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 67 章

这一段上山的路蜿蜒崎岖,别说是坐在銮舆上被人抬着,就算是下来自己走也挺困难的。

除了太皇太后,大家都下来步行。

康熙对太皇太后的安危尤为紧张,一直走在銮舆的左右,遇到特别颠簸处便亲自扶着。

他身为天子,都亲自上前为太皇太后扶轿,更何况后面的福全和常宁,更是纷纷上前,走到太皇太后的銮舆左右扶着。

大阿哥和太子也紧紧的跟在后面,随时待命。

胤祐才是最像跟上去的那个,出门前他就说过,自己扶着太皇太后上去,做她的拐杖。

可是太年纪太小了,这样的山路自己走起来都挺费劲,时不时就要磕着伴着,以至于摔一跤。

山路陡峭难行,旁边就是悬崖,皇贵妃心都揪起来了,根本不放心把他交给侍卫或是太监,自己紧紧地拉着他的手,慢慢儿的一步一步往上走。

小家伙嘴里还碎碎念:“快一点,走快一点。”

皇贵妃问他:“走那么快做什么?”

小家伙着急呀:“我要去扶着乌库玛嬷。”

皇贵妃劝他:“乌库玛嬷有你阿玛和皇叔他们扶着,你就别去添乱了。”

到了后来,銮舆实在上不去,太皇太后也只能下来走路。

康熙最后一次努力劝她,说自己代她参拜诸佛,每一处寺院自己都亲自前往上香。让福全和常宁两个人陪她一同回行宫休息,她要见的那个人,自己也替她去见。

太皇太后摆了摆手,仍然自己坚持要上去。

幸好这一段最为难走的山路不算太长,太皇太后的身体足够硬朗,在几个孙儿的搀扶下,慢慢的走上去。虽然费了些力气,但也还算顺利。

只有胤祐这种平地上跑跑跳跳非常灵活,但小脑始终还没发育完全的小崽子,走起来才颇为困难。

最后还是纳兰背着他,走完了这一段最陡峭的山路。

小家伙趴在他的肩头,轻声叫他:“容若。”

即便他并不重,但是背着一个小家伙走在这样的山路上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纳兰需要集中精力在脚下,便没怎么在意的“嗯”了一声,见他没有回应,又问:“怎么了?”

胤祐在他耳边吹了口气:“你真好。”

纳兰偏了偏头,笑道:“别淘气,一会儿咱俩就滚下去了。”

小家伙回头看了一眼,身后是皇贵妃,皇贵妃后面有着常常的侍卫、太监和大臣队伍。

他又笑着说道:“滚下去的时候别压着我的额娘就是了。”

纳兰笑道:“你倒是个孝顺的孩子。”

“那是!”胤祐小手环住他的脖子,“你教我读书,就是我的师傅,以后等你老了,我也孝顺你。”

纳兰叹了口气:“以后若是皇上派我去别的地方当差,就不能教你读书了。”

“那我能去找你吗?”

“当然,”纳兰把他往上提了提,生怕他掉下去,“有什么问题随时来问我,你还可以给我写信。”

两个人就在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中,走过了最艰难的那一段路。

虽然,好像回去之后,分别就在眼前,但胤祐也没有显得多难过。

他知道,去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当值,一直都是容若期盼,他非但不会难过,还会替他的朋友高兴。

后面的路好走了许多,小家伙又开始活蹦乱跳起来,挤开他的两位皇叔,自己走到了太皇太后身旁:“乌库玛嬷,我牵着你。”

这时候,后面的銮舆抬了上来,太皇太后可以继续乘坐銮舆上去。

康熙要扶她上轿,太皇太后却摆手拒绝了。

春暖花开的时节,难得出来走这一趟,身边还有这么多晚辈陪着,就当是踏青了。

五台山上的寺院众多,他们先来到位于灵鹫峰上的菩萨顶,大喇嘛带着僧众在寺院外接驾。

胤祐站在寺院前,仰起头看了一眼,又忍不住发出“哇”的一声。

大阿哥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声提醒道:“怎么说你也是个皇子,别大惊小怪,跟没见过世面一样。”

胤祐看他一眼,才不想理他,又去拉太子的手:“太子哥哥,这里好漂亮啊,看起来就像咱们住的皇宫一样。”

菩萨顶本就是五台山众多寺院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历朝历代天子到五台山朝拜,皆会来到此处。

康熙曾经陪同太皇太后多次来到五台礼佛,也将此处作为了行宫,花钱修路的同时,也整修过菩萨顶。

这里就跟五台山的门面一样,毕竟有天子到访,哪里会缺少香火信徒。

寺院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等,皆是红墙配琉璃黄瓦,看上去金碧辉煌,其实威严磅礴,确实有皇家寺院的派头。

并且,这个地方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并存。殿宇外面看起来形似皇宫,但内部又极具藏传佛教特色。

扎萨克大喇嘛有康熙御赐的提督印,全称为“钦命管理五台山喇嘛事务掌印扎萨克大喇嘛”。听这个称号就不难发现,他不但是个出家人,还是个官。五台山上大大小小的喇嘛寺院,都归他管。菩萨顶算个居住和办公的地方。

之前胤祐跟随康熙南巡,一路过去,寺院也去了不少。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到访过好几处,但都是些汉传佛教的寺庙,这还是第一次接触藏传佛教,颇为新奇。

众人簇拥着太皇太后走上一百零八级台阶,上面有一处牌坊,上面写着“灵峰胜境”四个字。

胤祐抬头一看就笑了起来:“这是我阿玛写的。”

太皇太后转过头来看他:“你怎么知道是你阿玛写的?”

