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第 118 章

看弟弟这么兴奋,四阿哥也笑了起来,不过他可没有胤祐那么盲目的自信,他还是有些担心皇贵妃的身体。

康熙站在床前,弯腰看向皇贵妃,轻声问她:“表妹感觉如何?”

皇贵妃仍旧躺在床上,昨晚服过药之后她又昏昏沉沉的睡着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出了一身汗,烧退了,但身上仍然使不出半分力气,整个人虚脱了一样,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康熙虽然心下担忧,但他又不是大夫,也干不了什么,只得往旁边让了让,叫太医上前查看。

三位太医围着皇贵妃检查了一会儿,又交头接耳讨论半晌,康熙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几人才转过身来说道:“启禀皇上,娘娘体温已经降下来了,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但身子虚弱,需精心调养。”

胤祐没穿鞋,现在还被他哥哥抱着,兄弟俩年龄也就差了两岁多,他这两年身高窜得很快,四阿哥有点抱不住他。

小家伙双手搂着哥哥的脖子,两条腿夹着他的腰,生怕自己摔下去似的:“吃我师父开的药,我师父可太厉害了,他治好了额娘的病,我要跟他学医!”

他实在是太兴奋了,这可苦了胤禛,抱着他本就跟抱着一只小火炉似的,他还紧紧地贴在自己身上,说话的时候脑袋转向后面,重心也跟着后移,仿佛随时都有带着他哥一起摔倒在地的可能。

胤禛干脆转过身去走了几步,来到窗下,把他往炕上一扔,就不管他了。

皇贵妃的病,并没有如傅先生所说,三天就好,但熬过了最凶险的那个晚上,确实也日渐好转。

但因为天气太热,她身体又十分虚弱,每天都是大汗淋漓,需要换好几身衣服。

后来,傅先生在胤祐的陪同下,又来了一趟承乾宫,给皇贵妃做了个回访,重新调整了药方。

临走前,他摸出一本书来递给皇贵妃:“听说皇贵妃喜好研读医书,对医理也颇有研究,这本书就赠与你吧。”

这些年来,逢年过节,他那个小徒弟总会让人送一大堆东西给他,不是什么贵重的宫中赏赐,就是些吃的穿的用的寻常物品。

七阿哥一个小孩子,哪儿就能考虑那么周到,稍微想想就不难猜到,这些都是皇贵妃让她送来的。

皇贵妃接过书来,笑着道谢:“能得先生赠书,那是我的荣幸。”

胤祐在一旁伸个脑袋过来看:“我瞧瞧,给我瞧瞧。”

他把书翻开,这本书并不是他看过的那些印刷体,而是一本手稿。书虽不厚,但每一个字都是提笔在之上的。

胤祐对这个字迹太熟悉了,这不就是他师父写的吗?

那是本医术,主要按“经、带、胎、产、杂”分类,详述了各个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辨证分型以及方药和预后等等,记述非常详尽。

但是胤祐看不懂,他有些奇怪,为什么书里只说妇人,难道除了妇人别人就不生病吗?还有这个月经病、带下病都是什么病,他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傅先生看完了病,这就打算走了。皇贵妃大病未愈,不便出门,便让儿子替她将傅先生送出宫去。

胤祐带着师父往承乾宫外走,一路都在大吹特吹彩虹屁:“师父,你好厉害。我额娘生病那么久,太医院的太医都治不好,是你救了她。我以后也要跟你学医。”

傅先生看也不看他,背着手大步往前走:“你先练好你的剑。”

“练剑和学医不耽误的,我早上练剑,下午学医。”

傅先生转过头来:“那你知道我主要研究的哪一科,你就要跟我学医?”

“啊?”这个问题胤祐没想过,原来学医还要分科吗?

他问傅先生:“那师父你是哪一科的?”

傅先生莞尔一笑:“我能给你娘治病,你说我是哪一科的?”

胤祐还是不懂:“哪一科?”

“妇科。”

小家伙歪头:“妇科是哪一科?”

“就是专门给妇人治病,治的都是妇人相关的病症,经、带、胎、产、杂这些。”

“噢,我刚才看到了,就是月经病、带下病,妊娠、产后还有杂病。”

小家伙他虽然不知道那本书上写了什么,但是他记性好,看了一遍目录就记了个大概。

傅先生点点头,苍老的手掌在他头上拍两下,仿佛是对他这颗灵光的小脑袋瓜甚为满意:“没错,你还学吗?”

“学呀!”小家伙笑嘻嘻的说道,“我额娘,还有乌库玛嬷、皇玛嬷、姐姐妹妹、宫里那么多娘娘,还有宫外的熹姑姑,他们不都是妇人吗?”

小家伙抬起头来,望着傅先生:“我要是有师父这样的本领,以后她们生病的时候,也能医治他们。大清还有那么多百姓,也需要有更多向您这么厉害的大夫,去挽救他们的性命。”

傅先生点了点头,像是很满意他的回答:“那好吧,你既然想学,那为师教你便是。”

虽然往细了分,医学有内外妇儿、伤寒、温病、疫病等等学科和流派,但是关于哲学思想、望闻问切、辨证论治、以及经络腧穴方药这些基础内容都是相通的。

有时候学着学着,胤祐反倒给他的老师上起课来:“比如手指尖出血,你不能去按手指尖,你要按,手指的两旁,这样才能止血。”

傅先生一愣,这个观点很新颖,他没有听说过,于是问道:“从何说起?”

