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 45 章

胤祐得意的说道:“我趁着熹姑姑不注意,从盘子里拿的,她不知道。”

太子含着小家伙喂进嘴里的糖,伸手刮了刮他的鼻子:“是专程给我拿的吗?”

胤祐冲他笑得比糖还甜:“她哄我起床,给我吃了一颗,我说还想吃一颗,她不肯,说我吃了就吃不下饭。我就偷偷拿了一颗,自己没吃,给太子哥哥吃了。”

听到这里,太子觉得嘴里那颗糖简直甜进了心里。他并不是一个爱吃甜食的人,但每一次胤祐拿来的糖果点心,他都无一例外的全都吃了。

不过作为兄长,他还是抱着弟弟让他站好,脸上的表情有些严肃,但语气仍然温柔:“不过,以后在外面可不许这样。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明白吗?”

胤祐咬着下唇:“不明白。”

“唉!”太子在心里暗自叹一口气,“你只要记住,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就跟太子哥哥说,好不好?”

胤祐重重的点头,也摆出一脸严肃的表情回答他:“我从来不拿别人的东西,我有的玩具他们都没有,我会拿出来和他们分享哦。”

太子摸摸他的头:“小七真棒。”

胤祐忽然想起个事情,一直没来得及跟太子哥哥提,后来也就忘了。今天说起玩具才又记起来:“太子哥哥,我告诉你一件事,你不要生气。”

“你说,太子哥哥怎么会生你的气呢?”太子干脆一把将他抱起来,把他放在书案上。

“就是……就是那个般迪你还记得吗?”

这一听就知道是个蒙古名字,太子很熟,但具体又有些想不起来。

胤祐提醒他:“和大哥摔跤那个。”

太子恍然大悟:“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我记得汗阿玛将大公主指婚于他。”

“对对对,”胤祐点头:“他送了我一颗狼牙,说是自己打的,要和我做安达。我当时身上只有你送给我的猫头鹰不倒翁,于是,我就把不倒翁送给他了。”

说到这里,胤祐偷偷去看太子的脸色,发现对方并没有生气,反而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送了就送了呗,你要是喜欢我让造办处给你做一套新的,什么动物都有。”

“真的吗?”小家伙听见玩具就瞪圆了眼睛,“那我要小猫、小狗、小鱼、小乌龟、小兔子……”

太子越听越不对劲,这个小猫小狗还行,小鱼和小乌龟怎么才能做成不倒翁?

幸好何太监从外面走进来:“太子,该用晚膳了,皇上让您带着七阿哥过去。”

一听到吃饭,胤祐就激动起来,冲着太子张开双臂:“太子哥哥,抱抱”

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他在向太子求抱抱,其实只是书案太高,他下不去,又着急吃饭而已。

第二天,有山东当地官员请康熙去舍身崖看一看,于是这一天的行程安排继续前往泰山。

不过这一次,皇贵妃也跟着一同前去,因为下午从泰山下来,他们便不再返回行宫,而是继续向东行径。

舍身崖位于日观峰南,三面陡峭,下临深渊,光是站在那里就叫人腿软,胤祐根本不敢往下看。

这时候泰安州事张奇逢向皇上解释这“舍身崖”名字的来历。传闻旧时常有人为祛父母病灾,祈求神灵,跳崖献身,因此得名舍身崖。

胤祐听完吓得小脸惨白,往后连退了好几步。他年纪太小,理解不了这种非要舍身才能为父母祈福的孝道,只本能的感觉可怕。

他只是不住的往后退,也没留意身后的情况,一不留神就撞在了康熙的腿上,吓得哇哇大叫,回头就死死地抱住了阿玛的腿,小脸埋在他的衣摆上,不敢抬起来。

康熙赶紧伸手护住儿子,生怕他摔倒,四周都是悬崖峭壁,这可把老父亲吓得不轻。

他立刻侧头瞪了张奇逢一眼,厉声道:“一派胡言。”

在场官员齐刷刷跪了一地,张奇逢连忙扣头请罪:“皇上息怒,臣罪该万死!”

康熙一边安抚着胤祐,一边对众人说道:“有些老百姓愚昧无知,轻信这些荒诞的言论,以为舍身就是孝道。却不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轻易毁损,所以曾子才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惧。”【注1】

他又摸了摸小儿子的脑袋,看向一旁站着的太子,继续说道:“哪个做父母的不爱自己的孩子?等到生病的时候,孩子却舍身跳崖,不能奉养父母,这才是最大的不孝!”

