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第 157 章

萨布素点点头:“他最近也要派出庞大的使团前往欧洲那边访问学习。”

“哈?”胤祐抚掌大笑,“那倒是不谋而合,我阿玛也任命白晋为特使,前往法兰西。”

萨布素却没笑,意味深长的问他:“七阿哥认为这一样吗?”

那当然是不一样的,白晋是回自己的祖国,而彼得是派遣自己的使团,这学习的性质明显不同。

胤祐低头喝了口茶,龙井的清香满溢在唇齿之间。

萨布素将军见他没什么反应,又说道:“我再告诉七阿哥一个刚打听来的消息。据说彼得皇帝也会乔装成使者,亲自出访学习。”

“亲自?”这倒是令胤祐有些惊讶了,一国之君竟然要隐藏身份跟着使团出访,目的只是去学习别的国家的先进技术。

胤祐叹道:“咱们要是就这么坐以待毙,恐怕再过十年二十年,就没有跟俄国人平等谈判的机会了。”

萨布素将军也跟着叹了口气:“我已经老了,此番回京本打算解甲归田,只是……”

只是没有人能接替他黑龙江将军的位置,他还得回去继续镇守边关。

现在大清连将帅之才都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再过几年还不知道是个什么光景。

胤祐放下茶盏,对萨布素将军说道:“放心吧,皇上去不了,但咱们也能派个皇子去瞧瞧。”

胤祐回宫之后,直奔乾清宫。走了一半,又顿住脚步。转而往东六宫走去。

赵诚在他屁股后面小声提醒:“主子,今儿可不是探望皇贵妃的日子。”

胤祐说:“可是我想我额娘了,我就想去看看她。”

他想去看皇贵妃,谁也拦不住。皇上对七阿哥的溺爱,整个紫禁城无人不知,也没人敢拦他。

皇贵妃手里捧一本书,抬头看到他来了,笑着招了招手:“正好,给你做了身新衣裳,来试试。”

那是一件淡青色常服,有暗纹,领口和袖口都有刺绣,比起胤祐平日穿的那种胸口大片刺绣的常服要低调一些,但做工非常惊喜,一针一线足以看出功底。

胤祐挺喜欢,抬头问皇贵妃:“你做的?”

“不是,景仁宫送来的。”

“难道是我小姨做的?”

皇贵妃摇头:“是尹常在送的,去年也送了,不过我估计你穿不了,就没拿出来。”

尹常在,不提起这个名字,胤祐都想不起这个人来。这个尹常在进宫十多年,既没有生下一儿半女,也没有什么存在感,但她每年都会给胤祐做一身衣裳,送来承乾宫。

“没想到年少时的一点恩惠,她竟然记到了现在。”

“所以呀,”皇贵妃拉着他坐下,“足可见其人品。不过咱们也没有白拿人家东西的道理,额娘都有替你回礼。”

胤祐坐下来,朝白露招了招手,他要喝梅子茶,还想吃点杏仁酥。

他这才问皇贵妃:“阿玛今天来吗?”

皇贵妃想了想:“他这几日都在这边用晚膳,应该会过来的,怎么了?”

胤祐便把今天从萨布素将军那里听来的消息,以及自己的想法跟皇贵妃说了一遍:“你是想,除了白晋,咱们也组成一个外交使团,去欧洲学习。”

胤祐点头:“是的。”

皇贵妃一言点出重点:“你也想跟随使团一同前往欧洲。”

胤祐继续点头:“是。”

“别想了,以我对你阿玛的了解,去趟西北,有几位将军看着你,倒也还好。远隔重洋去欧洲,他不可能同意。”

“是我和六哥两个人。”胤祐纠正她:“先不管阿玛同不同意,拟同意吗?”

皇贵妃摇了摇头:“我不想你去,但如果你执意要去,我也不会阻拦。”

胤祐一把抱住了她:“我就知道,我的额娘和别人不一样。”

皇贵妃轻拍他的后脑勺:“但你阿玛和乌库玛嬷是不会同意的。”

胤祐露出个自信的笑容:“事在人为。”

“不过你这么跟你阿玛提出来,倒是使团的事情没有那么难以接受。”

果然不出皇贵妃所料,康熙听完这件事之后,只有两个字:“不行。”

“阿玛”胤祐搬着凳子就坐了过去。

康熙最怕他来这套,一见着就脑仁儿疼:“坐好坐好,还有没有规矩了?”

胤祐又把凳子搬了回去,自己却站到了他跟前:“阿玛要是不答应我,我就……我就坐你腿上。”

一旁的皇贵妃扶额,她儿子真的已经十七岁了吗?

哪知道康熙却拍了拍自己的腿,热情的邀请他过来坐:“行啊,阿玛好久没有抱你了。”

“!!!”

