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第 132 章

他都这么说了,八阿哥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一起站出来。

可他刚准备挪动步子,就被胤祐一把推了回去。

“儿臣以为八弟年纪尚幼,还是由我这个做兄长代他出战吧。”

康熙转过头来看向他们这边。胤祐明明也没比八阿哥大几个月,但是这么打眼儿一看,他竟然比八阿哥高出半个头。

这让老父亲有点恍惚,在他印象中,很长一段时间,胤祐都是兄弟几个中最爱的,比年纪更小的八阿哥更矮。

就因为这个,太皇太后还专程命太医开了方子让他喝。

现在这么一看,他站在那里,倒是比周围几个人都要高出一截了。

“你要下去和他们比试?”康熙把他上下打量一遍,又看了看场下。嘴上没说,用行动暗示儿子,“,那都是一帮领兵打仗的战将,比你高比你壮还比你年长。”

胤祐顺着他的目光看下去,点了点头:“试试吧。”

康熙沉默半晌,说实在的,他还有点期待,常常听胤祐自己吹嘘自己的剑法有多厉害,他也没有真的见识过。

可是,毕竟儿子周岁还不满十三,老父亲多少有点担心。

这时候,石匣副将王廷彪却主动站了起来:“启禀皇上,末将有一子,与七阿哥年纪相仿,也在军中服役,可与七阿哥比试一番。”

他此言一出,在场众人都有些诧异,王将军儿子才十三岁,竟然就已经从军了。

其实是王廷彪误会了,他看胤祐比身旁诸位阿哥都要高一些,比自己儿子矮不了多少,就以为他们同龄,其实他儿子已经十五岁了。

既然如此,康熙也就让王廷彪领着胤祐下去了。

“不知七阿哥平日擅使什么兵器?”

胤祐平时主要就是跟着傅先生修习剑术,自然是练剑比较多。

出门在外,他也没有带着七星,站在兵器架前,随意抽了一把剑。拿在手里就感觉分量不对——这把剑太轻了,用起来并不顺手。

王廷彪的儿子,名叫王国城,自幼钦佩父亲,在军中长大,有勇有谋,是一位少年英雄。

此时身着铠甲,手握□□,笔直的站在那里,颇有武将风范。

胤祐冲他抱了抱拳:“少将军请指教。”

对方说了句“得罪”,话音刚落,人已经提着□□逼到了近前。

这一下动作奇快,直刺咽喉,胤祐反应更快,挥剑挡开。

“呛”的一声,剑身和和枪杆猛烈撞击,几乎让人有溅出火星的错觉。

傅先生曾经说过,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剑客与善舞□□的人过招,胜负的关键在于距离。

胤祐进不了身,对方枪法凌厉,没一下都直击要害,他提着剑左躲右闪,好几次,枪尖从他的眼前堪堪划过。

说起来是切磋,但显然这位军中的年轻小将并没有手下留情,场下的比试惊险万分,看得几位阿哥拳头都捏紧了,手心里全是汗水。

康熙面沉似水,负手而立。虽然心里也在担心儿子,但却没有表现出一丝胆怯与慌乱,沉稳的站在那里,目光紧盯着胤祐。

这个人一开始并没有上场,是胤祐主动提出要与人比试,王廷彪见他们年纪相仿才推荐的。

因此,胤祐对他并不熟悉,这一连串的进宫让他只有招架之力。

小家伙倒是淡定,一边提着剑应对,一边仔细观察。

想要突破距离,就得让对方露出破绽。

可是对方枪法又快又恨,一点不给他近身的机会。

不难看出,对方也是经过严苛训练,与刀剑这种短兵器交手颇有心得,懂得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优势,想要以快取胜。

他越是急于求胜,胤祐越是不让他如意。两个人从场地这一头,打到了那一头。几个回合之后,胤祐就摸清楚了他的招式和套路。

于是,就算是闪躲应对也变得从容不迫。

王国城虚晃一招,□□刺向胤祐的左肩,这一下看似雷霆万钧,实则并没有用多少力气。

胤祐提剑去挡,却扑了个空,因为惯性剑势收不回来,身前露出一大片破绽,再要后退已是不及,枪尖已然到了胸前。

“七哥!”八阿哥差一点喊出声来。

四阿哥也忍不住向前一步,感觉心脏已经跳到了嗓子眼儿。

这一幕看得众人心惊胆战,胤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别说王国城和他老子王廷彪,就连总兵蔡元说不定也得跟着受罚。

上场之前,就有人跟王国城说过,与他交手的可是皇子,要他意思意思就行,不要太较真,不能叫皇上当众失了颜面。

但他是少年人心性,虽然心里明白这个道理,但真正比试起来,却不肯轻易认输。

千钧一发之际,只见凭地腾空,足尖点在枪头上,不过一瞬,人已经掠至跟前,剑尖指向王国城的咽喉。

□□又不是刀剑,想收收不回来,被人近身便毫无还手之力。

慌乱之间,王国城连退数步,想要抽出他的□□,胤祐借力一踢,王国城只觉手腕一震,随即整条手臂有刹那麻木,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兵器已然脱手。

胤祐落地之前,一把捞起那柄□□,顺势挽了个枪花,枪尖指着自己身后,递向王国城:“少将军承让!”

这时候,站在康熙身后的九阿哥十阿哥终于忍不住大喊出生:“七哥,好厉害!”

文武大臣也在纷纷议论,七阿哥年纪轻轻,功夫竟然如此了得。

这时候,康熙挺直的脊背总算放松下来,转头问王廷彪:“你儿子多大了?”

