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八章 准备对三省六部制指正一番的李儒

封王之后,和独自建立一个国家,没有什么区别。

封地之内的所有种种,都可以一言而决。

只不过这个封国,在名义上,还属于大汉而已。

也是因此,李儒这个时候,才询问刘成这些。

毕竟刘成现在所设立出来的机构这些,基本上就代表着今后大汉的这些机构,就有很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李儒询问的刘成的意思,是还用不用现在大汉的这些官员制度。

如果用的话,刘成是准备原封不动的使用,还是说,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一定的变动。

“这事情,显得比较复杂,而且也很重要,需要慎重考虑。

我这个时候,与克德说出来,倒不是说立刻就让克德你做出决断来,而是担心克德你想不到这些。

先与克德你说一下,好让克德你有一定的准备,今后多琢磨琢磨这个事情。

争取能够做到更加好用,不出错。”

李儒望着刘成这样说道。

刘成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他也知道这是李儒的好意。

其实对于这些,刘成在得知自己成为汉王之后,就已经是在心里面,有所考虑。

他所考虑的就是,将如今大汉所施行的三公九卿这样的朝廷上的制度,进行改变,用唐朝时的三省六部制度。

毕竟经过了这样长时间的发展,大汉从秦朝那里所继承下来的三公九卿制度,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适合现有的状况了。

而且,这些在大汉的发展演变之中,本身就在不断的变化。

到了这个时候,有很多机构的职能,都已经变了。

大汉朝廷最为有实权的部门,是尚书台,而不是别的地方。

只不过这种演变,还不够彻底,处于将生而未生的状态。

旧有的东西,不曾完全舍弃,显得很是臃肿。

造成行政效率低下。

所以刘成本身就想要将之进行一些变动。

三省六部制度,显然是更加的适合。

三省彼此牵制,权力一分为三,下面有执行部门。

职权这些,一下子就变得明朗了起来。

至少要比现在的大汉,现行的制度这些,好的太多。

谷几百年的时间下来,大汉所行的官制这些,很多都已经是变得臃肿了。

在原来的基础之上,修修改改的,总是会受到许许多多的牵绊,纠缠不清。

既然这样,那就直接另起炉灶好了。

刚好现在自己这个汉王初立,将要任命属于自己的官员,建立属于自己的制度。

那就直接开始好了。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历史上,三省六部制的最终确立,是经过许许多多的有才能之人,经过数百年的时间,一步步的摸索改良的结果。

它最终能够取代三公九卿等这些制度,可以看得出来,它具有很大的历史优越性。

历史上,三省六部制的确定,经过了漫长的演变与摸索,耗费了许许多多杰出人物的心血。

可谓是殊为不易。

不过刘成则不一样。

身为后来者的他,对于这些很是了解。

可以直接拿来使用。

站在无数前人的肩膀之上,摘取果实,他能够轻松许多。

如果真的算起来的话,刘成觉得,自己所知道的这些东西,才是自己最大的外挂。

刘成脑海之中,迅速的将这些事情,给过了一遍,笑着开口道:“多谢姑父提醒,这确实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需要人慎重考虑。

如今的制度这些,有些不太合理,我不准备搬这些。

对于新的制度,我已经有了一些考虑,不过还不够合理,成熟,还需要再琢磨琢磨。”

刘成所说的这些,也是实话,他今后想要建立三省六部制了,是需要与如今的实际情况相配合。

有些确实需要有一定的考虑。

听到刘成能够明白自己的心意,李儒心中很是高兴。

又听到刘成说,他不准备使用大汉现有的朝廷制度,想要另行颁布一套新的。

李儒心里不由的为之吃惊。

李儒是一个聪明人,也正是因为聪明,所以才知道,这建立全新的制度,是多么的困难!

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一环套着一环。

稍有不慎,就将会出现大漏洞,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引发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