胤祐连忙摆手:“算了算了,我太沉,别把阿玛腰扭了。”

他只好悻悻的回到自己位置上坐好,晓之以理:“阿玛,你看,那些西洋传教士从欧洲带来的那些仪器,咱们以前听都没听说过。这次出征,正是因为那些仪器能够精确地测量经纬,咱们才不至于迷路。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咱们现在已经落后了,不能越来越落后。”

“谁告诉你咱们已经落后了?朕就在不断学习,也敦促你们学习,算学馆现在已经开始招收八旗子弟,国子监以及各级书院也将逐步开展数学课。你还要怎么样?”

皇贵妃盛了碗汤放在康熙跟前,帮着他数落儿子:“你阿玛说得对,教育历来是需要好几代人奋斗的大事,哪儿能操之过急,慢慢来。”

胤祐说:“我没有着急,慢慢来也需要走出第一步。那些西洋传教士能带来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许多东西得咱们亲眼见过才能学会了,变成自己的。”

“对,小七说得对。”皇贵妃又给康熙夹了一块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康熙转过头来看她:“你究竟帮谁?”

“……”

皇贵妃想说:“我当然是帮儿子。”但害怕越榜越忙,于是笑了笑,安静的坐在一旁,听他们父子俩交谈。

康熙又看向胤祐:“你说得对,朕可以派遣使团,就从官员、庶吉士以及八旗子弟中挑选。朕的皇子亲自前往吧。”

胤祐坚定的说道:“沙俄的君主都能亲自前往,为什么皇子就不能去呢?这也是关乎国家未来命运的大事,身为皇子,理应尽一份自己的力。”

康熙盯着他的眼睛,帝王的目光深沉而锐利,寻常人不敢与他长时间对视。但胤祐可不是寻常人,榻天不怕地不怕,调皮捣蛋的时候能把弘德殿拆了,在他阿玛跟前撒泼耍赖那也是常有的事,才不怕呢。

“真的想去?”

胤祐深吸一口气:“特别想!”

康熙点点头,终是在儿子跟前妥协了:“行!我答应你。不过,我也有条件。”

胤祐高兴了一半,又警惕起来:“你们毕竟是皇子,朕不能让两个儿子都漂洋过海那么远。所以,只能去一个,并且,要大婚之后才能去。”

“这……”胤祐胤祐咬着下唇,默默地喘了好几口气,才平复下来,“还是让六哥去吧,我不去了。”

康熙问他:“不问问你六哥的想法?”

“不问!”胤祐扭过头去,“六哥不去我就去。”

康熙转过头去对皇贵妃说道:“表妹听见了吗,还不赶紧给他物色福晋人选。”

“……”

这一场谈话,也不知道谁父子俩究竟谁占了上风。

胤祐很快就把这个消息转告给了六阿哥,后者听完很兴奋,激动的拉着他说道:“小七,咱们就要实现儿时的梦想了。”

胤祐拍了拍他的肩膀:“六哥,你别高兴得太早……”

他把皇父的要求又向六阿哥重复了一遍:“我们俩只能有一个人去,前提是去之前必须成婚。”

六阿哥皱了皱眉,忽然握住了他的手:“小七……”

胤祐打断他:“六哥,如果你不愿意……就我去,没关系。”

“不不不,”六阿哥笑道,“我愿意的,反正嫡福晋和侧福晋的人选都已经定下来了。成婚之后再去,也能给皇父有个交代。还有……”

说到这里,他忽然欲言又止。胤祐替他说了下去:“还有德妃娘娘。”

六阿哥点点头:“我想成婚之后带着福晋去见她,也好叫她安心。”

“唉……”胤祐搂着六阿哥的肩膀,挺理解他的想法。从小到大,他六哥也真是不容易。

“那这次六哥先去,回来的时候与我说说那边的见闻,下次就该我去了。”

六阿哥拿肩膀撞他:“你听到要成婚之后才能去就不想去了吧。”

胤祐被戳穿心思,一点没有难为情:“要成婚也不是不行。”

五阿哥和六阿哥的大婚,一个在七月,一个在九月。出使欧洲的日期安排在来年四月。不仅有白晋和六阿哥,康熙也挑选了一部分官员和八旗子弟随行。

同样,他要求白晋隐瞒六阿哥的身份,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他是大清皇子,以保证他的安全。

这算起来距离出发有半年时间,六阿哥白天除了跟着从学师傅上课,就是跟胤祐呆在一起。

两个人甚至商量出一份清单,这一趟出去要看一些什么学一些什么,带回来什么。

康熙三十七年二月,康熙决定册封成年皇子。这引来了前朝后宫颇多猜测。

尤其是几位成年皇子的母妃和外戚,谁不希望自家孩子能早早的就被册封为王呢。

可康熙似乎并不这么想,他就当着诸位大臣的面提出,年轻皇子不必过早册封显赫的爵位,以免他们因此而骄纵。

册封大典定在三月初二,皇子们的册封名单也陆续传给了礼部,以致前朝后宫都传了个遍。

皇长子胤禔册封为多罗直郡王,皇三子胤祉册封为多罗诚郡王。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六子胤祚、皇八子胤禩,俱为多罗贝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