王廷彪答道:“回皇上,刚满十五周岁。”

康熙露出个不无得意地笑容:“小七周岁还不满十三。”

王廷彪大惊,赶紧跪下请罪:“末将以为……请皇上恕罪。”

皇上高兴着呢,哪儿能治他得罪:“起来吧。”

王国城接过自己的兵器,对胤祐一抱拳:“是我输了,输得心服口服。”

胤祐笑道:“少将军枪法凌厉,有勇有谋,不必过谦。”

说着,他将手中那把轻飘飘的长剑递还给一旁的士兵,转身回到康熙身旁。

康熙看着儿子,倒是没有过多的赞扬,只是冲他点了点头:“回去吧。”

“是。”

胤祐回到兄弟身旁,路过四阿哥的时候,被哥哥一把拽住了手,轻声问道:“没受伤吧。”

胤祐轻轻摇头:“好着呢。”

一路走过去,五阿哥和六阿哥也拍了拍他的肩膀。

胤祐站在八阿哥身旁,接受弟弟崇拜的目光,他抬起手来,不动声色的搂了搂弟弟的肩膀:“七哥厉不厉害。”

八阿哥眸中闪烁着一样的情绪,拿肩膀撞了他一下:“被你吓死了。”

倒是旁边的九阿哥和十阿哥一左一右围了上来:“七哥好厉害!”

“教教我们吧。”

“我要拜你为师!”

康熙听见动静转过头来,目光凌厉的扫了他们一眼,出门在外成何体统。

两位小阿哥被皇父眼神这么一扫,立刻规规矩矩的站了回去。

回去的路上,大阿哥本来一直骑着马走在康熙旁边。这时候,康熙把三阿哥和四阿哥叫到跟前,问他们在曲阜的事情。

大阿哥便放慢了马儿的速度,不一会儿就跟胤祐并驾而行。

“今天不错嘛。”

胤祐朝他做了个鬼脸:“就问你怕不怕?”

“切!”大阿哥不屑的冷哼,“就凭你个小不点,我会怕你?”

胤祐朝他吐舌头,语气颇为挑衅:“手下败将。”

大阿哥一听这话就炸了:“我什么时候又成了你的手下败将?”

胤祐记性好,最擅长翻旧账:“你忘啦,有一次在你的院子,我拿着树枝跟你比试,还拿走了你的玉佩。”

“那是你这个小傻子长得太具有迷惑性,我大意了。”

\"大意了就只能说明你是个大傻子。\"

大阿哥不服:“回去再比!”

“比就比,谁怕谁?”

两个人正扯皮呢,那边康熙要向三阿哥和四阿哥了解的事情已经问完了,又把胤祐叫了过去。

胤祐打马来到康熙身旁,笑嘻嘻的说道:“嘿嘿,阿玛我没骗你吧,我的剑法是不是出神入化,百万军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行了,别吹了!”康熙瞪他一眼,随即开始训斥道,“你知不知道这样多危险?”

听到这话,胤祐立刻就怂了:“你看出来啦?”

“这有什么看不出来的,你就是近不了身,故意露个破绽引诱对方。”

这是胤祐惯用的伎俩,他始终记得,傅先生给他上的剑法第一课——《庄子说剑》中的那句话:“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

胤祐看着马的耳朵抖动了一下,觉得可爱,伸手摸了摸。

他的小白龙像是有感应一般,歪着头在他手心蹭了两下,宛如撒娇。

康熙看着儿子这个幼稚的举动,真是没法跟刚才那个那胸口对着人家枪尖,博取胜利的儿子联系在一起。

胤祐安慰他:“阿玛放心,没有把握,我不会那么做。”

“你回去等着挨骂吧。”

胤祐一愣:“别等回去了,您要骂现在就骂吧。”

康熙露出个好整以暇的笑意:“朕不骂你,自有人骂你。”

胤祐:“???”

回到行宫,五阿哥听说太后也在太皇太后那边,于是便跟着胤祐一起过去了。

他一进屋,就把胤祐今天在教场大出风头的事情跟大家分享了一下。

他还嫌不够精彩,添油加醋渲染一番,尤其是胤祐差点被人一□□破胸口那一段。

别说太皇太后和皇贵妃,就连皇太后和宜妃也听得心惊。

太皇太后当即就抚着胸口喊:“你要吓死我!”

胤祐拉了五哥一把,让他别说了,而后,赶紧走到乌库玛嬷身旁,讨好的说道:“没有没有,你别听五哥瞎说,只是切磋而已,没有那么惊险。”

“我听着就害怕,人家□□都刺到你胸口了,你要是没躲开……啊,你可别吓我。”

胤祐赶紧哄她:“没有刺到我胸口,可远着呢,别担心。”

另一边,五阿哥被皇太后拉到一旁,让他赶紧闭嘴,出门在外的,别真把太皇太后吓出个好歹来。

胤祐好说歹说,反复强调:“真的只是比武切磋,点到为止。他们站得远,哪儿就能看那么清楚。真的真的,一点危险也没有。最后我都拿剑指着人家咽喉,我也没真往下刺。”

太皇太后拉着他不肯松手:“以后不许再干出这样的事了,叫乌库玛嬷担心。”

“好好好,以后我就乖乖地,站在阿玛身后,乌库玛嬷放心。”

“这可是你说的。”康熙从门外走进来,听到儿子挨训,颇有点高兴。

他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请过安坐下,其他人也向他请安,一屋子人,热热闹闹的聊了会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