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 39 章

经过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解释,胤祐才明白,原来打猎不只是需要骑马,还要射箭,猎物就是那些奔跑在草地和丛林里的野生动物,有熊、狐狸、野兔、野鸡、梅花鹿,还有狼和老虎。

于是,一开始那中兴奋又期待的心情渐渐平复下来,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这些大动物小动物自由自在的在草原和树林之中奔跑,为什么要去捕杀它们。

满人的祖先是女真人,他们世代生活在东北严寒地区,白山黑水之中,丛林清溪之间,狩猎和捕鱼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

太皇太后笑着跟他解释:“咱们满人的天下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狩猎让我们的祖先练就了一身骑马射箭的好本事,骑射乃大清之根本,旗人之要务。咱们入关以来虽然已经不愁吃喝,但老祖宗留下来的本领不能忘,更不能丢。”

苏麻喇姑接着说道:“七阿哥您看,自打皇上亲政以来,平定三番、收复澎湖,现在已是太平盛世。但沙俄虎视眈眈,外敌入侵不可不防,咱们需要通过每年秋狝来锻炼八旗精兵,震慑外敌。”

“所以,”太皇太后最后做总结,“小七,你想要成为勇猛的巴图鲁,就必须要练好骑射功夫。”

虽然但是,胤祐关注的重点似乎放在了别的地方:“乌库玛嬷,苏嬷嬷,你们不是常说家乡在科尔沁大草原吗,虽然我没有去过,但我知道那是蒙古,所以乌库玛嬷和苏嬷嬷是蒙古人呀。”

“你可真是个小机灵鬼,”太皇太后忍不住在他的小屁股上拍了一巴掌,“我十三岁带着苏茉儿嫁到盛京,已经做了六十年的满人啦。”

她苍老而浑浊的眼眸望着前方,眼神像是落在了非常遥远的地方,老人的声音颤悠悠的,带着浓烈的苍凉:“科尔沁大草原,那是我出生的地方,可我已经记不清它是什么样子了。”

“我知道我知道!“胤祐拉着她的手,用孩童特有的轻快语调说道,“那里有蓝天、白云、青草,成群的牛羊和自由奔跑的马儿。有好喝的蒙古奶茶,好吃的风干牛肉,还有酸奶、乌日莫……”

说着说着,他还咽了咽口水,然后摸摸自己的肚皮:“我饿了……”

这可把太皇太后乐坏了:“快快快,去给他拿点心,别把我的小七饿坏了。”

苏麻喇姑笑道:“这就让人去厨房看看。”

说了这么会儿话,太皇太后也有些渴了,苏麻喇姑给她斟了盏茶,老祖宗润润嗓子,继续对胤祐说道:“我听皇帝说,这次秋狝,蒙古各部也会派使者前往,其中就有科尔沁部,你替乌库玛嬷去看看我的那些族人们。”

胤祐愉快的答应下来:“好,我替乌库玛嬷去看看。”

同样的问题,后来胤祐又去问了皇贵妃:“我们去打猎,把那些动物全都杀光,吃掉。不就没有了吗?”

皇贵妃吓一跳,而后又笑了起来,用手指戳了戳他的小脑袋:“谁说我们要把动物杀光?”

胤祐还是十分忧虑:“我们去了那么那么多人,动物不会被杀光吗?”

皇贵妃搂着他,为儿子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强的生态保护意识而感到惊讶:“别操心啦,木兰围场是你阿玛圈出来的皇家猎苑,水草肥美,又不对外开放。一年一次冷兵器狩猎,杀不光的。”

“为什么一年只有一次?为什么是秋天去?什么是冷兵器?”十万个为什么又上线了,只要是胤祐没听过的,不了解的,他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因为,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正是小动物出生成长的时候,不能狩猎。而秋天正好是丰收的季节,小动物渐渐可以离开母亲独自生活……”

后面还有半句,“母亲就可以打来吃掉”皇贵妃没说出口。转而又向他介绍起什么叫冷兵器:“就是那些不使用火药等燃烧物质的兵器,比如你很喜欢的,阿玛寝殿里的那把剑。”

说到那把剑,胤祐又想起了那个小剑灵,许久不见还怪想的,走之前一定去看看。

胤祐又问:“那有热的兵器吗?”

“当然。”

“□□烫吗?射在小动物身上它们就熟了吗?”

“哈?”皇贵妃都被他的问题问懵了,她儿子这是什么清奇的脑回路,“或许,大概,可能……熟不了吧。”

胤祐歪头,皱眉思索状:“那究竟什么是□□呢?”

“□□就是火器,至于什么是火器,有机会你可以去问问南怀仁。”

胤祐点点头,把这个问题记下了,下次去问南大人。他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是我们满人的骑射厉害,还是火器厉害?”

