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六章 张辽:你劝劝温侯,别让他老跟皇叔作对

……”

张辽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些笑容,对成廉说道:“正面攻打,太费时间,攻打那样的险要关隘,必定是要费上许多兵力。

太过于不划算……

而且,做事情,不能将所有的宝,都给押到一个地方。

正面那里,需要有人去打,同样也需要有人兵行险招。

不然,若是真的正面那里迁延日久,攻打不下来,那事情可就真的不好了!

多从一个地方,进行攻击,就总是多一种成功的可能!”

他顿了顿又说:“而且,皇叔来的时候,就与相国说,最迟到年底,就带着兵马会还。

如今,时间已经到了八月,距离年底还有四个月。

四个月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

倘若事情哪里出现了一些变化,导致皇叔没有在年关之前,带领得胜之师从益州返回长安,岂不是落了皇叔威名?”

口中这样说着,张辽又深深遥遥指了指西川的位置:“成兄莫非觉得,这刘焉就只会让手下兵马死守两处关隘,而没有其余的一些动作,来应对此事吗?”

“文远什么意思?莫非这刘焉还会让兵马悄然出关,或者是从别的什么地方出来,攻打我们不成?

如此最好,离开了险关,这些西川兵马,什么都不是!”

张辽微微摇摇头:“我说的不是这个。

而是益州之外的地方。

比如荆州刘表,比如济北相鲍信、袁绍袁本初,南阳太守袁术,比如陶谦,比如公孙瓒……

刘焉十有八九不会坐以待毙。

有极大可能会派遣人手,去到这些地方进行游说,让这些人一起起兵,进犯长安。

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这里的战事肯定会受到影响。

拖下去,对我们这边很是不利。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速战速决,尽可能快的将西川给攻打下来。

如此以来,那些蠢蠢欲动的势力,全都会安静下来!”

原本的时候,成廉一直觉得,论起打仗这些,他并不比张辽差。

张辽之所以会有这样大的名声,地位超过了自己,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刘皇叔给了张辽大好的机会。

使得张辽孟津一战成名!

若是自己有张辽那样的机会,自己也一定能够一战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