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第 109 章

“我能不能以后就住在你的身边,每天给你端茶递水,铺纸磨墨。”

“啊?”胤祐没想那么多,只说,“可是我有三个哈哈珠子,你们是轮流进宫当值。你每天都把这些活儿干完了,舜安颜和富敦干什么?”

“那我……”曹颜想了想,说道,“那我回去了。”

说着他就打算站起来,胤祐一把将他按了回去:“你怎么了,好像不是很想回家。”

曹颜叹了口气:“以后就没人要我了。”

胤祐大惊:“怎么会?”

“我二叔……就是我亲爹又生了一个儿子,他已经有三个儿子,二婶也不喜欢我,他们不会再要我了。”

“现在我爹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就成了多余的那个。”

“……”

听到这里,胤祐恍然大悟,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处境。

他是个庶出的孩子,娘亲死得早,在大房和哥哥们欺负中长大。

曹荃不缺儿子,当初自己的前程也没个着落,哪儿还能顾及到后院的事。

孙嬷嬷也不缺孙子,自然更加疼爱嫡长孙,曹颜的娘亲在她眼里就连下人也不如,何况是这个孩子。

好不容易过继给了大伯,有人撑腰了,也过上了几年好日子。

但大伯也是要娶媳妇的,娶了媳妇也是要有自己孩子的。

那他又算什么呢?他到哪里都是个多余的,不受人重视的。

胤祐问他:“熹姑姑对你不好吗?”

曹颜摇摇头:“我娘对我很好,她给我做新衣服,还给我做好吃的,时常跟我聊天,问我关于你的事情。”

曹寅搂着他的肩膀:“我的熹姑姑是天底下最好的人,她绝对不会像你二婶那样对你。”

曹颜点点头:“我知道。”

“所以你在担心什么呢?”

“在家里,我有两个哥哥,还有两个弟弟。他们都有自己的娘亲,只有我没有。”

胤祐说:“只要你把熹姑姑当成你娘,她一定会把你当做她的孩子。”

“况且,你还有七哥我呀。以后受了什么委屈,你就告诉我,七哥给你做主。”

听到他最后这一句,曹颜脸上总算露出了笑容:“我听我爹说,因为弟弟生在六月,是莲花盛开的季节,所以弟弟小名就叫莲生。”

“莲生。”胤祐琢磨了一下,“是个很好的名字。”

他忽然站起来,拉起曹颜往回跑:“你跟我来!”

他拉着曹颜一路抛到了凝春堂,正巧皇贵妃从里面出来,看他风风火火的冲进院子,赶紧把人拦下来,用手帕替他擦去额头的汗:“做什么,这么热的天就不能慢慢走?”

“额娘,熹姑姑生小宝宝了,是个弟弟。”

皇贵妃听了也有些意外,又带着他俩进屋,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太皇太后。

慈宁宫那么些宫女,太皇太后一向偏爱李熹,听到这个消息,更是高兴,赶紧招呼苏麻喇姑:“赶紧的,命人备些东西,给熹丫头送过去。”

胤祐拉着皇贵妃:“我小时候脖子上挂的金锁,送给熹姑姑生的弟弟。”

皇贵妃笑道:“多少年没戴过的东西,当然是在宫里。再说了,哪有拿自己戴过的东西送人的。”

胤祐却不依不饶:“我就要送那个。”

“为什么?”

“熹姑姑说那个是平安锁,保平安的。以前,每天晚上睡觉,她都会取下来用手帕包好放在我的枕头下面。”

胤祐三岁之后就没戴过那个平安锁了,这么久远的事情,皇贵妃自然是不记得的。

但是太皇太后却记得:“那平安锁是我让人打的。这也是小七的一片心意,他要送便让他送,让人去宫里取来便是。”

老祖宗既然都这么说了,皇贵妃也只得答应下来。

她灵机一动,又看向曹颜:“那小玉回去,先别跟你娘提这件事,咱们给她一个惊喜好不好?”

小家伙点头如捣蒜:“好好好!”

