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 106 章

就这样过了几日,天气越来越冷,太皇太后的身体并没有多大的好转,情况一再反复。

胤祐一直跟阿玛额娘一起,陪在乌库玛嬷身旁,一步也不肯离开。

他总说:“乌库玛嬷最疼我了,我要让她每次醒过来都能看到我。这样,她就舍不得离开我了。”

在太皇太后跟前,他一次也没有哭过,每次太皇太后喝粥或是服药的时候,他就会乖乖地站在旁边等着。

太皇太后醒着的时候,她就在旁边轻声说话。太皇太后睡着了,她就安静的带着。

“乌库玛嬷,你快好起来吧,我都好几天没去练剑和读书了。”

“乌库玛嬷,今日还没有礼佛呢,我念诵佛经给你听好不好?”

“乌库玛嬷,我偷偷告诉你,那天阿玛特别凶的吼我。我决定这些日子都不和他说话。等你的病好了,一定要好好训斥他,我才会原谅他。”

“……”

康熙坐在窗户下的炕上小憩,醒过来的时候就听到了儿子最后这句话。满头的问号,回忆自己什么时候吼过他。

关键是,他怎么还记仇啊?

据皇贵妃判断,太皇太后很有可能是高血压引起的左心衰。从症状看起来有点严重,就算能纠正过来,估计预后不会很好。

但她也没有用纯中药治疗这一类疾病的经验,并不清楚治疗效果,所以也不敢轻易下判断。

冬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上了岁数的老年人一不注意就会病倒。

好几天了,康熙见太皇太后的病总也不见好,心里愈发煎熬。

三十多岁,正直壮年的帝王,承受不住祖母随时离去的可能。

他以手指着额头,与皇贵妃商量:“朕打算明日去天坛为皇祖母祈福,就由表妹代替朕侍奉在皇祖母跟前。”

皇贵妃认为,整这些封建迷信,不如留下来多陪在太皇太后身边。

这个时候老太太心里最记挂的三个人,除了先帝,就是康熙和胤祐。只要他俩陪在太皇太后身边,老祖宗心情好了,说不定病也能一天天好起来。

而后,她又听到康熙说道:“宁可减我的寿命,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命。”

帝王眼里竟然闪烁着泪光,真情实感的为太皇太后的病情心忧,却又无能为力。不管什么办法,只要太皇太后能好起来他都要事事。

“还有我的!”

这时候胤祐从暖阁内跑出来,正巧听到了阿玛和额娘的谈话:“只要乌库玛嬷能好起来,做什么我都愿意。”

康熙抬起眼皮看了一眼儿子,小家伙立刻躲到了额娘身旁,好像很怕他似的。

康熙问道:“那小七明日要与阿玛一同去天坛吗?”

本以为小家伙会遵守在太皇太后跟前的承诺,不理他这个阿玛。

哪知道,胤祐想也不想的说道:“去!”

这天夜里,胤祐又梦见了那个神仙。火德星君说:“唉,太皇太后本来寿数已尽,就算是紫微星愿意拿自己的寿命换她的也于事无补。”

“胡说!”这个神仙不靠谱,胤祐现在越来越不相信他说的话,“我的乌库玛嬷平时身体可好了,她只是生病而已,很快就会好起来。”

火德星君却说:“她是放不下你,担心自己走了,往后就没人能护着你。”

“我额娘每天都很关心乌库玛嬷的身体,把她照顾得可好了,她不会有事的。”

不知道为什么,胤祐坚持乌库玛嬷只是生病而已,绝对不会离开而去!

火德星君看着他笑了笑:“你怎么不想想,也是因为有了你这个仙君,常年陪伴在她左右,让她增福添寿。”

这话胤祐爱听:“那以后我天天都陪着她。”

时间已经进入腊月,马上就是腊八,也是胤祐的生辰。但太皇太后还病着,没有人提起这事,胤祐自己也不提,大家也就过去了。

不过,皇贵妃却听到小家伙在床前对太皇太后说道:“乌库玛嬷,我今天七岁啦。每年生辰你都会让小厨房给我做一碗长寿面。”

然后,她就听到太皇太后像往常那样喊了一声:“苏茉儿。”

候在一旁的苏麻喇姑立刻走上前,弯着腰听主子吩咐。

太皇太后说道:“去,让厨房煮一碗长寿面来。”

胤祐高兴极了,眼睛亮亮的,趴在床边问:“乌库玛嬷,你陪我吃吗?”

“乌库玛嬷看着你吃。”

“好!”

