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 43 章

苏麻喇姑看出她这是心疼了,宽慰道:“累了才好,白天把精力耗尽了,夜里才睡的好。”

老祖宗叹口气:“我就跟皇帝说他还这么小别带他出去,你看看,经不住他闹一通,还是带上了。”

“七阿哥自小身子骨弱,大病小病不多,又是早产,现在也不如别的阿哥长得好。也不怪皇上偏爱些,您不也时时刻刻都记挂着。”

太皇太后招了招手,让李熹把他抱进去:“别的我也不指望什么,只希望他能平平安安长大。”

第二日一早,胤祐睁眼第一句话就扯着嗓子喊:“熹姑姑!熹姑姑!熹姑姑!”

苏麻喇姑奉太皇太后之命要给七阿哥置办衣裳,正在同李熹商量具体尺寸,听到他在里面一声一声的喊,还以为出了什么事,赶紧进去查看。

李熹赶紧进碧纱橱去查看,撩开帷帐就看到胤祐自己已经坐了起来,被子从头到脚裹了个严严实实,只留下一张笑脸露在外面。眼睛大大的,脸蛋儿红扑扑的,唇红齿白,可爱得让人想要咬上一口。

李熹在心里告诉自己:“看你这么可爱的份儿上,提出什么样的无理要求,我也原谅你。”

胤祐说:“熹姑姑,快点,教我背《三字经》。”

李熹去拿旁边准备好的衣物,“急什么?这才第一天。”

小家伙拽着她的袖子来回晃:“背不出来阿玛就不带我出门啦。”

“我的小主子,皇上竟然这么说了,那便一定是要带你出门的,让你背《三字经》就是要激励你学习。”

胤祐乖乖地举起手,让他给自己换衣服:“噢,好吧,可我还是要背下来,在阿玛规定的时日之内!”

李熹故意逗他:“这又是为何,偷偷懒不好吗?”

“我答应了阿玛就一定要做到,额娘说了,做人要讲信用。你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吗?从前有一个小娃娃,他上山放牛,熹姑姑,你知道什么是放牛吗?放牛就是……”

这个狼来了的故事讲了好久,从穿衣服开始一直讲到了洗漱完毕,直到坐在桌旁喝牛乳的时候,他的嘴才停下来。

李熹万万没想到,这一大早上自己竟然被一个三岁多的奶娃娃教育了一顿,一会儿是做人要讲信用,一会儿是把牛赶到山上吃草,一会儿又是小娃娃不能撒谎……

这一大碗牛乳端上来,屋子里可算是安静了。

小家伙自己捧着碗,仰起脖子,没一会儿牛乳就全都灌进了肚子里。

这一碗牛乳可灌不饱他,等太皇太后念完佛经还得用一顿早膳。

小馄饨一口气吃了七八个,伸手又拿了两根小油条,最后最后还吃了一小块蜂蜜发糕,这才心满意足的摸了摸肚子。

太皇太后上了年纪,许多时候都有些食欲不振,但只要看到这小东西吃饭,总觉得自己胃口也好了些,不由得多吃了两口。

这边宫人刚把碗碟扯下去,那边小家伙就开始吵:“吃饱啦,咱们开始背书吧。”

以前叫他读书习字,他总是不肯,一心只想练功夫当巴图鲁。

现在为了跟阿玛出门,他倒是主动要求学习。

今日天气不错,太皇太后要打算出去晒晒太阳,胤祐便也陪着她一同来到亭子里赏菊,这些菊花都是各地敬献的名贵品种,专人培养,能看出各种颜色各种样式,花期也就前后这半个月。

李熹便一边陪他玩,一边叫他背。本还打算一句一句给他讲解,奈何小主子却不耐烦:“阿玛没说让我讲出来,只让我背出来。”

“行行行,那就背出来。”

哪知道他记性这么好,根本不需要三五天,只花了一个上午就能背出来。用过午膳小憩一会儿,下午再背个几遍,已经滚瓜烂熟。

太皇太后听了高兴,问苏麻喇姑:“你瞧瞧,有没有他阿玛小时候的模样?”

苏麻喇姑笑道:“要说聪慧,那是像极了皇上小时候。不过要说刻苦读书,那咱们七阿哥同皇上幼年时可不能比。”

“他还小,再长大些就好了。”

只要心中有目标,其实胤祐也很刻苦。虽然他花了一上午就将一整篇《三字经》背了下来。但小家伙生怕到了阿玛跟前就忘记了,这几天不管他做什么,嘴里都念念有词。

太皇太后观察他好久,发现他这个一心二用的本事还真是聊得,手上一边拆着玩具,嘴上还在背书。玩具拆掉又装上个,书也背了两遍,竟然一句也没错。

期间,皇太后带着胤祺过来给太皇太后请安,五哥要拉着他去御花园里玩,胤祐拒绝了,不管五哥怎么说,他都不去。

胤祺也不知道他这是怎么了,凑到他跟前哄他:“你是不是生五哥的气了?”

