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 51 章

皇贵妃以为自己耳朵出了什么毛病,惊讶的问道:“宝宝,你要打谁的屁股?”

胤祐依旧摆出一副凛然的神情,理直气壮:“当然是打阿玛的屁股!”

皇贵妃搂着儿子,被他的表情逗得哈哈大笑。小家伙模仿阿玛严肃时的表情简直惟妙惟肖,就和平时康熙训斥他的时候一模一样。

一旁的李熹也忍不住笑:“第一次听说有人要打皇上的屁股。”

胤祐转过头来,皱眉看她:“皇上的屁股就不能打了吗?皇上不听话一样要打屁股!”

“哈哈哈哈哈哈!”皇贵妃笑得前仰后合,已经开始脑补康熙趴在床上,被儿子打屁股的场景,越想越好笑,“用鸡毛掸子打吗?”

胤祐用力的点点头:“对,用鸡毛掸子打!”

皇贵妃又问:“怎么不用棍子打?”

胤祐一愣,赶紧伸出两只小胳膊不停地摇晃:“不行不行,不能用棍子打,棍子打太疼了。阿玛还没吃饭,打坏了怎么办?”

“娘娘!”李熹笑归笑,但涉及到皇上的事情哪里能随便开玩笑,那是欺君,就算关起门来在屋子里逗逗孩子,也保不齐被哪个下人听了去。

她赶紧提醒皇贵妃:“哥儿小,童言无忌,您怎么也跟着起哄?”

皇贵妃连连点头:“熹姑娘说得对。”她掐了掐儿子肉嘟嘟的小脸蛋儿,“你也不能打阿玛屁股知道吗?”

“为什么不能打?”

皇贵妃搂着他,耐心的跟他讲道理:“阿玛从昨晚开始就没吃饭不是因为他不听话,是因为他生病了,没有胃口,等他的病好起来,自然就能好好吃饭了。”

听完之后胤祐陷入了沉思,而后睁大眼睛:“那就应该打太医的屁股,到现在还没将阿玛的病治好。”

李熹收拾好他换下来的衣物,准备拿出去让宫人洗:“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哪有那么快?”

皇贵妃说:“你看,从昨晚到现在,阿玛也才一天没吃东西。”

小家伙眨巴眨巴大眼睛:“才一天吗?”

在小孩子的世界里,他们感知时间的流逝可比大人慢多了。假如在未来有一件他们非常期待的事情,就更觉得度日如年。

皇贵妃温柔的看着他:“对呀,只有一天。所以,不是太医没有尽力,而是病程就有那么长,治疗也需要时间。咱们应该耐心一点对不对?”

胤祐立刻发现了一个新鲜词汇:“病程是什么?”

皇贵妃将他放下来,牵着他往外走:“就是阿玛从生病开始,到康复的过程。所有疾病都会经历一个固定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症状来判断病程处于哪一阶段,也可以通过病程的不同阶段来修订治疗方案。”

胤祐挠了挠自己的小脑袋:“太难了,我听不懂。”

皇贵妃心想:“你能听懂才怪!”嘴上却温柔的说道,“没关系,慢慢学,额娘教你。”

小家伙立刻开心的笑了起来,用一种崇拜的目光看着皇贵妃:“我额娘是天底下最厉害的额娘,我阿玛也是天底下最厉害的阿玛,我的太子哥哥也是天底下最厉害的小孩儿!”

他想了想,又补充道:“还有乌库玛嬷,是天底下最厉害的乌库玛嬷。”

皇贵妃看着他笑,心情总是在“我儿子真可爱”和“我儿子真傻”之间反复横跳。

就在母子俩快要走出房门的时候,胤祐忽然站住了,抬起头来看向皇贵妃:“额娘,我还有一个问题。”

总爱问问题是这个年龄段儿童的通病,这是他们了解世界,与人建立沟通的方式。无论他问出多么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问题,皇贵妃都会很认真的回答他。

“你问吧。”

“□□孝陵是什么?”

皇贵妃脚步一顿,转身带着儿子又回到了桌旁:“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寝。”

“什么什么?”小家伙瞪大了眼睛,“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陵寝?”