面条端上来,胤祐果然坐在旁边大口大口的吃起来。他吃东西一向看得人食欲大开。太皇太后看了一会儿,笑道:“我都有些饿了。”

她这么一说,皇贵妃便赶紧让人端了一碗粥上来,一勺一勺的喂给她。看到她断断续续吃下去小半碗,康熙在一旁看着,嘴上不说,心里别提多高兴。

皇贵妃平时就很注意她的饮食和身体情况,照理说太皇太后体质不错。虽然病势急骤,病情危重,但却没有向更坏的方向发展,目前来看情况还不算太坏。

不知道是康熙的天坛祈福真的感动了上苍,还是太医的药起了左右,还是皇贵妃的护理得当。总之,大半个月之后,太皇太后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

虽然还不能下床走动,但也能靠着枕头坐起来,吃饭、服药,和胤祐闲聊几句,教他给自己念诵佛经。

看到皇祖母的病情日渐好转,康熙悬着的一颗心,总算又放了下去。

他这喜日子,除了去天坛祈福,整日整夜的守在太皇太后的病榻前,寸步不离。整个人瘦了好大一圈。

回头一看皇贵妃,也不比他好多少。脸上未施粉黛,眼睛瞎浓重的青黑,整个人显得疲惫又憔悴。

康熙伸出手,本打算去拉表妹的手,可手伸出一半,从屋里走出来个宫女,屈膝说道:“皇上,太皇太后请您进去。”

他便赶紧转身进了暖阁。

康熙坐在床边,太皇太后抬了抬手,他赶紧把自己的手伸过去,让皇祖母握着。

“你们守了我这么些时日,我都看在眼里,都是有孝心的孩子。”

康熙道:“这是应该的。”

太皇太后拍了拍他的手背:“是是,你们都是好孩子。今晚你和皇贵妃都回去,好好休息休息。”

“您就别操心我们了,您赶紧好起来,我们才能安心啊。”

太皇太后叹了口气:“皇贵妃是个好女人,后宫那么多妃嫔,没有人能做到她这样。”

康熙点点头:“是,孙儿知道。”

“上次老六生病,也是她在床前尽心尽力的照顾。之前,德妃因为老四的事情,闹成那样,她也没有计较。”

康熙道:“表妹从不计较这些。”

“这么多年了,你总不肯立后。后宫虽然有那么多女人,但中宫不能总是空着,你好好想想吧。”

话没说上多一会儿,太皇太后大病未愈,也有些乏了。康熙搀扶着她躺下休息。

太皇太后一向喜欢胤祐,自然也喜欢皇贵妃,走哪里都要带在身边。

皇祖母把话都说得这么明白了,康熙怎会不懂她的意思。

可是,这些时日,太皇太后的病着实把他折腾得够呛。朝堂一大堆事情堆在那里,还没来得及过问。每天天子来向他汇报,他也无心理政,都是打发太子去跟内阁商量。

现在太皇太后的病好些了,他还得除了前朝的事务,哪里有什么休息的时间,更别提立后。

不过,既然太皇太后在病中也要拉着他提起这事,就说明老太太心里对这件事尤为看重,他若是不将此事提上日程,恐怕难以交差。

太子虽然还未成年,但行事稳重,思虑周到。皇父让他去内阁协助处理奏章,他便尽职尽责的做好。还不忘吗诶日做好记录,来到慈宁宫一条一条说给皇父听。

尽管康熙一门心思都在太皇太后的病情上,但每日听太子说起朝政以及内阁的批阅,还有他自己的看法,倒颇为满意。

他精心培养了这么多年的接班人,果然没令他失望。

前朝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明年与沙俄关于边境问题的谈判,明珠和索额图都想将此次谈判当做自己的功绩,争得头破血流,寸步不让。

自从上次汤斌那件事,康熙对明珠就颇有微词,这么多年来对他的信任也开始打折扣,心里对人选一事早就有所倾向,在太子跟前,却仍旧不动声色。

他到要看看,这个事情,太子将要如何决断。

这倒是给太子出了个难题,毕竟索额图是他的三叔公,他在朝中唯一的外戚势力,他当然希望索额图能得到皇父的重用。

况且,太子也从康熙的字里行间听得出来,皇父对明珠隐隐不满。

最理想的处理方式自然是回避此事,不主动提起,也不给出任何建议,让皇父自己做决定。

一来,可以避嫌,二来,这件事情索额图胜算本就很大,他没必要让皇父觉得他这个太子假公济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