃在晋封德嫔之前正是住在承乾宫里。只是承乾宫来来去去的奴才太多了,这人干的都是些粗活,不常在主子跟前走动,娘娘记不得他也实属正常。”

皇贵妃又搞不懂了,好好地德妃这是作什么妖呢?

她既然不想把胤禛认回去,把他的身世抖落出来对她有什么好处?

她不明白,但康熙听了苏培盛的话却立刻明白了。

就在一个多月前,他去永和宫,德妃向他提起六阿哥眼看就要满五岁(虚岁)了,明年就该去上书房进学,自己既不读书也不认字,生怕耽误了六阿哥以后的学习。

她不敢提太子,只说起了胤禛,希望皇上黏在这孩子是她肚子里生出来的份上,能生出那么点愧疚,给胤祚同样的待遇,由皇上亲自开蒙。

然而,康熙当时因为攻打雅克萨的事情忙得脚不沾地,她还拿这种小事来烦他,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德妃还死不承认,非说是永寿宫的太监嫁祸。

康熙看不了她哭哭啼啼楚楚可怜的模样,既然皇贵妃代行皇后之职,那就该她去办这件事情。

皇贵妃既没有打她也没有骂她,看都懒得看她一眼,直接让人把两个孩子抱走了,五公主送去了宁寿宫交由皇太后抚养,六阿哥送去了储秀宫,给钮钴禄贵妃抚养。

钮钴禄贵妃连自己儿子都搞不定,这又来个熊孩子,成天在储秀宫中,要不就哭着嚷着要找额娘,要不就上房揭瓦。

别说钮钴禄贵妃,就连储秀宫的其他小主也受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