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第 155 章

胤祐想了想,又一把将东西收了回来:“算了算了,我也不是要以此为难各位将军,若实在不行,我也服从命令。”

“……”

他东西都拿出来了,那么闪闪发亮的一块纯金铸造的牌子,谁还能看不见

儿子一个人流落在外,康熙肯定是不放心的。自己养的小崽子,他比任何人都了解。胤祐才不会乖乖地呆在军营里,好不容易出宫一趟,他必定会四处去看看。

因此康熙才给了这块金牌。天下之大,莫非王土。无论走到哪里,胤祐遇到多大的事,看到“如朕亲临”四个字,他就是要调兵遣将,也无人敢不从。

胤祐一边把牌子收入怀里,一边偷偷去看费扬古的脸色。

他那个调皮又灵动,还带着点小期待的眼神被几位将军尽收眼底。

费扬古终是叹了口气,明知道拦不住的,从来就没有拦住他过。

“你本就是殷将军的副将,他要领兵出征,你理应前同。”

胤祐赶紧抱拳:“谢将军!”

时隔近一年,胤祐再次身披铠甲,随军出征。

噶尔丹两次战败两次逃走。这一次,他可不能叫噶尔丹再逃了。

他们从嘉峪关出发,一路向西行进,穿过宁夏,直达漠西蒙古。

胤祐以前去过漠南蒙古、漠北蒙古,这一次,他终于来到了噶尔丹的老巢——莫西蒙古。

这次西征,殷化行只带了一千精锐。虽说他们得到的情报是噶尔丹有三千残部,但事实上,满打满算能作战的只有两千人左右。

曹颜还有些担心,在胤祐耳边小声问道:“可是咱们只有一千人,还是在别人的地盘上,行吗?”

“绰绰有余。”

他说绰绰有余,曹颜像是吃下一颗定心丸。也对,后面还有费扬古将军和皇上,大军只比咱们晚七日行程。

这一路上,他们已经经历了两三次小规模战斗。一开始他以为是噶尔丹的前锋军,结果刚热了个身,对方就败下阵来,主动投降,并且给清军做向导,带着他们去寻找噶尔丹的藏身之处。

没几日,胤祐就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到了最后的决战时刻。

终于,这一日,前方探子传来消息。他们距离噶尔丹的大本营只有二十里。

殷化行把斥候送回来的情报递给几位副将,要他们说说想法。

延恒一向是个稳重的人,提出的建议也比较稳重。毕竟是以多打少,他建议先摸清楚周围地形,以及敌方情况,明日天亮再发起进攻。

他的建议一向靠谱,大家也认为这是最稳妥的方法,纷纷表示赞同。

殷化行的目光却看向胤祐,后者也正在看他,两个人的目光一对上,就猜出了对方的想法。

殷化行说道:“七阿哥有什么看法?”

“突袭,自然是要出其不意。”胤祐笑道,“今日四月初一,无星无月,正是行动的好时机。”

“好!”殷化行答应得很干脆,“今晚行动!”

噶尔丹又给自己找了个易守难攻的好位置,四面环山围绕着中间一个小盆地。

这一次,他借助地形升级了他的“驼城”。结结实实倚靠山势将自己的大本营牢牢地围起来。

骆驼上面铺满了扎实的草垛,鸟枪和炮弹射程不够,根本打不穿。

胤祐站在殷化行身旁,指了指山坡一处:“将军请看,那个地方巡逻的哨兵,比别处更加密集也更加频繁。”

殷化行问:“说明什么?”

“欲盖弥彰,这里应该是整个攻势最薄弱的地方。”

这时候,旁边却有人说道:“这里易守难攻,咱们也攻不上去呀。”

胤祐朝旁边一抬手:“把弓箭给我。”

弓就是军营里的骑兵常备的那种,顶多更沉一点,蓄力更强。而箭就比较特殊了。

这种箭的箭杆是空心的,里面装填了火药,箭头一旦击中目标就会炸裂开,周围如果有可燃物也会立即燃烧起来。

听起来好像不错,但问题是,这距离目测至少二里地。鸟枪火炮射程都不够,弓箭能够得着吗?

于是,这个疑问很快就被人提了出来,并且还补充了一个致命的问题:“今夜没有月光,就算臂力惊人,能将箭射出二里之外而箭势不衰。可若是射不中目标,反被敌军察觉,那可就麻烦了。”

殷化行又看向胤祐:“七阿哥又把握吗?”