皇贵妃脸上的笑容渐渐地沉下来,她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要如何想儿子解释:“是□□,正因为你阿玛意识到了□□的重要,才会让南怀仁和戴梓造大炮。未来在战争中起到致胜因素的武器一定是高效且杀伤性更大的。随着人类进程不断发展,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你想想看,你玩的那些发条玩具,如果将它们的原理放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它们将取代手工,成为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生产力。”

说完这一大段,皇贵妃满意的看了看儿子半张着的嘴,她成功的扳回一局,把这熊孩子说懵了。

在胤祐久久不能回过神来的时候,她趁机给自己灌下去一大口茶水,为迎接接下来的新一轮“为什么”做准备。

但胤祐仿佛陷入了海量信息的运算中,什么也没再问。

这一趟出门,需要大半个月的时间。胤祐看到宫女们在收拾东西,吵着要自己装,先装了一箱子玩具,又准备让小厨房给他多做几盘点心,装在另一个箱子里路上分给大家吃。

最后被他额娘拎起来扔到炕上,又吩咐太监把玩具都拿出来,只给他留了几样轻便的益智玩具。

出发的时候,十几辆马车依次排开,为首的那辆最大最豪华的自然是天子座驾。紧随其后的是皇太后、皇贵妃以及各位妃嫔的马车,周围有层层叠叠的侍卫护驾,后面就是声势浩大的八旗精兵,整个队伍足有数万人。

年纪稍长的皇子和宗室子弟、王公大臣一起骑马,年纪小的就跟随自己的额娘身旁乘坐马车。

宜妃有孕在身,还要照顾年幼的九阿哥,虽然皇上的出行名单中有她,但那也就是给她个面子,昭示对她的宠爱,没有真的要带上她。

宜妃一向是个聪明且很懂得揣摩圣上心意的女子,自己主动提出不能伴驾,也不能侍候在皇太后身旁,请皇上恕罪。

康熙很满意她的懂事,给了些赏赐作为补偿,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既然他没去,跟她关系要好的钮钴禄贵妃同样需要照顾年幼的十阿哥,自然也没去,胤祚就被放在了皇太后身边照顾。

皇太后虽然是先帝的遗孀,但其实年纪也并没有比康熙大多少。今年也才四十出头,喜欢孩子,也愿意照顾他们。

从北京出发,到达木兰围场,这期间已经修建了大大小小好几处行宫,供皇上及众人的吃、住、休息。

刚出发的时候,胤祐是跟着皇贵妃坐在马车里,这一路上他一直趴在窗户边上往外张望,有问不完的问题:“额娘,哥哥在哪里?”

“在骑马。”

“保泰也会跟着一起去吗?”

“会吧。”

“额娘那是什么?”

“农舍。”

“那个呢?”

“农田。”

“那个呢?”

“……”

皇贵妃招招手,叫来白露:“快快,把食盒打开,点心端出来堵住他的嘴。”

康熙一向不喜奢华,自己坐的马车都十分朴实无华,其他人的就更加简单,不过朴素是朴素了一点,该有的设施却一应俱全,至少让大家坐得舒服。

果然,投喂点心这一招效果立竿见影,她那个自打出了紫禁城就说过不停的儿子,终于安静下来了。

皇贵妃看着他,感觉他吃东西的时候腮帮子一股一股的,就像小仓鼠一样,好可爱。

她发现其实小家伙的嘴依旧没有停下来,只是把说个不停,变成了吃个不停。

吃饱喝足之后,他又开始在马车里挥洒耗不完的精力,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对什么都很好奇,又开始向他额娘提问:“马儿拉着马车跑那么远的路,它不累吗?”

“应该……挺累的吧。”

胤祐用手托着下巴努力思考:“如果能用玩具小马代替马儿拉车,它们就不会累了。”

“嗯嗯嗯,会有那么一天的。”

“那一天还有多久啊?”

粗略一算,也就两百年吧。

好在没过多久,他们终于来到了第一座行宫。出门的时候,大家都穿着繁复的朝服,光是朝珠就佩戴了三幅,接下来还有很远的路要赶,也没什么重大仪式,可以换上轻便一点的常服。

因为胤祺和胤祚两兄弟差不多大,都是三岁四岁狗都嫌的年纪,两个人聚在一起,不是抢吃的就是抢玩具,玩着玩着就能吵起来,甚至大打出手,要不就在马车内追逐打闹。

皇太后哪里治得了他们,被这俩熊孩子折磨了几个时辰,直嚷着脑仁疼,把康熙都给惊动了,过来问要不要宣太医看看。

皇太后摆了摆手,脑仁疼是个形容词,不是真疼,就是熊孩子不能再待在一起了。

胤祺是她养大的,心尖尖上的宝贝疙瘩,那是绝不会放心交给别人的,就只能把胤祚交给别人。

皇贵妃从头到尾坐在旁边给皇太后把脉,一句多余的话也没说。可不知怎么的,康熙的目光就投了过来。

“???”

皇贵妃心说:“你看我做什么,我这也有熊孩子,我脑仁也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