“……”

皇贵妃看着儿子,半晌没有说话。她在思考应该站在怎样的视角去回答儿子的问题。

或许将来,他会听到很多不同版本的前朝历史,但是皇贵妃还是决定站在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回答他的问题:“就是在你的老祖宗来到这里之前,这里的皇帝是一个姓朱的人,他的老祖宗就是朱元璋。不过他已经去世两百年了。”

“这里曾经是他的都城,他死后就埋在这里就葬在孝陵。对了,之前咱们路过济南,你不是听过铁铉和朱棣的故事吗?朱棣就是他的第四个儿子。”

胤祐点了点头,其实他还有好多问题想问,但是一时间自己也有些理不清头绪。

康熙正在前厅处理邵甘的事情,他把人从宿迁带到了江宁,这一段时间又仔细查证了关于他在担任漕运总督一职时的纪律问题。

现在人证物证确凿,他把所有自己从京城带过来的官员,以及江南省前来接驾的官员都叫了过来,里里外外站了好几十位大小官员,个个心惊胆战的低头站好,皇上这是打算以儆效尤。

在康熙摆出的证据面前,邵甘百口莫辩。但他还有一章保命符——他是满洲正黄旗人。

确实,康熙没有杀他,甚至没有给他只是罢了他的官,把他关押起来。

虽然康熙没有明说,但大家心里也都清楚,这事情差不多也就过去了。邵甘以后或许无官可做,但绝不会有性命之忧。甚至只要皇上一走,他甚至不用遭受什么牢狱之灾。

他这两天吃不好睡不好,精神状态也不好。处理完邵甘的事情,康熙也有些乏了,简单说了两句,地方官员更应该亲民,以民生为主,自身要足够廉洁,切勿触犯国法。

说完便让大臣们各自散去,这两日他在行营养病,也没有别的安排,大家也能休息休息,喘口气。

织造署的人很快就把那个做豆腐的厨子带了过来。

一开始他还不愿意去,听说是江宁织造府的官老爷请他去做饭,还承诺如果做得另主子满意了,大大有赏这才跟着来了。

胤祐兴冲冲的过去,小大人一般对厨子说道:“你就做我们今天吃的那个豆腐。我阿玛生病了,想吃些口味清淡的东西,你做的豆腐我很喜欢,我想我阿玛也会喜欢的,如果我阿玛喜欢,我就让子清重重的赏你。”

那厨子抬起头来看他,小少爷年纪虽然很小,但却掩盖不住一身贵气。身后站着好几名随从,个个都穿着厨子没见过的衣服,低着头躬着身规规矩矩的站在那里。

在民间,老百姓家的孩子,像他这么大哪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得这么清晰,光是听他说话的语气和神态就知道,这可不是一般人家的孩子。

厨子愣愣的盯着胤祐打量了很久,胤祐被他看得莫名其妙,背着小手走进一步,问道:“我说的话你都听到了吗?”

他想了想把赵诚叫过来,在他耳边轻声吩咐了一句什么。不一会儿,赵诚就端了一盘冬枣过来。

胤祐对那厨子说:“你先吃点水果吧,吃完就去做豆腐。”

“啊???”

厨子傻了,活儿还没干先得了一盘赏赐,没见过这么有亲和力又可爱的小少爷。

旁边有织造署的下人过来喝斥他:“还不赶紧跪下向七阿哥谢恩!”

“七……阿哥……”

前天晚上出巡的皇上来到江宁城,住进了织造署,全城的百姓都看到了。

没想到眼前这位长得跟颗汤圆一样白净软糯的小公子,竟然就是皇上的儿子。

他赶紧“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草民多谢七阿哥赏赐。”

“起来起来……”小家伙摆了摆手,“你好好地去把豆腐做出来就是了。”

七阿哥的阿玛那不就是皇上吗?厨子万万想不到,自己这辈子竟然有做菜给当今圣上吃的一天。

这样想着,他手都已经不听使唤的抖了起来。这要是做好了,得了万岁爷的赏赐,他回去就辞工,自己开一家酒楼。

要是做不好……做不好他还有回去的机会吗?

厨房里里外外站着好几十人,有织造署的厨子,有跟随皇上一路南巡的御厨,也有太监、侍卫和织造署的下人……

厨子不敢大意,生怕一不小心脖子上这颗脑袋今天就交代在这里了,拿出毕生所学,认认真真的做出了那道杂烧豆腐,又因为恭迎皇上每日的膳食,所用的食材都是最好最新鲜的,因此这道豆腐做出来格外鲜香美味,就连宫里来的御厨也被勾起了好奇心。

晚膳的时候,其他菜品已经提前摆上了桌。康熙在皇贵妃和太子的陪同下从里屋出来。在饭厅里看了一圈,竟然没有看到胤祐。

平时一到饭点,这小家伙是最积极的,宝石一般的眼珠子瞪得圆溜溜的,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今天这是怎么了,竟然临到用晚膳的时辰,人却没到。

他回过头去看向皇贵妃,问道:“小七呢?一下午不见人,又跑哪里去了?”

他这么一问,太子也想起来,平日小团子最喜欢念着自己,每每都要以自己课业繁忙,书还没有读完,要被汗阿玛惩罚为由,才能将他打发去别处玩耍。

今儿倒好,大半天了,还没见找人。

康熙忽然想到,小家伙自幼身体不好,自小生活在京城,第一次来到南方。就连他这个正直壮年的阿玛都病倒了,何况是一向娇气的小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