胤祐摇头:“没有,我就试试。”

“……”

他又眨了眨眼:“让我试试吧。”

“……”

“不行再想办法呗。”

他嘴上说着“不行”、“试试”,脸上却分明写着“我不行,我装的”,殷化行挥了挥手:“那就试试吧。”

胤祐一挥手,就让一旁的军士给他递过来三支箭。他驱赶着小白龙来到山头最靠前的位置,三支箭一起夹在指尖,搭上弓弦。

犹豫天黑,站在后面的一种轻骑并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只有殷化行和几名副将看得惊诧不已。

这个距离普通人就算是把箭射到目的地就比登天还难,他竟然一次要射出三枚箭。

草原上的风很大,众人甚至听不清箭矢离弦的声音,只看得到三只箭矢乘风而去时,银色箭头的虚影。下一刻,距离他们二里开外的地方忽然火光冲天而起。哨兵先是一愣,随后大喊道:“有人袭营,快去禀报大汗。”

与此同时,殷将军已经带着他的轻骑一拥而上。胤祐扔在原地站着,又接过三支箭,先点燃左侧,再点燃右侧,火焰借着风势很快就连绵的烧了起来。骆驼受到惊吓,纷纷站了起来,挣扎着想要逃跑。

奈何,它们被牢牢地绑成了一个圆环,想逃也逃不了。只能看着火势一个传一个,越来越大,很快就将整个“驼城”烧了起来。

此时,殷化行已经率领轻骑赶到。一马当先冲进敌营,先砍倒两名哨兵,而后,攻入地方营地,厮杀起来。

胤祐看着不远处热闹的景象,只是扬了扬嘴角,自言自语的说了四个字:“不长记性。”

说着,他就拉了拉缰绳,驱使着小白龙向远处跑去。

噶尔丹的部众现在本就是强撸之末。看起来还有一战之力,在火攻加突袭之下,其实经不起殷化行带人冲一波。

抵挡也仿佛只是做做样子,很快,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曾经叱咤天山南北两路的准噶尔劲骑,如今溃不成军。

殷化行才不管那些投降或是殊死抵抗的士兵,直奔中军大营而去。

可他仍是来晚一步,里面空空如也——噶尔丹根本没有露面,早就夹起尾巴跑他娘的了。

殷化行瞪着眼,暴躁的骂了句脏话,吩咐他的副将:“带人给我追!”

现在追那可不一定能追得到,噶尔丹狡诈得很,早就给自己安排好了逃跑路线。仍旧是那老一套——边跑便放火。

此时,就算没有几万蒙古铁骑,没有子民和牲口,甚至没有了老婆孩子,噶尔丹依旧怀着满腔希望。

他身边还有五十名亲卫,以及一个他最信任的人。

他坚信,只要自己还活着,就总有一天,能夺回属于他的东西。

“大汗,你已经逃跑了两次,事不过三啊。”

这里是草原,四周空茫茫的一片,怎么会有如此清晰的人声?

噶尔丹朝身后看了一遍,警惕的询问他的亲卫:“是谁在说话,是谁?”

“是我。”声音并不是从人群中传出来,而是从远处。

远处?众人脸上立刻浮现出惊惧的神色,四下里张望。

终于,噶尔丹发现,在他左边远处的一个小小的山坡上有一匹白马,马背上还有一个穿着白衣的少年,身后的披风在狂风中翻飞,像是一面招展的旗帜。

少年的身后正好有一轮红日破开云层,缓缓上升。远远看去,将他的白马和白衣都染成了朝霞的绯红。

“这都过去七年了,你怎么一点长进都没有,难怪被亲侄子逼得无家可归。”

这话说得真是戳心窝子,噶尔丹这么个五十多岁,当过活佛、又开疆拓土,一统漠西蒙古的大汗,竟然也沉不住气,恼羞成怒:“你是谁?”

胤祐听完就笑了:“你竟然不认识我?”

下一秒,胤祐就驱马从山坡上冲下来,停在了距离噶尔丹几十丈开外的地方。

噶尔丹身后的亲卫立刻举起了手中的□□,对准来人。

虽然他只有一个人,还是个从穿着到长相都十分文雅的小公子。但他一人一马往那儿一站,莫名让人感受到了千军万马的气势,没人敢妄动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