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页

第230章 主场

考场里每个人都是单人单桌,而且距离都被拉的很远,一个教室不超过十五个人。

再加上三个监考教师和一个巡考人员,能够在这种比赛中作弊的基本没有。

在开考铃声一响,二宫立马就伸手打开了面前的题本,原本空空的右手这个时候也已经握住了水笔,迅速的浏览了一遍题本上的三道题,然后选择了自己最拿手的类型在下发下来的草稿纸上写出题本中给出的关键信息。

这是二宫做题的小习惯,因为相比于题本草稿才是他看的最多的东西。

jo的考题并不是平时考试的时候那种只要一眼就知道自己是会还是不会的难度,一旦在考场上想不到关键点的话可能整道题一个字都写不出来,而只要想到了入手点,说不定原本完全没有思路的题目一下子就开阔了起来。

也不知道这次对于二宫来说是运气好还是差,第一场的考试三道题里面就出现了一道他不太喜欢的组合问题。因为不喜欢,所以非常干脆的把这道题放在了最后面,最先选择的依旧还是代数类。

考试开始后,原本还有些声响的考场一下子就完全安静了下来,因为考生位置坐的分散,所以就连别人写字的声音都听不见——在全神贯注的情况下,也不会听见什么别的声音。

jo考试现场的时间好像和平时的时间流速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一样,等第一道题将证明思路大致理清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五十分钟,这个用时对二宫来说已经算是正常发挥了,二宫并没有急着在写完整答题过程,而是又花了一些时间将证明思路从头到尾顺了一遍,确保没有任何能够使得证明无法成立的步骤后,这才飞快的在草稿上写完整个解题过程。

草稿上的解题过程并不是完整的,因为最后还需要整理答题,所以有一些比较简单的步骤二宫直接就跳过了。在解决完一道题后,二宫清志习惯性的抬头看了一眼挂在最前方的表,确定了时间后这才低下头继续去思考下一道题。

黑色水笔在手中转了好几圈,然后在草稿上面写下了能够入手去思考这道题的点,准备抓紧时间逐一去验证是否能行的通。

这是二宫在解答几何类证明题时的习惯,这种解题方式在高木老师看来如果换一个人来的话,是非常浪费时间的一种做法,因为一旦所有的入手点都没有办法解决的话之前所做的所有推定全部都是无用功。但二宫清志却能够把这种浪费最大的合理化,这也是基于他在几何方面的思维优势,推导验算和代数类推导证明相比要快的多。

刚开始的时候高木老师还很不赞同,但当看到二宫即便是这样也能够把时间掌握得很好后也就不再干涉了。

二宫的做题习惯非常好,哪怕是在草稿纸上也都是规规矩矩的,并没有把数字或者计算过程乱七八糟的写在那边,并且每一段都标明了所用定理的简写,方便他在整体推证完后返回检查,所以就算是草稿纸其他人拿起来也是能看得懂哪一部分写的是哪道题。

这几届的jo做的比较好的一点是如果题目中出现了带图的几何题,在下发下来的草稿纸上都会有相同的两个图形方便考生进行辅助线的试错,也算是给考生了一些便利。从二宫清志在国中的时候参加数竞开始就变成了这样,所以二宫对几何题的草稿纸相比其他两道都要来的更加整洁一点——方便后面发现错误随时更改。

低着头做题的人和面露焦躁在草稿纸上写来写去的人都不少,但像二宫清志这样全程都没有什么太大情绪变化的考生还是很少见的,所以总会有那么几次监考人员的目光会落在二宫清志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