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凤舞九重天 莫子乔 2016 字 2022-08-27

毕竟皇朝更迭对皇室的影响总要大过对臣子的,皇室血脉可能被屠戮干净,臣下只要察言观色顺应时势的功夫到家, 却似乎并不怎么妨碍大家升官发财嘛!

所以除了赵佶父子, 其他末路皇帝,再怎么昏庸无能都好,到了最后关头,总还是妄想能再抢救一下的。

……只是他们的臣下、民众,大多数都不太乐意。

只有赵佶父子, 明明大好局面, 兵卒武器粮仓后勤样样未到枯竭时候,大环境精神状态也都还好, 将士不缺拼死卫国的勇毅、民众也仍不肯对着外敌的铁骑低头,

偏偏就是赵佶父子和他们各自的亲信高官大臣们, 都是一心一意的“不了不了,抢救的风险太大,我们还是投降吧,尽快投降、真诚奉上我们的财富妻女,就能继续过以往的好日子”。

总之,神宗皇帝耗尽心血打造的皇帝集权局面,却落到赵佶父子这等人手中,叫北宋亡得那么充满戏剧性,也真是不冤他死都死得不得安宁了。

相比之下,天祚帝也不是个好玩意,甚至他在金国大军攻过来的时候,也出了不少昏招,包括斩杀无辜王爵叫许多贵族寒心、以及战略性转移又丢掉另外一小部分军民之心等等。

但他好歹在被追得仓皇逃窜的时候还有返身算计追兵的勇气,最后死也是死在反攻金国失败被俘上。

虽然反攻的时机拿不好,纯属又出昏招最终坑死自己,可再怎么说,也比那献了妻女宗室女、眼睁睁看着女儿家受辱、自己却死熬着不反抗也不自杀的家伙强啊!

至少向晓久看天祚帝,就比对赵佶要稍微顺眼一丢丢。

……大概也许很可能,也有天祚帝祸害过的,暂时还不是自己百姓的缘故?

总之,只凭两千余人(甚至可以说是全凭两人之力)就把十万金兵追得四散逃窜的双九,面对天祚帝的时候,还算挺和气的。

纵使宋军在进入燕京的时候遭遇了些阻力,天祚帝都快给自己那群不听话的臣民蠢哭了,双九也没迁怒到他身上。

宋军谁都没迁怒。

虽说他们轰开燕京城防的时候毫不客气,入了城之后却堪称秋毫无犯了。

虽说也有天祚帝的脸在喊开城门的时候不够管用,

在宋军连城墙都给轰塌掉的情况下却又能叫军民都换了一张脸、把“来帮他们共御金贼的宋人兄弟”招待得极为热情友好的关系吧,

但不管怎么说,宋军进城之后的表现,可真是叫天祚帝大大地又在既往印象上再打了个叉。

嗯,上一个是宋人羸弱畏战,这后一个就是宋军纪律差之类啦!

不过即使是迅速获得了天祚帝友谊的顾惜朝,也肯定不会告诉他,基于招安来源的士卒纪律,原先确实很不怎么样,逼得他都好几次和白飞飞合作……

以及宋军之中,拱卫天子的精兵和厢军之间的差别的。

也许其他辽国贵族有知道其中端倪的。

但那也没什么卯用。

他们大多已经对天祚帝失望透顶,早做好了归降金国的心理准备,这会子来了个攻能以一当百、把金国大军撵得屁滚尿流,守又转眼就能把他们被轰塌了大半面的城墙修复起来、据说只要几天就能比原先仿佛还要坚固几分的宋军……

虽说辽人都不太相信,不过也都get到他们的城墙在宋国军械面前如同豆腐一般的事实,

甚至还有一些守城的将士远远看到宋人中的两名猛将几番进出金国大军砍瓜切菜的情景,

这会子自然也都忙不迭接下对方友好的态度。

天祚帝在不知道双九身份的时候,就对着他们弯腰垂首,只敢喝顾惜朝平辈论交(还明显带着几分讨好)了,

等到顾惜朝给他介绍了双九身份,更是直接双腿一软、口中称臣的姿态在前,

其他辽国贵族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要知道这几年,早就有好些人悄咪咪地和宋国大臣联系,寻求归降的后路了呀!

于是等到白世子、舒大将军等人率领的中军赶到汇合的时候,号称“朕与安王就在附近随便走走”的皇帝,已经给他们打下了一座城啦!

而后一路推进居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