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三章 屯兵五丈原(二合一)

标准与之前一样!

你们干多少活,做多少工,就拿多少的粮食!

该多少,就是多少,一点都不会少!

这是董相国傻吗?!

不是!

是董相国不想失信于民!

是不想看着你们这样多的百姓被饿死!

所以,他勒紧裤腰带,也要拿出大量的粮食出来,对你们进行的救助!”

“董相国一下子多拿出来了这样多的粮食,手中粮食,已经所剩无几。

不要说在今后应对一下什么小灾小难的,就算是正常的开销都不够!

若是以往的那些官府,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会加倍对你们征收税赋了!

但是,董相国却不这样做!

他宁愿自己困着,也不愿意对你们增加税赋!

董相国,已经写信向益州牧刘焉借粮了!

但是,按照益州牧刘焉的性子,这粮食他一定是不会借的!

所以,用不了多久,董相国就会派遣我率兵前往益州,向益州牧刘焉讨要粮食。

(后面会有解释,为什么会在这里将此事说出来,不进行保密。)

蜀道艰难,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蜀地又极大,此去危险重重。

弄不好就会有无数将士殒命!

可就算是这样,董相国也依然决定拿出大量粮食,救济你们,并坚决不加收税赋!

宁愿冒这样大的风险,让无数将士去拼命,也一样不肯亏欠你们一分一毫!

做出这些事情,都是董相国!”

随着刘成的一番话说出,在场众人,无不为之发愣,随后开始为之动容。

心里面对董卓的观感,开始发生改变……

这是刘成想要见到的结果。

刘成今天会专门在这样的场合里,说出这样的一番话,目的很简单。

就是亲自露面,稍稍的给自己刷一下民心的同时,开始着手准备,改变一下董卓在这些百姓之中的形象。

既然自己不能够通过刺杀董卓,一举将自己给洗白白,今后都要跟着董卓干了,那就顺势而为的洗刷一下董卓好了。

将董卓给洗的白些了,那他这个跟着董卓干,并准备着手接收董卓遗产的人,自然也就随着变白许多……

而从现在这些百姓的反应来看,自己现在所做的这些事情,也不是没有什么效果。

这些百姓,对待董卓,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上的改观。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毕竟这时候,这些用来救命的粮食,是董卓给他们的,而不是别人给的。

有了这样一个开端,之后自己再运用其余的一些手段儿,对董卓进行一定程度的包装与粉饰进行宣传,那他在关中这些百姓心中的形象,将会改变更多。

在改变了这些百姓心中的形象之后,慢慢的,这种风气和影响,就会往上升。

进行影响到更高层面的一些人,让他们对董卓形象的观感,产生改变。

这点从不少官员士族对待刘成的上面,就能够看的出来。

现在,这些不过是刘成在他成功的前提现下,将类似的手段儿再次运用。

在刘成说过这些话没多久,影响以及对这些人的触动还没有消失的时候,就有队伍,从长安城的方向一路前来。

这队伍是由牛马骡驴,以及民夫,和诸多穿着衣甲,拿着武器的兵卒们组成。

这些,不是最能吸引众多屯民目光的。

最能吸引他们目光的,是那一袋袋放置在牛车、马车之上、或者是被驴、骡驮、或者是人背负着的粮食!

看到这些粮食,这些百姓直接就沸腾了!

刘皇叔说的果然没有错!

果然有大量粮食被运送了过来!

自己等人没有被放弃!

在大量粮食被烧毁的情况下,刘皇叔和董相国再次勒紧了裤腰带。

给自己等人送来了这样多的粮食,对自己等人进行救命!

如果说之前刘成的那一番话,只是让这些百姓,关于董卓的看法,有了一定动摇的话,那么现在,随着这大量的粮食被运送过来,这些百姓心里面的感觉,立刻就有了一个更大的改变!

这就是常说的趁热打铁了。

在大量粮食被运送过来之后,刘成又亲自将很多粮食袋子解开,将里面装着的粮食显露出来,展现给众多百姓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