畅春园离紫禁城也就一二十里路,早上趁着凉快的时候,太监骑马走一趟,很快也就回来了。

那枚平安锁是纯金打造的,做工非常精美。坠在一个金项圈的下方,锁的两面雕有祥云和麒麟,下方挂着三个铃铛,一两岁的小孩子,跑起来铃铛发出悦耳的声音,别提多吉祥。

不过金器放得时间长了,光泽有些暗淡。皇贵妃命人重新做了抛光处理。

拿回来的时候,对胤祐说:“这个项圈刚出生的孩子可戴不了,不如咱们让人改成一副金镯子,然后用红丝线编的绳子把平安锁串起来。”

胤祐点点头,从衣服里面撤出一件东西。是一枚翡翠观音:“这是熹姑姑给我的,绳子是她编的,你瞧瞧。”

皇贵妃点点头:“那我这就让白露进来编绳子。”

胤祐想了想,又摆了摆手:“不不不,我自己来。”

白露拿出平日做针线的盒子,里面各种颜色的丝线都有。

胤祐忽然问道:“一定要用红色吗?”

“啊?”白露没有遇见过这样的问题,“可是,大家不都用红色吗?”

胤祐说:“那咱们编一个彩虹色的吧。”

他要编个彩虹色的,别人也拦不住。

白露只能帮他把不同颜色的线拧成麻花状,又手把手教他把几股绳子编成结。

七阿哥读书习字练剑样样行,就是做手工不太行,还偏要坚持自己动手。

白露在旁边指挥他,可急坏了:“这边,哥儿左边绳子搭在中间那股上面。”

“……”

“右边那一股从下面穿过去。”

“……”

“哥儿,要不我来吧……”

“不!”小家伙坚持,“这是送给熹姑姑的礼物,我要自己来。”

皇贵妃坐在一旁,专心的看他编绳子,左右手不协调的样子真的是太可爱了。

费了好大劲,可算把绳子编好了,小家伙献宝似的举到皇贵妃眼前:“额娘你看!”

因为编的时候绳子没能统一力度,松紧不一样导致编出来粗细也不均匀,可是配上七彩的颜色,倒是有一种别样的童趣。

皇贵妃点点头:“很漂亮,李熹一定会喜欢的。”

得了额娘的肯定,小家伙信心大增,这天曹颜当值。回去的时候,胤祐特意拿出了平安锁和金镯子:“这个你拿回去给熹姑姑。”

李熹拿到东西一打开,激动得眼泪差点掉下来。

曹寅在旁边吓一跳,赶紧过来搂着她肩膀问:“怎么了,好端端的,怎么哭起来?”

李熹把平安锁递给他看:“这是七阿哥小时候戴的那块。”

曹寅就这她的手看了看,平安锁款式大同小异,就算宫里送出来的东西格外精致一些,怎么就能肯定是七阿哥带过的?

“你怎么知道?”

“我怎么不知道?我照顾他六年,他身边有什么东西是我不知道的?”

她又细细的抚摸追着平安锁的那根绳子:“这一定也是哥儿亲手编的。”

这次曹寅拿过来仔细瞧了瞧,笑道:“编得太差吗?”

“去你的,”李熹嗔怪的瞪他,“哥儿就喜欢这些五颜六色的东西。”

不得不说,李熹是把胤祐的喜好摸得透透的。就算是现在,她做的衣服,也是胤祐最爱穿的。

进入七月,胤祐种下的那盆兰花终于开花了。

其中一盆开的是紫色的花,在阳光下娇艳欲滴。两片原型花瓣合起来宛如振翅欲飞的蝴蝶。连花匠都说,这样的兰花只会在南方温热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在北方很容易冻死。

但是因为有了保温又有足够光照的玻璃房子,所以才能在这时候开花。

小家伙叹了口气:“不知道阿玛回来的时候,花儿会不会已经谢了。”

花匠笑着安慰他:“不会的,蝴蝶兰的花期很长,能开好久呢。”

旁边的太监还给他提了个不错的建议:“主子,要不咱们把这几盆兰花搬去清溪书屋,等皇上回来,第一时间就能看到。”

胤祐点点头,这是个建议的确不错。于是小家伙弯下腰,亲自搬去了那盆蝴蝶兰,还指挥其他人,搬上剩下那几盆兰花。

“走,搬去凝春堂,先让我的乌库玛嬷和额娘瞧瞧。”

“……”

有什么好东西,他第一时间想的都是太皇太后和皇贵妃,至于阿玛……

阿玛喜欢什么,不重要。

康熙回来的前一天,胤祐跟他哥正在地里忙活——他们春天种下的水稻和小麦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

这可不是个轻松活儿,哪儿能让两位皇子累着,大部分都是别人在干。

尽管如此,一天下来也把胤祐累得不轻,回到阿哥所洗过澡就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