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 52 章

太监很为难,万岁爷坐在那儿,他怎么敢……七阿哥又拦在身前不让他走,两个人僵持不下。

正在危难之际就听康熙问了太子一句:“用过早膳了吗?”

太子躬身答道:“回汗阿玛,温过书就赶过来给汗阿玛请安,还未来得及用早膳。”

康熙一向是个节俭持家的皇帝,桌上的菜刚端上来不久,他也没动过,便挥了挥手,让他们放下。

梁九功又命人盛了几碗热乎的小米粥,两位小皇子坐在阿玛旁边吃给他看。

尤其是胤祐吃东西的时候,那叫一个香,小油条咬得“咯吱咯吱”的那叫一个香香脆脆,把他那个食欲不振的老父亲都看得有些馋了。

可他刚让人把自己的粥碗撤下去,哪好意思再让人给他端上来,一国之君不要面子的吗?

胤祐吃着吃着就抬起了头,打量了他阿玛半晌,冷不防一拍桌子站起来:“梁总管,你忘了给我阿玛盛一碗粥啦!”

梁九功一惊,刚才不是皇上让把粥碗撤下去的吗?

他转头去看康熙,后者摆了摆手,表示自己不要。

于是,梁九功便向胤祐回话:“七阿哥,皇上身体不适,进来没什么胃口,您给想想办法。”

小家伙觉得一桌子菜只有那个小油条最好吃,于是,他拿起最后一根递到康熙跟前:“阿玛不吃饭怎么行,昨天就没吃,今天再不吃就瘦啦。”

他人太矮了,得跪在旁边的凳子上手里的小油条才能够着阿玛的嘴:“乖,张嘴,吃一口!”

皇贵妃:“……”

太子:“……”

儿子太热情了,可是康熙看他吃东西只是心理上有点想吃,生理上仍然没什么食欲,尤其是这么油腻的东西,平时他就不喜欢。

于是,他推开儿子的手:“阿玛现在吃不下,你自己吃。”

小家伙热情的向他传授经验:“我吃不下的时候就会鼓励自己,加油哦,你可以的,来,张嘴,再吃一口!”

听到这话,太子刚送进嘴里的一口小米粥差点没喷出来,这种鼓励自己吃饭的方式也只有小团子能想出来。

他自小就经过严苛的礼仪训练,这点忍耐力还是有的,不动声色的看了阿玛一眼,在他略显不耐烦的神色中,赶紧一把将弟弟抱了回来。

小团子一脸莫名其妙,看看阿玛又看看太子哥哥,再看看那个已经空了的碟子,最后看看自己手里的小油条。噢,明白了,原来是太子哥哥也想吃。

小家伙有点纠结,阿玛已经两顿没吃了,他好担心对方的身体。可是太子哥哥看起来也好像吃的样子……其实他自己也想吃,不过,内心一番挣扎过后,他还是将小油条递到了胤礽嘴边:“太子哥哥还在长身体,要多吃点。”

油条做得精致小巧,太子倒也不跟他客气,张嘴一口就把那根小油条吃进嘴里。

从昨晚到今早,康熙的精神状态时好时坏,因此,今天的所有行程全部取消,他留在织造署休息一日。

不过他也没忘记正事,叫来内阁学士席尔达,让他前往明□□陵祭拜。

太子把他的书本拿过来,就在阿玛旁边看书,陪着他。胤祐坐在一旁,剥了一大堆瓜子、花生、核桃、杏仁、松子……

他一样一样的捧到阿玛跟前,不厌其烦的哄他:“阿玛,这个好吃,你尝尝。”

“阿玛,这个是小七亲手剥的,你试试好不好吃。”

“阿玛,你吃一口吧,就吃一口……”

康熙的耐心已经被他耗光了,可是面对儿子的热情、孝顺和真诚他怎么忍心冲着他发火,只能找了个借口,将两个孩子打发出去,自己能清净一些。

他摸摸小儿子的脑袋:“阿玛累了,想休息一下。”

小家伙趴在床边,大大的眼睛看着他,里面流淌着灵动的光泽:“阿玛,我想出去玩,可不可以呀?”

康熙恍然大悟,怪不得这小东西今天这么殷勤,原来是别有所求,他面色一沉,问道:“你想去哪里玩?”

胤祐咬了咬下唇,一脸期待:“想去街上玩,子清说,街上可热闹了,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我想去看看。”

小家伙长到这么大,每次路过街市都是坐在马车里,只能看到蹭蹭包围的侍卫和官兵,以及远处跪伏在地的老百姓。

他从来没有见识过真正的市井繁华,但时常听子清和容若提起,他很想去瞧一瞧。

康熙沉吟半晌,问一旁的太子:“你想去吗?”