“没有啊,”小家伙还有些不知所云,“为什么要生五哥的气?”

“那你怎么不跟我玩了?”胤祺有点别扭,仿佛心里的话难以启齿,但最后他还是说了出来,“就上次在行宫,我和六弟问你跟谁玩得最好。”

这个问题着实让胤祐为难了好久,直到现在他也回答不上来。

他喜欢太子哥哥,也喜欢哥哥,三哥总给他好吃的,大哥虽然很凶,但对他也很好。五哥、六哥和八弟也同他玩得很好,还有几位姐姐,大家都很疼他,就连保泰也总是念着他。

非要让他从里面选出最喜欢的,他选不出来,也不想做这样的选择。

胤祺见他不说话,有些急了,拉起他的手:“以后五哥再也不问那样的问题,我心里知道你同我玩得最好就是了。”

“啊?”胤祐茫然的看着他,又茫然的点点头:“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胤祺:“???”

他跟着太后长大,从小直说蒙古语和满语,听不懂也不会说汉语。只觉得他的语速和不带任何感彩的那个调调,跟平日玛嬷念经的时候很像。

想不到,七弟小小年纪,也开始念诵佛经啦。

“别念了,咱们出去玩吧。”

“不行不行”胤祐说什么也不肯出去,“我答应乌库玛嬷这几日哪里也不去,就留在她身边陪着她。”

他答应了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做。于是这几日果然片刻不离的呆在太皇太后身旁,就连皇贵妃专程派人过来接他去承乾宫,他也拒绝了。

太皇太后足足听他念了三天的《三字经》,每天几十遍,耳朵都快起茧子了,挥了挥手撵他走:“快去吧,去你额娘那边。”

出门之前,皇贵妃特意派人去把两个孩子接回来,又亲自去小厨房做了几道他们爱吃的菜。

自从行宫回来之后,胤禛现在上午在上书房读书,下午跟着几位兄长一起学习骑射。每天从寅时起床到酉时方能歇息,睡觉的时间都不够,哪还有工夫走老远的路回承乾宫。

他跟弟弟已经有近半个月没有见面,好不容易见到,弟弟马上又要同汗阿玛出门,接下来又是一两个月见不到,于是胤禛一直抱着弟弟,关心他最近都做了什么,听他不停地讲话。

“我现在已经会被《三字经》了哦。”

“那你被给我听一听。”

胤祐一字不差的背了一遍,胤禛捏捏他的鼻子:“小七真厉害,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只能背前面一小段。”

胤祐捧着他的脸,“吧唧”亲一口:“哥哥也很厉害!”

胤禛剥了颗松子喂进他嘴里:“小七就要跟阿玛一同出门了,会不会想念哥哥?”

“当然会想哥哥,”胤祐扑进他怀里紧紧地抱着他,“要不,我明天去求阿玛,让哥哥也一起去。”

“不!”胤禛制止了他的想法,“我不想出门,只想留在上书房好好读书。几位兄长《四书》、《五经》都已经学了好多,我得抓紧赶上他们。”

都是养在深宫里的皇子,极少有机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谁不想同汗阿玛一同出门。

可是胤禛心里也清楚,他现在正是好好读书的年纪。汗阿玛希望皇子们读书都像他小时候那么刻苦,于是大家就拼了命的学习,希望能以此得到汗阿玛多一些关注。

弟弟去求阿玛,自己非但不能跟着阿玛出门,反而被训斥不好好读书的可能性更大。

这时候皇贵妃从外面进来,一把将弟弟抱起来放在旁边的凳子上,又拿了浸湿的帕子给他擦手:“老实点儿,烧给你哥添乱。”

胤祐也不懂这怎么就成了给哥哥添乱,不过宫女把菜端上来,都是他喜欢的,闻着香味他就把刚才的事情抛在了脑后,等着开饭。

出门一两个月,皇贵妃还是有点放心不下大儿子,唠唠叨叨嘱咐了胤禛许多,让他好好在上书房进学,也要注意身体,刻苦是好事,也别太操劳,小小年纪就把自己累坏了。

用过晚膳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回阿哥所还要走好远的路,皇贵妃便让胤禛留在承乾宫住一晚,明日一早直接去上书房。

胤祐听到哥哥留下来,他也要留下来,兄弟二人睡在以前胤禛住的房间,叽叽喳喳有说不完的话。

皇贵妃又向苏培盛嘱咐了一大对事情,大部分都是些琐碎的日常,真遇到什么要紧的事情,就去找太后,她老人家不会不管。

第二日寅时,胤禛按照往日的作息起床,早早的去上书房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