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六章 诸葛亮成亲去关中

当然,剩下的这两个人,他也也没有在一个地方进行审问。

是分开进行审问的。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之后,这两个人,也一样被他给斩杀了。

只不过,要痛快一些。

如同他所想的那样,这确实是一些世家大族派出人手,准备将自己给斩杀了。

对于这些,徐庶并不怎么在意。

将剑上的血,这些人身上擦拭以下,就接着起身,去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不过却将那个世家,给记在了心中。

在之后刘皇叔拿下了荆州之后,必然是要进行重点照顾的!

……

诸葛亮在徐庶从这里离开之后,也没有闲着。

很快便开始忙碌了起来。

他拿着一封信,再次来到了自己的未来岳父,黄承彦这里。

将这信交给自己的岳父。

“岳父大人,小婿不日将从荆州这里离开,前往关中。

想要看一看关中那里,是不是真的很不一般。

临行之前,有些事情想要说与刘荆州听。

劳烦岳父大人,将此信转呈到刘荆州那里。

黄承彦和刘表两人,所娶的都是蔡家女儿。

而黄月英的,则需要喊刘表为姨丈。

诸葛亮与黄月英之间,已经有了婚约。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刘表也就等于是诸葛亮的姨丈了。

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关系,他准备从这里离开之时,想了想还是想说上一些话,尽一份自己的力。

不管刘表听还是不听。

这些都跟他没有关系。

这是刘表的事情。

而是他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就也就问心无愧了。

黄承彦闻言点了点头。

“我便将其转呈给刘荆州好了,不过依照刘荆州此人的性格,以及荆州这个时候,所面对的情况。

只怕孔明你所说的这些,他是不会同意。

也看不进去。

就是看进去了,也没有办法去做。

诸葛亮道:“这些无妨。

听不听是他的事情,与小婿无关。”

黄承彦点个点头。

这倒是符合诸葛亮的性格。

他将这书信给放到一边儿,然后望着诸葛亮道:

“孔明,你要从这里离开前往关中。

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就让月英和你一起去吧。”

听到黄承彦所说,诸葛亮愣了一下道:“岳父大人,小婿虽然和月英已经有了婚约,可是并不曾真的成亲。

此时便这样的一起前往关中,只怕……只怕这有些不太好。”

听到了诸葛亮如此说话,黄承彦笑着道:“无妨,这就让你们完婚也就是了。

如此,你们就一起前往关中了。

荆州这里,确确实实是不能待了。

能到关中那里去看一看,也是好的。”

听到黄承彦这样说,诸葛亮对于接下来的结亲,倒也没有什么意见。

毕竟他和黄月英之间,已经定下亲事,有一段时间了。

对于自己的这个未婚夫人,他也是很满意。

早就已经是将之,当成了自己人。

成亲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自己的岳父黄承彦,能够在这个时候,做出这样的决定。

对于诸葛亮来说,有些出乎意料的同时,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自己的岳父,不是一个迂腐的人。

对于一些事情,也是有着自己的考虑。

至于对自己前往关中那里,他会不会进行阻拦这一点,一开始的时候,诸葛亮就没有丝毫的担忧。

毕竟自己岳父大人,虽与荆州牧刘表之间,有着不一样关系,归有着不一样的关系。

倒并不代表他会跟着刘表,一直走下去。

就算是他自己,会跟着刘表走下去,那也不会阻止自己,前去别的地方。

甚至于诸葛亮觉得,不仅仅是自己,荆州其余一些世家大族,平日里说的如何如何。

但是真的等到事到临头了,有很多的人,最终也一样会做出,一些不一样选择。

比如会安排一部分家族中子弟,也前往刘成那里去。

这些世家大族,又不少还是很聪明的。

会选择和刘表一条路走下去的,也仅仅只是一部分而已。

大部分的人,都会多考虑一层路。

多一条退路。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世家大族,会经历过很多事情,都不会衰败的一个必要的条件。

他们将所有的东西,都给压到一个地方……

黄承彦做事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说了要尽可能快的,让诸葛亮黄月英成亲,这个事情很快就安排上了。

三天之后,诸葛亮的婚事就已经是在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