太子摇头:“回汗阿玛,儿臣想趁着今日休息,留在书房里多看看书。”

康熙对太子的回答很满意,转头去看小儿子,就不那么满意了,捏了捏他的小鼻子:“你成天就知道玩,看看太子,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忘潜心进学,你该向他多多学习才是。”

小家伙嘟起嘴:“他是太子,全天下最最最厉害的小孩子,要读书,还要替阿玛分忧。我只是个大字不识的小娃娃,小娃娃就应该无忧无虑的玩耍。”

他怎么说都有自己的道理,偏偏周围的人拿他没辙,一个个都心甘情愿的宠着他。

康熙叹一口气,只要别来烦他,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吧:“让纳兰和曹寅跟着你,不许乱跑,一定要注意安全。”

胤祐退了两步,规规矩矩的向他行了个礼:“谢汗阿玛,儿臣告退!”

话音刚落,人已经跑了。

皇贵妃:“???”

有没有考虑过我这个额娘的感受?他同意了,我还没同意呢?

可她儿子听不到她内心的咆哮,只顾着开开心心上街去了。

临走之前,曹寅被康熙单独叫去了屋子里,两个人聊了好一阵,胤祐在院子里百无聊赖的坐着,差点就要以为今日出不去了。

好在不过多时,曹寅就从房间里出来,他脸色看上去不大好,有些心事重重的样子。

胤祐不知道他和阿玛聊了些什么,不过纳兰倒是很理解的样子,走上前,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曹寅看他一眼,摇了摇头,笑道:“没什么。”

随后,他快走两步来到胤祐跟前,一把将他抱起来扛在肩头:“走吧,带你去街上开开眼界。”

养在深宫里的小皇子第一次上街,看什么东西都很新鲜,先来了一串糖葫芦,没吃两口,又看到卖糖人的,站在小摊前看了半天,摊主见他是个衣着不凡的小公子,热情的问他想要什么。

胤祐想了想,曹寅以为他要挑个孙悟空,小家伙一开口:“我要个梁山伯,还要个马文才。”

摊主:“???”他知道是小公子跟自己逗乐,于是很配的问道,“那祝英台怎么办?”

胤祐也认真地回答:“祝英台被我堂弟带走了。”

“……”

纳兰在他身后捂着嘴笑,低声对曹寅说道:“往后我是没法好好看这出戏了。”

摊主点点头:“那好吧,梁山伯和马文才,您说了算。”

这时候,曹寅站出来好心提醒:“他只是想要两只乌龟,你要是给他捏俩男的,他能当场哭给你看。”

胤祐点点头:“对对对,我的梁山伯和马文才是两只小乌龟。”

纳兰给曹寅竖了竖大拇指:“要不怎么说曹佐领最懂那位爷的心思呢,连他儿子你都这么懂。”

曹寅推他一把:“去你的。”

乌龟制作起来那可比糖人简单多了,胤祐很快拿到了他的“梁山伯”和“马文才”,宫里出来的小孩儿没见过世面,如获至宝一般拿在手里,说是要带回去给哥哥姐姐们瞧瞧。

没走几步,看到路边画糖画的,他又吵着要买。转了两次,是个小猴子,小家伙很满意,拿在手里咔擦咔擦就吃掉了。

一路逛下来,小家伙没有放过一个街边小摊,挨个尝了个遍,小肚子又吃得圆鼓鼓的。

三个人走着走着便来到了秦淮河畔,一路走走停停,看着河面上停泊的画舫,雕梁画栋,张灯结彩,十里烟波,风光旖旎。

胤祐走着走着就停了下来,他皱起眉头看向曹寅,问道:“子清,现在是什么时辰。”

曹寅往四周瞧了瞧:“午时了吧。”

纳兰问胤祐:“你想回去了吗?”

“没有,我觉得应该用午膳了。”

曹寅大惊:“你竟然还能吃得下?”

三人一同走上酒楼,曹寅刚一路面,周围就有人将他认了出来,还不止一个人,而是一群人,纷纷上前与他打招呼:“荔轩!我们都以为你这几日是不会出门了,想不到,你竟还有雅兴出来喝一杯……”

而后,纳兰从曹寅身后走出来,大家颇有些吃惊,博学鸿词科之后,除了留京任职的那几位,其与众人全都返回了江南。

当初在京城,纳兰公子广结好友,正是这一群于世所称落落难合的江南布衣,他不仅仗义疏财,身为满清贵族,同样尊重与欣赏这些汉人学子的才华与气节。

胤祐从他俩身后站出来,好奇的打量眼前这些人,个个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头子,看起来须发皆白,也不知道子清和容若为什么会跟他们成为好朋友。

众人只顾跟纳兰寒暄叙旧,这才注意到,他俩身旁还带这个孩子。长得唇红齿白,漂亮得像是荷花池里幻化出的仙童。

有人好奇问道:“荔轩今日怎么带了个稚童出门。”

曹寅手搭在胤祐肩膀上,将人往自己跟前带了带,瞎话张口就来:“这是我儿子。”

“……”

众人面面相觑,谁不知道曹寅是条单身狗,日日都在宫中伴驾,这半年,因为父亲先世才回到江宁丁忧,他这是哪里找了房外室生的儿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