“因为血管在两侧,不在中间。”

“谁说的?”

小家伙骄傲的仰起头:“我额娘说的。”

傅先生问:“皇贵妃还说什么了?”

小家伙想了想:“她还说出血要判断三种情况,鲜红色,喷射状是动脉出血,暗红色缓慢流淌是静脉出血,一点一点渗出来的是毛细血管出血。”

傅先生要他再讲讲,小家伙眼睛转了转,憨憨的一笑:“我小时候不爱听这些,她就不给我讲了。”

“……”

连着吃了几剂傅先生的药,皇贵妃身体也渐渐有了起色,虽然仍旧虚弱,但已经没有了危及性命的大事,也就渐渐好了起来。

她靠在床头翻书,就是那本傅先生送给她的妇科专著。

她也从太医那里把傅先生开的方子拿过来看了看,兴许是自己水平不够,并没有看出什么玄妙之处。

但她记得,在她意识模糊的时候,有一只小手一直紧紧地攥着她的手。

那只手那么小那么软,她脑子里反反复复出现的都是胤祐的模样,他刚生下来皱皱巴巴的小脸,他调皮捣蛋时机灵的,不停转了转去的眼珠子,他乖巧时依偎在自己怀里撒娇,他任性哭闹,只有自己才能哄好的样子……

她怎么能死,她死了她儿子怎么办?她无法想象,小家伙没有了额娘会要多么伤心和难过。无论如何,她得活下去,她要看着儿子慢慢长大,长成个人见人爱的帅小伙儿。

后来,胤祐睡着了,有人要将他抱走,她紧紧的握住儿子的手,不舍得松开。

耳边有人轻语,声音很熟悉,说是把儿子带去换身衣服就送过来。

她的意识好像有些清醒了,但又没有完全清醒。脑子里一直牵挂着儿子,心急如焚。急得她手心都有了汗水,满满的额头、脖颈、后背,全身都开始冒汗。

终于,不知道过了多久,儿子又被送回到她的身边。虽然没法抱着他,但是知道他睡在自己身旁,就能安下心来。

这时候,胤祐蹦蹦跳跳从外面跑了进来,手里端了个碗,小心翼翼的:“额娘额娘,快快快!喝药了,喝药了!”

皇贵妃赶紧直起身子,从他手里接过药碗,生怕把他躺着。端在手里才发现,其实药并不烫,这小子就是表现得夸张了点。

小家伙跪在床沿上,抬起手来轻柔的拍了拍额娘的头:“要乖乖喝药,病才会好。”

他一来,满屋子都充满了他的声音和气息,热情洋溢的氛围足以感染每一个人。

皇贵妃喝完了药,又被儿子塞了颗蜜枣在嘴里:“甜吗?”

皇贵妃摇摇头:“不甜,你尝尝。”

“好,我尝尝”小家伙笑着给自己喂了一颗,“好甜啊,你还说不甜。”

“那我不就是想让你也尝尝吗?”

“哈哈哈哈哈哈哈!”

母子俩正一边说笑,一边享受美好的闲聊时光。忽然,外面走进个人来。

康熙还在院子外面就听到了儿子的笑声,进来二话不说,先板着脸问他:“你怎么又在这儿?”

胤祐从床上下来,先给他阿玛请安,然后说道:“那你不也来了吗?”

“你是不是又逃课了?”

“师傅讲的那些我都会了。”

“会了?”康熙冷哼一声,“好几位师傅都来向朕告状,说你读书一点不认真,还影响别人,抽你回答问题也答不上来。”

小家伙双手背在身后,来回搓了搓,明显是有点心虚了:“我……”

“你怎么了?”

“我下次一定能答上来。”

康熙看了他一眼,也没跟他计较,坐下来关心了一下皇贵妃的身体。过一会儿,又和她提起一件事情。

皇贵妃病重的时候,太皇太后担心她挺不过去,要求康熙即刻立后。

当时康熙心里也有同样的担心,一方面又想着将表妹立为皇后毕竟是一件喜事,给她冲冲喜说不定病就好了。

当时传谕礼部立后事宜,但是册立皇后本身就有很复杂的规矩和流程,又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

礼部大小官员半夜接到皇上的圣旨,慌慌张张开始走流程,通知大学士充当正、副使,还要准备好金册、金宝,内阁大学士或翰林学士撰写好册文、宝文……

可是,这一系列的流程刚开了个头,皇贵妃的病就有了好转。

礼部尚书也知道,皇上要立皇贵妃为后,是因为她当时重病。关键,现在病好了,立后这事儿还要继续吗?

尚书自己不敢去问,就让纳兰这个礼部侍郎去问,他曾经是皇上的御前侍卫,跟皇上关系一向亲近。

康熙今日来,正是要和皇贵妃商量这件事情:“朕已经传谕礼部要立后,君无戏言,是一定会册立你为皇后的。”

皇贵妃有点尴尬,心里不大乐意,主要是给他当皇后是个高危职业。但她并没有表现出来,接着往下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