他忽然拔高音量,把地上一众大臣吓得瑟瑟发抖。他又接着道:“这种事,哪里都有,正是应该明令禁止,让百姓不为这些习俗所误。”

“张奇逢”康熙看向地上跪着的官员,“朕命你即可在此处修筑围墙,并且派更夫守护,严谨有人再来此处舍身跳崖。”

张奇逢赶紧领旨谢恩,康熙便带着儿子往回走:“都起来吧。”

听到阿玛的话,胤祐惊恐的情绪这才慢慢的平复下来。想到这里以后修筑起围墙,还有更夫守着,就不会有人再来跳崖,他心里好受多了。

从舍身崖下来,康熙又带着儿子前往东岳庙,亲自祭拜泰山之神。随后众人用过午膳,便继续向东赶路。

这一路下去再没有像济南府这么大的城镇,也没有什么名胜古迹可以游览。于是,接连几日就真的是马不停蹄的赶路。

康熙打发时间的方式就是批阅奏折,然后向他的大臣们传口谕,要不就是将随行官员叫来谈公事,实在也没什么国事可以操劳他也能同皇贵妃聊上好半天。

太子呆在自己的马车里,认认真真的朗读加背诵他的《礼记》,皇贵妃时不时就要派人送些点心,水果过去,顺便提醒他,马车颠簸,不要总是看书,要适当休息,看看远处,缓解视疲劳。

唯一无事可做的人是胤祐,荒山野岭的景色都一样,他也没什么兴趣,只有抱着那把剑骚扰小剑灵,让他陪着自己聊天。

小剑灵烦死他了,絮絮叨叨说个没完,不是吃就是玩,这要是长大了,活脱脱就是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

有时候实在是待得无聊,胤祐也会按照他说的心法去练习,不过也不知道是他身体发育跟不上年龄,还是根本就没认真练,时常练着练着就睡着了。

睡着了手里还抱着那把七星,小剑灵在梦里也不放过他,让他接着练。

不过一觉醒来,胤祐总会觉得神清气爽,小胳膊小腿儿似乎硬朗了几分。

五日之后,他们来到郯城县,住在一个叫红花铺的地方。

这里已经到了黄河沿岸,漕运总督邵甘及地方官员前来迎驾。康熙见了他还有些诧异,本来说好大家在宿迁见面,怎么跑到沂州来了?

圣意难测,人家百十里路跑这么一趟,拍马屁还拍到了大腿上,倒是碰了一鼻子灰,也不敢言语,只能灰溜溜的往回走。

到了黄河,当晚在行营胤祐吃到了这一路以来最让他满意的一顿饭。

他最喜欢吃鱼,饭桌上正巧就有一道清蒸鱼,鱼肉鲜嫩肥美,小家伙吃得眉开眼笑,米饭都多吃下去一碗。

吃完之后他却不高兴了,一个人坐在桌旁,耷拉着脸,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康熙端着茶盏问他:“你又怎么了?吃饭的时候还好好的,谁又惹你不高兴了?”

太子坐在一旁温书,听到汗阿玛的话也抬起头来,看向小团子。

胤祐蹙着眉心,抬起头来看向阿玛,欲言又止,最后又把头低了下去,眼睛里竟有了泪花:“我想乌库玛嬷了。”

他爱吃鱼,所以慈宁宫的小厨房就经常为他做清蒸鱼,每次太皇太后都笑呵呵的看着他吃,叫他多吃一些。

今晚吃鱼的时候吃得倒是开心,可开心过后他就忍不住开始思念乌库玛嬷,最后竟然还掉了几滴眼泪。

康熙感念他一片孝心,倒是没有训斥他,而是招招手,将儿子叫来身旁:“老祖宗此刻在宫里,她素来最心疼你,咱们现在离紫禁城那么远,你说怎么办?”

胤祐想了想,问道:“能不能,把咱们晚上吃的那个鱼,也给乌库玛嬷送一条回去?”

康熙转过头去看向胤礽:“太子意下如何?”

胤礽笑了笑:“那自然好,再加些当地特产水果,一同给乌库玛嬷送些回宫。”

康熙满意的点点头,果然派人向太皇太后送上黄河鲜鱼,以及一些地方特产鲜果,命人沿途谨慎些,莫要耽搁,以最快速度送达,不得延迟。

再往下走,就是本次南巡的主要任务。康熙叫来河道总督靳辅商议此事:“黄河屡次冲决,良久以来祸患沿岸民众,朕这次来的目的就是要看看现在的形势,视察河堤修筑进展,就从明日开始吧。”

第二日,他带着太子一起去巡视河工,后面又跟着一条小尾巴。康熙欲要阻止,却看到太子为他戴上帽子,系好披风,心知从带着他走出紫禁城的那一刻起,这条小尾巴就甩不掉了。

河堤上风大,胤祐紧紧地拉着太子哥哥的手,生怕一个不注意,自己就被河风刮跑了。

黄河治理历来是各朝各代皇上的心病,康熙当然也不例外,甚至比别的皇帝更加忧心,自己查阅了许多关于黄河治理的书籍,向靳辅提出意见,又把太子叫过来,听听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