小家伙脸上的神情颇为自信:“我就是知道。”

他跟康熙南巡两个月,期间看过好多次阿玛给各地风景名胜和寺院赐字。虽然这四个字他认不全,但对他阿玛的笔迹却很是熟悉。

康熙在一旁很是自豪,脸上不自觉就露出了笑意。儿子学习写字才几个月时间,没想到就能记住自己的字迹。

等汗阿玛搀扶着太皇太后继续往前走,大阿哥从后面伸出手,捧着傻弟弟的脸蛋儿搓了搓:“就你会说话,你个小马屁精!”

“嗯”傻弟弟在他手里挣扎两下,努力将自己的脸蛋儿解救出来,“你讨厌!”

太子在旁边看着他俩玩闹,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时候,他们的老父亲忽然转过头来,狠狠地瞪了三个人一眼,低声呵斥:“这里是什么地方,由着你们胡闹!”

“……”

兄弟三人吓得齐齐静了声,规规矩矩的站在那里。等汗阿玛重新转回身去,三人才互相对望一眼,老老实实的跟在后面,继续往前走。

康熙、福全和常宁兄弟三人搀扶着太皇太后以此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文殊朝拜。

太皇太后是个颇为虔诚的佛教徒,每到一处都会亲自跪在垫子上虔心祈祷。

小家伙不跪也不拜,只站在旁边,好奇的打量着殿内的陈设。

如果他阿玛还算个佛学爱好者,那他对佛家文化可以说一点兴趣也没有。

尤其是听过纳兰给他讲那些关于五台山众多寺庙的传说时,他总能找到新奇的角度去反驳。

昨天晚上在龙泉关的行宫内,皇贵妃就给他提过醒,让他把他那些前卫的观点收起来,到了菩萨跟前,不许乱说话。

小家伙淘气归淘气,额娘郑重其事吩咐过的事情,他还是会牢牢地记在心里,不说就不说,但他心里无所求,也便不会显得多么虔诚。

反正大家看他只是个孩子,乖乖地站在一旁不吵不闹就已经很棒了,不会对他有多么严苛的要求。

之后他们就来到后面的禅院,这是他们今晚要住的地方。

中午吃的是寺院里的斋饭,虽然没有荤腥,但也别有一番风味,胤祐又是个不挑食的孩子,吃起来也格外的香。

看他吃饭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太皇太后也忍不住多吃了些。

下午,胤祐陪着太皇太后在行宫休息,康熙带着大阿哥和太子去听庙里的高僧讲经辩法。

皇贵妃简单给太皇太后做了个体格检查,老人家的身体其实真的不错,腿脚硬朗,就是要预防一些老年基础病,在这方面她尤其注意,目前看来一切都还不错。

小家伙不知从哪儿翻出一本《诗经》,拿到太皇太后跟前,一页一页的翻给他看:“这些这些,还有这些,我都已经学过了。乌库玛嬷可以随便说一首,看我能不能背出来。”

太皇太后赶紧让人拿过他的老花镜,开始给小曾孙检查课后背诵作业。

皇贵妃看着这一老一小认真投入的样子,只要心情好,身体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不过,也就是白天胤祐分散了老太太的注意力,才让她没有精力去想别的。一到了晚上,她就有些辗转难眠。

苏麻喇姑在一旁柔声劝道:“主子,别想了,明儿不就能见到了吗?”

老太太轻轻叹一口气:“哪次来见到了?他根本就不愿意见咱们。”

苏麻喇姑叹道:“那你为何执意要来。”

“最后一次,他若还不肯见我,往后想来也来不了了。”

胤祐跟额娘住在旁边的厢房内。夜深人静,一点细微的动静也逃不过小孩子的耳朵。她们说的是蒙古语,皇贵妃听不懂,只有小家伙能听懂。

他问皇贵妃:“额娘,乌库玛嬷到底要来见谁呀?那个人那么重要,让她这么远赶过来,还不一定肯见。”

这个问题可真是为难皇贵妃了,他也不知道怎么和儿子解释。想了想便含糊的说道:“是一个,对你乌库玛嬷和阿玛来说都很重要的人。”

胤祐立刻问道:“什么人?我阿玛是皇帝,乌库玛嬷是太皇太后,他也不肯见吗?”

“是个出家人吧。”

出家人?胤祐想了想,出家人不就是和尚吗?什么和尚这么大胆,明天若是见到了,一定要替乌库玛嬷好好批评他。

“额……”皇贵妃搂着他,“你最好不要说话,除非你想被阿玛打烂小屁股。”

“为什么呀?”

他实在是太好奇了,一直在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明天还不一定见得着的神秘人物,皇贵妃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他讲,于是干脆将他搂进怀里,转移话题:“宝宝,如果有一天,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一定要记着,额娘无时无刻不在惦记你。”

胤祐靠在额娘怀里,有些困了,眼睛微微合上,小手抓住她一缕散落下来的头发:“我哪儿也不去,就陪在额娘身旁。”

“真是个乖宝宝,”皇贵妃摸着他的头,“不过,额娘想和你商量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