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4章 传国玉玺

他们学的是圣人传下的学问,呈了圣人的情分,他们无法直接向圣人表达敬意,所以只能将这份敬意放在了圣人后裔身上。

鱼禾要是杀了孔放,就等于得罪了所有读书人。

鱼禾还要用读书人帮他治理天下呢。

得罪了读书人可不妙。

孔放大概也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才敢告诉鱼禾,王匡手里拿着传国玉玺。

孔放一直盯着鱼禾,见鱼禾陷入沉默当中,就猜倒了鱼禾八成动了杀心。

但他坚信,鱼禾不会杀他。

因为他背后有数万儒生,有祖宗留下的福祉。

鱼禾只要想坐江山,就绝对不能杀他。

鱼禾沉默了许久,盯着王匡手里的盒子,感叹道:“陛下大手笔啊!”

传国玉玺,社稷权柄的象征,王莽说送就送,手笔实在是太大了。

要知道,王莽当年为了得到这个东西,也花费了不少心思。

甚至跟自己的姑母前汉孝元皇后王政君闹僵了。

王莽要篡汉自立,问自己的姑母王政君讨要传国玉玺。

王政君不许王莽做出篡汉之举,不愿意给。

王莽从王政君手里抢,气的王政君将传国玉玺给摔了,摔碎了一角。

王莽最后请匠人,用金子镶嵌好了那一个碎角。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金镶玉’的由来。

说起来,王政君性子如此刚烈,有那么一丁点女中豪杰的味道,王政君同辈的兄弟们也不孬。

王莽能夺取汉家江山,篡汉自立,能耐也不小。

可是王氏的后辈,像是基因突变了一样,没有一个有大能耐的。

王匡、王寻、王邑完全是加速莽新败亡的罪魁祸首。

他们被王莽委以重任,不仅没帮上王莽,反而将王莽手里的家底快速的葬了个干净。

孔放听到鱼禾感叹,苦笑着道:“陛下自知常安城守不住,他不愿意让此物落在刘歆那些反贼手里,所以只能交托给你。

你是唯一一个反了陛下,却依然愿意承认陛下是江山主宰的人。”

鱼禾撇了撇嘴,“别说这些冠冕堂皇的。陛下明显是清楚,他手里已经没有什么值得我在意的筹码了,想让我庇佑他们王氏的香火,就只能拿这东西出来。

而且,这东西陛下也只能给我。

给刘歆等人的话,没有半点作用。”

刘歆、公孙述、刘伯升、绿林王匡等人都杀到常安城外了,他们根本不需要王莽献出这东西,他们只需要杀进常安城,常安城内的一切都是他们的。

而且,他们是三方势力。

王莽无论将这东西献给他们任何一方势力,都会引起另外两方势力的不满,最终王氏族人还是得遭殃。

最重要的是,王莽即便是将这东西献给三方势力中的任何一方,请他们庇护王氏族人,人家肯定会答应,但未必会遵守诺言。

毕竟,刘歆、公孙述、刘伯升、绿林王匡等人,都不是什么正人君子。

天下诸多义军中,也就鱼禾还算讲信用。

孔放苦笑着没有说话,虽然他不愿意承认,但他不得不承认鱼禾说的是实情。

传国玉玺除了给鱼禾外,给其他任何人,王氏的族人都活不下去。

因为其他人不像是鱼禾这么势大,给他们了,他们也未必守得住。